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被誉为“行走的马列字典”的陈先达教授走了

“马克思主义不只是知识,更是一种信仰,我担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用马克思主义塑造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任。”10日,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先达走了。他是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行走的马列字典”。

图片

陈先达1930年12月出生于江西鄱阳。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从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1956年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北京市哲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等。

站在讲台上,他是全身心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教师;徜徉学海中,他是从未停止思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躬耕哲学领域70余载,陈先达始终高擎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发哲学新声、立时代新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是他一生的志业。

在陈先达看来,“姓马”容易,“信马”不易,“姓马”是专业,“信马”是信仰。专业可以变为单纯谋生的手段,而信仰则是高于谋生的精神追求。有信仰,才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才能有从容淡泊的为学信念和胸怀天下的责任感。

陈先达曾作诗表达自己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老而弥坚不算老,文求有骨诗求魂。”他始终勤于学习,乐于接触新事物,愿意和年轻人打交道:“我最得意的不是这些著作,而是1995年65岁时开始学电脑,而且学的是五笔……前些年,我也赶时髦学会玩微信。我的朋友圈不大,主要是同事和学生。会微信,好处不少,见闻多了。”

耄耋之年,他仍手不释卷,坚持发声。陈先达在2023年初出版的《选择与信仰——我的哲学之路》一书的序言中写道:“修道学佛两难能,喧嚣世界一俗人。终身舌耕喜弄笔,半篓废纸半拙文。头白已无攀登力,月月愧领养老银。笑迎后浪逐前浪,壁间剑鞘莫生尘。这是我对后浪的期待。希望他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作出新贡献。”

陈先达逝世的消息一经发出,各界人士纷纷缅怀。人民大学表示,陈先达教授始终奋斗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前沿,立时代潮头,发哲学新声,树时代新论,深刻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学术品格、时代担当与宏大志向。陈先达教授的逝世,不仅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哲学界的重大损失。他的崇高品格和卓越贡献,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何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