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分离多久会想主人,猫是否会感觉到孤独?

“ 每日更新猫咪日常饲养知识、猫繁育指导、疾病防治手册。”

图片

当我们为了生活奔波忙碌,不得不长时间外出时,家中的猫咪在做什么呢?是否会感到孤独?作为猫咪的主人,我们与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它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心。也许在大多数人看来,猫咪是独立的动物,能够轻松应对独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猫咪与主人分离测试


这项调查是由瑞典农业科学大学领导的一个团队进行的。通过在大学校园和网上招募了猫主人,以研究主人与猫分开的时间如何影响两只猫的行为。


该研究的参与者包括 14 只室内猫(9 只雌性) 。在猫通常居住的房间里安装了一个摄像头,在预定的时间段内记录和观察它们的行为,主要区别是“与主人分开30分钟”和“与主人分开4小时”两个变量,具体过程如下:


  • 半小时分离前5分钟→分离后5分钟→分离时断帧10分钟→重聚前10分钟(分为5分钟)→重聚后5分钟


  • 4小时分离前5分钟→分离后5分钟→分离后20-25分钟→分离中10分钟→重聚前10分钟(分为5分钟)→重聚后5分钟


通过观察发现,根据分离时间的长短,“分离前”、“分离后”和“团聚前”的行为没有变化。在“分离期间”和“重聚后 5 分钟”期间观察到行为差异。在前者,“分离 4 小时,很多时间躺着”,后者,只有在分开4个小时的时候才会打呼噜和伸展身体。”(打呼噜是指发出咕噜咕噜的行为)


本次实验发现分离确实会影响猫咪与主人的互动。

分离时间越长,猫与主人互动的频率越高。猫在与主人分离更长时间后,会表现出频繁的呼噜声、身体伸展和寻求与主人互动的行为。

对于“伸展增加”的变化,研究小组推测这只是分离期间休息时间增加的结果。另一方面,我们推测“咕噜声增加”的变化可能是由于与主人长时间分离而导致社交互动的欲望增加。

这表明猫能够感知到分离时间的长短,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猫在与主人重逢时,为什么会增加呼噜声和身体伸展行为?

猫在与主人重逢时增加呼噜声和身体伸展行为,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

  • 情感表达:

寻求安慰和关注:分离期间,猫可能感到焦虑、孤独或不安。重逢时,增加呼噜声和身体伸展行为可能是猫在寻求主人的安慰和关注,以缓解这些负面情绪。

表达爱和亲密:猫与主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增加呼噜声和身体伸展行为可能是猫在表达对主人的爱和亲密,以及对重逢的喜悦。

  • 生物本能:

放松和舒适:呼噜声和身体伸展行为都与放松和舒适相关。猫在主人回家后,感受到安全和放松,因此可能更频繁地表现出这些行为。

社会互动:猫是社交动物,需要与同伴进行互动。与主人重逢,猫获得了重要的社会互动机会,因此可能表现出增加的呼噜声和身体伸展行为。

  • 奖励效应:

主人对行为的强化:如果主人对猫的呼噜声和身体伸展行为给予积极的反馈(例如抚摸、玩耍等),猫可能会将这些行为与积极的感受联系起来,并更频繁地重复这些行为。

  • 呼噜声:

表达放松和舒适:呼噜声是猫的一种放松反应,通常发生在猫感到安全和舒适时。

表达满足和愉悦:呼噜声也可能是一种表达满足和愉悦的方式,例如在进食、玩耍或与主人互动时。

寻求关注:在某些情况下,猫可能会发出呼噜声来吸引主人的注意,例如在想要玩耍或抚摸时。

  • 身体伸展:

放松身体身体伸展是猫放松身体的一种方式,可以缓解紧张和压力。

  • 表达愉悦:

身体伸展也可能是一种表达愉悦的方式,例如在感到安全和舒适时。

  • 寻求亲密接触:

身体伸展可以增加猫与主人之间的身体接触,从而增强亲密感和社交联系。【往期文章《猫的分离焦虑》】


分开 4 小时时,咕噜声行为比分开 30 分钟时要多。对这种现象的一个可能的解释很简单:“因为猫饿了。”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团队进行的一项研究报告称,“猫的活动模式与人类的生活节律同步”,这导致了猫和人类吃饭的同时同步。

然而,在本次调查中,大多数猫都是自由喂食者,他们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此外,当将一小部分按固定时间喂猫的猫主人与允许自由喂食的猫主人进行比较时,他们发现猫的反应没有明显差异基于这些事实,推测猫发出更频繁的咕噜声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它们被要求吃东西,而是因为它们正在寻求与主人的社交互动。


分离更长时间后又会有哪些不一样


猫在与主人分离更长时间后,互动行为有哪些具体变化?

