评论员张莉
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近日,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发布的一名95后研究员简历,同时拥有四个不同专业的博士以及两个博士后的学历,遭到公众质疑。
二十多岁的年龄,六十岁的学历水平,还有若干硕士以及长达22项的社会兼职,莫非真是时间管理大师?如此“炸裂”的简介,不免让人怀疑,此人是否存在学历造假。
据极目新闻报道,经院方初步核查,此人其中一个博士学位已经获得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另外一个博士学位刚拿不久,正在申请认证。而其教育学博士和圣经学博士,则是通过网络在线课程获得的,这两个博士中留服并不认可,但也有博士证书。
原来,这一大串堪比明星代言的学历“tittle”,仔细一扒,发现其学历的“含水量”不低。10月10日,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回应,决定暂停聘任关系,对其学历学位开展核查。该研究员是不是为了抬高身价,给自己的履历增加光环而“刷”学历,尚需进一步核查。
但也不禁想问,如果不是被公众发现,这位研究员会不会凭着“超豪华学历”一直“体面”下去?即便此人只是兼职,当初又是如何通过研究院的背景审核和学历认证,钻了空子蒙混“上岸”。
研究院的目标是发掘和创新,应该坚持严谨的学术态度,招聘时要看向所需的技能和专业素养,不能陷入简历好看的面子工程,不给学历混子滥竽充数的机会。
近年来,有“水硕”、“水博”速成乱象被曝出有完整产业链,要遏制海外学历注水,官方需要从源头上把关,加强认证审查,结合多项辅助材料来评判,完善海外学历的评价体系,才能让学历认证“严进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