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上老年人超47万!楚雄州这样“养老”……

图片

截至2023年底

楚雄州常住人口234.2万人

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47.2万

占人口总数的20.15%

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34万

占人口总数的14.52%

全州60和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

居全省第一

是云南省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

较高的地区之一


面对老年人口占比较大的情况
楚雄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包括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
养老服务资金的投入
养老服务政策的出台
……
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了安度晚年的理想之所

目前,楚雄州建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养老服务设施427个,可提供养老总床位16363张。其中:养老服务机构125个,养老服务设施302个。养老机构运营床位8723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6365张,护理型床位占运营床位的73%。

图片



养老服务资金的投入,为老年人丰富多彩的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2021年1月至20247月,楚雄州争取中央和省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3.38亿元,支持新建、改建、提质改造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项目、老年幸福食堂、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等养老服务体系项目建设。


图片



养老政策的出台,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保驾护航

楚雄州制定出台《楚雄州推进养老机构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管实施方案》《楚雄州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楚雄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楚雄州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2021年,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全省16个州市中率先完成养老服务立法,出台《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养老服务条例》,养老服务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图片



除了机构、政策、资金保障
为了让老年人“住得上”、“养得好”
“有得选”、“吃得香”、“稳得住”
楚雄州更是全力以赴
01
拓展延伸养老服务阵地,让老年人“住得上”

当我们谈论养老服务时,不仅仅是在讨论数字和政策,而是在描绘一幅幅幸福的晚年图景:一位老人在宽敞明亮的养老院里,与新结识的朋友们下棋、聊天,享受着专业的照护服务,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温馨而安心。


楚雄州现有公办养老机构107个,民办养老机构7个,公建民营养老机构10个。这些正在逐渐增长的数字,是老年人“住得上”的坚实保障和幸福家园。


养老机构并非只是经济宽裕人群的福利,它也承担着社会兜底的责任,在与经过识别确认的特困人员沟通同意后,他们入住养老机构集中供养率达100%。不仅如此,在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方面,我州实现县级失能照护机构、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全州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率达94%。严格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进行,以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新建居住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100%。


图片


02
提升居家社区服务水平,让老年人“养得好”

“我们来到这里,可以下象棋、打扑克,有玩的、有看的、有写的,即使什么都不做,约几个老友聚在一起聊天、看电视等,大家都很开心。中心还不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免费体验康复治疗等,我们很满意。”60多岁的施大爷对南华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这么说。
如今,居家养老已逐渐摆脱过去无人照料、专业性不足、资源缺乏等困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急、助医服务,还为老年人代缴水、电、气费,代购食品用品,预约车辆等,让老年人在家就能完成日常生活事务。结合社区资源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居家养老为一体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精神慰藉、文化娱乐、健康关怀等需求。
优先解决“刚性”需求。优先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中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和城乡低保对象中高龄、失能、留守、空巢、残疾老年人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作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重点对象,投入资金920万元,对3000户老年人家庭进行改造。通过地面防滑处理、安装扶手、改善室内照明、改造入口坡道、配置淋浴椅等项目改造,有效改善老年人居家养老环境。

持续提供“柔性”服务。争取了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资金1907万元,为经济困难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一户一策”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提供上门服务,为有需要的老年人安装一键呼叫设备,配备智能腕表、远程监测、门磁感应、燃气报警等智能设备,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等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上门服务。目前,已完成家庭养老床位建设1757张,上门服务21.6万余次,“刚柔并济”的居家社区改造让老年人居家养老生活更加便利、更加智能、更有保障。


图片


03
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让老年人“有得选”

随着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对于服务的选择范围、需求的服务品类正逐渐多元化。

社会服务机构在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具有一定优势,他们更加注重服务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我州积极探索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通过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降低准入门槛,并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实行备案管理和综合监管的措施办法,成功培育了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17家。这些机构不仅服务功能齐全,还满足了不同消费水平和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服务选择。