  • 重新建立联系时的行为:

喵喵叫得更频繁:这是猫最常见的行为之一,用于引起主人的注意、表达需求或寻求安慰。

②身体伸展更频繁:猫会通过伸展身体来放松自己,并可能向主人寻求亲密接触。

③更频繁地发出呼噜声:呼噜声是猫的一种放松反应,也表达着对主人的爱和亲密。

④更积极地寻求主人:猫会主动靠近主人,例如跳上主人腿或抱住主人。

⑤更频繁地舔主人:舔主人是猫表达爱意和亲密的方式之一。


  • 与主人互动的方式:

①增加语言交流:猫可能会发出更多喵喵声或其他声音,与主人进行交流。

②增加身体接触:猫可能会更频繁地舔、咬或蹭主人,以寻求亲密接触。

③增加玩耍时间:猫可能会更积极地参与玩耍,以消耗过剩的能量并增进与主人的互动。


  • 与主人互动的频率:

①增加互动频率:猫可能会更频繁地与主人互动,以弥补分离期间失去的陪伴。

②延长互动时间:猫可能会更愿意与主人进行长时间互动,例如抚摸、玩耍或交流。


  • 可能出现的其他行为:

①表现出焦虑或不安:猫可能会表现出焦虑或不安的行为,例如躲藏、过度清洁或攻击性。

②表现出过度兴奋:猫可能会表现出过度兴奋的行为,例如跳跃或奔跑。


需要注意的是,猫的行为变化因个体差异、性格、环境等因素而异。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猫行为变化的因素:

  • 分离时间:分离时间越长,猫的行为变化可能越明显。

  • 主人与猫的关系:主人与猫之间的关系越亲密,猫的行为变化可能越明显。

  • 猫的性格:不同性格的猫对分离的反应不同。

  •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例如噪音、光线和温度,也可能影响猫的行为。


咕噜声增加的另一个解释是主人要求猫与他们联系。在这项研究中,确实观察到一些主人在长时间分开后会对他们的猫做出一些行为。然而,当比较增加对猫问候行为的主人和没有增加对猫问候行为的主人时,他们发现猫的反应没有差异。根据这些发现,人们认为猫咕噜声的增加并不是对主人接近的反应的结果,而是猫通过自己发出噪音来寻求与主人的社交互动。 如果您正在与您的狗狗社交互动,那么除了咕噜声之外,如果您能看到更多的行为,例如“让你揉它的头”。然而,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没有观察到用头撞和摩擦侧腹等行为的增加。


另有实验报告表明,流浪猫比家猫更容易表现出嗅觉行为。因此,这些行为模式可能由于长期住在房子里而减弱。除了“长期分居”之外,其他例子还包括“早上醒来时”和“去医院的那天晚上”,如果它们的共同点是感到焦虑或恐惧,那么猫也会有一种类似于人类所说的“孤独”的感觉,而猫会寻求与人类的接触来缓解这种感觉。过度拟人化是禁忌,但任何养猫的人都会直觉地同意这一点。


总结


猫通常被认为是孤独的动物,但正如这项研究表明的那样,它们也有孤独的一面,会寻求与人类的社交互动。在有多只宠物的家庭中,人们更容易认为它们不会感到孤独,因为它们有很多同伴,但实际上它们只对人类表现出咕噜咕噜和喵喵叫等行为。

人类对于猫来说有着特殊的存在价值,所以需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每只猫互动。假设每只狗每天至少需要 30 分钟的抚摸时间,那么一个有 10 只狗的家庭主人将需要给予 300 分钟(5 小时)的互动时间。对于多只猫的家庭来说,虽然与狗的需求时间接近但因猫活动特性导致抚摸陪伴的时间会比养狗家庭来的更长。

本文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