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即将进入三航母时代,符合要求的舰载机飞行员兵源有限,却成为了摆在中国海军面前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海军决定从今年开始放开招飞标准,为后面几艘航母的兵源未雨绸缪。
首先,中国海军新招飞标准中最大的改动是放宽了飞行员的视力检测标准,接受过屈光矫正手术的适龄青年,在学历等其他条件达标后,也可以报名参加舰载机飞行员选拔。
但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海军仍旧作出了相关人员进行的矫正手术必须为非制瓣式、手术前近视不超过400度、散光不超过100度等具体要求。
中国海军作出这一调整,自然是参考了自身的人才队伍需求,以及近些年的招飞现状。
在此前的军改中,中国海军航空兵的大部分陆基飞机都转隶了空军,但海军航空兵仍旧保留了一定数量陆基飞机,承担反潜等专业作战任务,中国海军各类驱护舰、两栖作战舰艇需要大量直升机飞行员,在福建舰快速展开海试、辽宁舰完成升级重返作战序列后,航母舰载机飞行员需求也进一步增加。
而且,未来必然会有更多航母、两栖舰进入中国海军作战序列之中,海军的飞行员需求只会持续增加。
中国海军之前已经根据现实需要,完善了飞行员培养体系改革,拥有了大批量培养合格飞行员的能力。尤其是舰载机飞行员,已经不需要通过改装模式从陆基飞行员中选拔,而是可以采取生长模式,从头培养舰载机飞行员。
可在电子产品大量普及等因素影响下,我国青少年患近视眼等眼科疾病的问题越发严重,近年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到了51.9%,高中生近视率更是在70%左右。每年的招飞工作还没有开始,就有数百万的毕业生失去了参加飞行员选拔的机会。
在剩余30%的人之中,又会有一部分人因为身高等其他身体条件不合格、学习成绩等原因,无法通过相关选拔,我国每年毕业的数百万乃至上千万高中生中,真正符合海军飞行员招收标准的可能还不到总毕业生人数的2成。即便是将普通高校毕业生也纳入招飞范围,生源不足的问题也难以解决。
一些有志投身国防事业,同时具备一定飞行天赋的年轻人,也会因为视力问题被拒之门外,失去了实现个人理想的机会。
我国民航部门此前也面临过这一问题。根据之前的统计数据,在2017年放开民航飞行员招收条件之前,中国民航招飞体检中不合格人员,有15%是视力不达标,在所有体检不合格原因中占比第一,符合招飞条件的学生在所有毕业生中的占比只有28%。
在放开限制,允许接受过屈光矫正手术的学生参加选拔后,符合招飞条件的学生生源群体占比立刻就提升到了84%,一举解决了问题。
放眼全球,因为视力问题导致军人选拔困难,选择放开屈光矫正等限制的情况并不少见。美国军队甚至为了确保飞行员重组,允许部分飞行员戴眼镜开飞机。因此,放开屈光矫正限制,其实是我国解决招飞难题,扩充飞行员队伍的必然选择。
医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放开相关限制提供了助力。解放军其实早就放开了征兵工作中的视力限制,很多人在进行屈光矫正手术后参军入伍,只是一直没有放开飞行员等少数兵种的视力限制。
这主要是因为,早年的屈光矫正手术,多数为LASIK等制瓣式手术,这类手术会对角膜瓣的位置固定产生负面影响,在驾驶飞机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角膜瓣移位、脱落等危险情况。
直到最近几年,不会对角膜瓣固定产生影响的非制瓣式手术越发普及,安全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中国海军才有了解除限制的前提条件。
在海军率先放开限制后,同样面临着飞行员招收难题,且需要培养的后备飞行员数量比海军航空兵还多的中国空军,极有可能也在几年内作出调整,放开体检标准,扩充自己的飞行员兵源。
整体上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身体素质虽然仍是军队人员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但已经不是衡量军队人员素质的首要标准,人员的文化、技术、意志力等软实力水平变得越发重要。
各国军队都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在保证高素质技术人才队伍水平的现实需求与固定的人员征收标准之间做出平衡,适当降低部分硬性标准线,将更多有潜力的人招入军队,扩大自己的人才储备库,以确保军队作战能力的整体提升。
换句话说,确保军队战斗力稳步提升,才是中国海军此次放开招飞标准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