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75岁生日。正所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在中华民族长达5000年之久的历史长河之中,75年不过沧海一粟,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强盛、人民富强,为产业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发展环境。75年间,中国汽车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产销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品类不断丰富、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产业链日趋完善。其间,中国汽车产业敏锐捕捉到新能源汽车的巨大潜力,坚定不移发展新能源汽车,成功实现“换道超车”,取得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先发优势。
追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历史,能从“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一封信中觅得踪迹。早在1992年,钱学森便致信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提出要充分考虑燃油车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建议我国汽车工业跳过汽油柴油阶段,直接进入减少环境污染的新能源阶段。“八五”“九五”期间,科技部开始对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技术突破展开针对性研究,并于2001年将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缓缓起步。
2009年开始,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举措密集出台,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迎来重要时刻。2009年,《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式出台,首次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同年,财政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委联合启动“十城千辆”试点示范项目,力争到2012年使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占汽车市场总份额的10%。
2010年,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发布《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就此展开。2012年,我国首个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正式出炉,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多项政策、举措的出台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极大利好。仅“十一五”期间,我国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便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共申请专利2000余项,发布国家标准30项、行业标准32项。形成15个混合动力汽车、8个纯电动汽车、3个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平台,各类电动汽车公告产品数量达到350余款。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汽集团时作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重要指示,为我国汽车强国建设指明方向,中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步伐进一步提速。汽车人撸起袖子加油干,终于在2016年实现年产销51.7万辆、50.7万辆的成绩,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新能源车市。截至今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9年蝉联全球第一。
不过,高速发展之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并非一帆风顺,也经历了阵痛调整期。面对早期暴露出的“骗补”、“PPT造车”等扰乱行业发展秩序的问题,相关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扫除产业发展障碍。
2017年,《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提出放宽汽车厂商在华运营生产合作企业时的出资限制。2018年,特斯拉与上海市政府签署合作投资建厂协议,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就此起步,强大的“鲶鱼效应”搅动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池春水。同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对投资股比、选址、资质、技术、研发和制造能力提出具体要求,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愈发规范化。
多年沉淀,终迎绽放。2020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驶入快车道,顺利从政策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自主品牌实现对合资车企的反超。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全球总销量达186.35万辆,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中国车企依靠新能源汽车开始站在全球汽车舞台中央。2023年,我国超过日本成为汽车出口第一大国,其中新能源汽车贡献颇丰,全年出口120.3万辆,创历史新高。今年7月,我国狭义乘用车零售172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87.8万辆,单月零售渗透率达51.1%,新能源汽车首次完成了对传统燃油车的超越。
从“坐上自己制造的小轿车”到“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向世界展示了何为中国速度、中国智造、中国奇迹!穿山林、越沟壑,我国已然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当之无愧的领军者。下一步,为巩固和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先发优势,行业上下必将齐心协力、同频共振,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把握机遇、乘势而上。
文:张奕雯 编辑:陈伟 版式:刘晓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