农村互助养老服务队伍也正健康发展。这种由村民、村集体自发组织起来,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健康关怀等服务的非正式养老组织,通常由健康的老年人、农村留守妇女、志愿者等组成,他们利用自己的时间和技能为社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帮助。近年来,我州通过整合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力量,引导市场力量、社工组织发挥其在农村互助养老中的作用。同时,通过公益感召或低偿付费,采取“亲帮亲、邻帮邻、小老帮老”等形式,扎根于乡村传统的亲邻互助网络,充分利用乡村低龄老年人的空闲时间和资源,实现低成本相互帮助和服务,邻里氛围也从以前的“各扫门前雪”变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图片


04
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让老年人“吃得香”

不少老年人因子女在外而长期单独生活,高龄、空巢、独居、失能老年人如何“吃饱饭”“吃好饭”成了子女们的一大牵挂。守护好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是保民生的重要一环。

“一到饭点,我就约着朋友们过来吃饭。这里饭菜干净卫生、便宜可口,解决了我们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老年幸福食堂”的遍地开花,解决了一些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实惠便利的助餐服务。

2021年至今,全州共投入资金601万元支持“老年幸福食堂”建设,出台了《楚雄州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强化助餐服务保障。按规定落实税费优惠、房租减免等政策,支持老年助餐服务机构提供稳定可持续的服务。通过挂牌、新建、改建等方式,建成并运营“老年幸福食堂”27个,正在建设18个,实现老年人助餐服务县级全覆盖,累计提供就餐服务46万人(次)。同时,在有需求、有条件的村、组推行“爱心食堂”“爱心餐桌”等助餐服务,设置村级助餐点86个,逐步打通老年人就餐的“最后一公里”。新制定了《楚雄州“老年幸福食堂”综合评价细则(试行)》,明确硬件设施、设施配备、日常管理、服务规范、安全保障、多元参与、服务成效7方面22项具体评价指标,引导老年助餐服务机构不断规范服务供给。联合市场监管部门严管食品安全,推动实施“明厨亮灶”工程,确保老年人看得清楚、吃得放心。

图片


05
认真落实关爱服务政策,让老年人“稳得住”

持续落实“银发补助”,促进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升。我州对具有本州户籍的80周岁至99周岁、100周岁以上老年人分别按每人每月50元和300元发放高龄保健补助和长寿补贴。今年1至9月,全州共发放高龄保健补助和长寿津贴2533.14万元,平均每月惠及55657名老年人。对具有本州户籍、年满80周岁及以上的低保老年人和分散供养的特困老年人,按不低于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发放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今年1至9月,全州共发放经济困难服务补贴299.16万元,平均每月惠及6739名老年人。聚焦留守老年人这一重点群体,印发《楚雄州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系列文件,清单化、具体化工作措施,分阶段、分步骤着力完善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网络,提升关爱服务质量。
努力探索培育服务品牌,打造“幸福养老”楚雄模式。制定“楚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31项,服务对象、内容、标准更加明晰,主动响应老年人基本生活和照料需求。各县(市)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助力家门口的养老生活更加美好、更有品质。如楚雄市榕慧橙色暖心小分队、悦恒孝心小分队、小棉袄志愿行等助老服务品牌活跃在养老服务一线;永仁县农村居家养老“5W”模式,通过“三色识别”+“十助服务”打通农村留守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堵点,打造“幸福里·夕阳社区”品牌;武定县实施小食堂、小家政、小代办、小药箱、小热线农村养老“五小”工程,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大姚县聚焦老年人就餐问题,探索出适合县情的“12345”老年助餐服务模式,通过村组领办、企业代办、养老机构承办等形式,开办农村“爱心食堂(助餐点)”,满足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


图片


图片


随着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力量的持续整合与协同,我州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探索与创新不断深化。从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到农村互助养老服务队伍的蓬勃发展,再到老年助餐服务的全面推广,一系列政策与措施的实施,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选择,更在无形中织就了一张温暖而坚实的“养老保障网”。


记者丨周永芳 谭皓元

资料丨楚雄州民政局(通讯员 李垚

一审丨周永芳

二审丨李彦锟 农耀

三审丨符文华

©楚雄州融媒体中心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