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底
楚雄州常住人口234.2万人
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47.2万人
占人口总数的20.15%
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34万人
占人口总数的14.52%
全州60和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
居全省第一
是云南省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和老龄化程度
较高的地区之一
2021年1月至2024年7月,楚雄州争取中央和省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3.38亿元,支持新建、改建、提质改造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项目、老年幸福食堂、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等养老服务体系项目建设。
当我们谈论养老服务时,不仅仅是在讨论数字和政策,而是在描绘一幅幅幸福的晚年图景:一位老人在宽敞明亮的养老院里,与新结识的朋友们下棋、聊天,享受着专业的照护服务,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温馨而安心。
楚雄州现有公办养老机构107个,民办养老机构7个,公建民营养老机构10个。这些正在逐渐增长的数字,是老年人“住得上”的坚实保障和幸福家园。
养老机构并非只是经济宽裕人群的福利,它也承担着社会兜底的责任,在与经过识别确认的特困人员沟通同意后,他们入住养老机构集中供养率达100%。不仅如此,在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方面,我州实现县级失能照护机构、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全州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率达94%。严格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进行,以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新建居住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100%。
持续提供“柔性”服务。争取了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资金1907万元,为经济困难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一户一策”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提供上门服务,为有需要的老年人安装一键呼叫设备,配备智能腕表、远程监测、门磁感应、燃气报警等智能设备,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等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上门服务。目前,已完成家庭养老床位建设1757张,上门服务21.6万余次,“刚柔并济”的居家社区改造让老年人居家养老生活更加便利、更加智能、更有保障。
随着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对于服务的选择范围、需求的服务品类正逐渐多元化。
社会服务机构在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具有一定优势,他们更加注重服务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我州积极探索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通过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降低准入门槛,并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实行备案管理和综合监管的措施办法,成功培育了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17家。这些机构不仅服务功能齐全,还满足了不同消费水平和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服务选择。
农村互助养老服务队伍也正健康发展。这种由村民、村集体自发组织起来,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健康关怀等服务的非正式养老组织,通常由健康的老年人、农村留守妇女、志愿者等组成,他们利用自己的时间和技能为社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帮助。近年来,我州通过整合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力量,引导市场力量、社工组织发挥其在农村互助养老中的作用。同时,通过公益感召或低偿付费,采取“亲帮亲、邻帮邻、小老帮老”等形式,扎根于乡村传统的亲邻互助网络,充分利用乡村低龄老年人的空闲时间和资源,实现低成本相互帮助和服务,邻里氛围也从以前的“各扫门前雪”变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不少老年人因子女在外而长期单独生活,高龄、空巢、独居、失能老年人如何“吃饱饭”“吃好饭”成了子女们的一大牵挂。守护好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是保民生的重要一环。
“一到饭点,我就约着朋友们过来吃饭。这里饭菜干净卫生、便宜可口,解决了我们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老年幸福食堂”的遍地开花,解决了一些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实惠便利的助餐服务。
随着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力量的持续整合与协同,我州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探索与创新不断深化。从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到农村互助养老服务队伍的蓬勃发展,再到老年助餐服务的全面推广,一系列政策与措施的实施,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选择,更在无形中织就了一张温暖而坚实的“养老保障网”。
记者丨周永芳 谭皓元
资料丨楚雄州民政局(通讯员 李垚)
一审丨周永芳
二审丨李彦锟 农耀
三审丨符文华
©楚雄州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