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冉冉秋光里
佳节又重阳
此时节
枫叶丹、霜露白、秋菊黄
最宜登高远眺
踏赏清秋
西安发布系列融媒报道
长安风物志
发现传统节日里的
文化印记
探寻民俗文化的传承与流变
解码古都西安的
城市风貌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因月与日皆逢九,“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汉代长安,于唐宋时期盛行并延续至今,自2013年起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规定重阳节为我国的“老年节”,在继承与发扬中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延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九九重阳习俗多
登高赏菊插茱萸
这一期
小布带你在西安传统民俗里
领略过重阳的
仪式感和传承之美
登高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由于九月初九的“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故而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千金月令》中有记载:“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在唐代长安,盛行重阳节这一天登大雁塔,远眺终南山和观望长安皇城的风俗活动,长安城南的白鹿原、少陵原、乐游原、神禾原也是大家竞相登高之处。
时至今日,西安人依旧热衷于在重阳前后登山踏秋,欣赏宜人秋景。而重阳登高还有一个别称叫“辞青”,与阳春三月时春游的“踏青”遥相呼应,此时天气逐渐转凉,落叶渐黄秋意浓,正是告别青绿拥抱金秋的好时节。
就菊花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代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一诗点亮了菊花作为重阳节的核心意象。而这“就菊花”,不仅是赏菊、咏菊、簪菊,还有饮菊花酒、食菊花膳、吃菊花糕等一系列重阳菊俗。
因菊花在农历九月期间盛放,重阳节因此也被称为“菊花节”,重阳前后去兴庆宫公园赏菊花展,如今仍是不少西安人共同的“重阳情结”。
插茱萸
因着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世人都记住了一种叫“茱萸”的植物,插茱萸的重阳习俗遂被铭记流传。
茱萸,是一种常绿、带香气、可入药的植物。古时人们还在重阳节爬山登高时,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被称作“茱萸囊”。如今在关中地区,还有亲朋互送茱萸插在门上的习俗,以表相互之间的情谊。
吃花糕
谚语云:“九月九,家家有。”因“糕”和“高”谐音,在西安长安区和渭南合阳县、华州区等地,有重阳节蒸九座糕的习俗,以软米、红枣等做原料,制法因地而异,主要有烙、蒸两种,不用油炸,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夹馅并印双羊,取“重阳”之意,表达了每逢佳节,亲友团聚与祈愿祝福的传统观念。
登高赏秋华,岁岁话重阳
要说起爬山
西安有一座
以孝名传天下的人文名山
王顺山
此处不仅是大自然的神奇之作
更是一座
崇高的精神丰碑
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西安蓝田县蓝桥乡,南依秦岭,北邻灞河,作为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王顺山奇峰耸立、沟谷幽深、云海浩渺,兼有华山之险和黄山之秀,山中四季分明、各有诗意,王顺孝母祠、蓝关古道、古栈道等遗迹景观众多,充满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
天下名山此独奇,望中风景画中诗
王顺山因孝而名
其故事充满着传奇色彩
引人赞叹
相传,孝子王顺担土上玉山埋葬老母,天寒地冻、风雨无阻、三年不息,拳拳孝心感动了皇天后土。王顺葬母后,就在山上修炼,羽化升天,于是就有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赞——“昔有王氏子,羽化升上玄”。
父老乡亲们为使王顺的“孝道”永传,就将玉山更名为王顺山,并在半山处搭建了“孝子祠”,供奉“孝神王顺之位”,王顺山自此便有了“天下第一孝山”的美誉。
重阳登高来王顺山
细细品味
传统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
敬老爱老
情暖重阳
小布还为大家搜罗了这些
登高好去处
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
作为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园区,其山崩地貌形成独特景致,融汇山、石、洞、水、林等自然元素奇险幽秀,如诗如画,是秦岭北麓终南山的一颗璀璨明珠,有“中国山崩奇观”“地质地貌博物馆”之称。
终南山—南五台景区
终南山·南五台古称太乙山,海拔1688米,因山顶有观音、文殊、清凉、灵应、舍身五座山峰顶平如台,又因其位于山西五台山以南,故称南五台。是西安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有着“终南神秀之区”的美誉。
朱雀国家森林公园
朱雀国家森林公园是以自然山水、地质科普、森林风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风景旅游区,因森林覆盖率达到96%以上且气候宜人,被誉为“天然养生胜地”“人间避暑天堂”。
太平国家森林公园
集森林、岩石、谷底等100多种景群的太平国家森林公园,是以自然山水为基础,森林风光为主体的生态风景旅游区。
秋意正浓
西安还有更多的魅力山川
等待你发现
流年不弃桑榆老
西安始终是一座敬老爱老之城
最后
小布以金灿灿的祝福
愿所有老年人
吉祥、长寿、幸福、安康
策划:刘振 陈颖 | 统筹:陈枫 韩东辰丨文:记者 王梦凡丨海报设计:钟佳慧 阎炜 陈枫 | 编辑:宽宽 千树丨校对:张立丨审核:韩东辰丨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编:王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