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谋:如何思考称得上“哲学反思”,何种研究算得上哲学研究?哲学有何独特方法?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刘永谋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保留一切知识产权,侵犯必究。


图片


我们经常见到“哲学反思”这个词,但你要是问问哲学专业的学生——包括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大概也应该算作在学哲学——何为“哲学反思”,很多人甚至大多数人回答不上来。

我有一个关于哲学研究特征的归纳,陈声柏教授颇为赞同,即前提性追问、概念性分析和二阶性反思。

所谓前提性追问,指的是揭示和分析观点或思想的预先设定的前提。这些东西往往没有明言,属于缺省配置。实际上,任何前提都是有条件的,并非不证自明的。前提性追问指出前提的有限性。

所谓概念性分析,指的是对观点或思想中的核心概念进行厘清、剖析和质疑。很多哲学家认为,哲学就是概念的艺术。分析概念有很多方法,其中常用的是语言学方法和逻辑学方法。概念性分析指出概念的有限性。

所谓二阶性反思,指的是对某一问题的各种回答进行再批判、再研究。也就是说,二阶性反思不直接面对问题,而是分析该问题各种理论解释的长短、特征,进而寻找某种更为理想的答案。

以上三条,实际上是对哲学研究进路的总结,即反思如何由浅表而深刻的大方向。总之,哲学是思想事业,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直接格物致知,而是在各种观点、理论和意识形态中前进。比如,科学哲学并不研究科学问题,不判定某种科学理论的对错,而是将科学理论视为某种观念来研究。

之前我发过一个视频,对上述三进路进行过示范:

如果讨论哲学的方法,即哲学如何立论,之前我进行专门的总结(刘永谋:哲学说理让我困惑)。

主要包括:1)前辈哲学家如苏格拉底,也和我有同样的观点;2)经典著作如《论语》《圣经》也这么说过;3)逻辑推导证明我的观点符合逻辑;4)自然科学证据支持我的想法;5)常识说明我是对的,不用证明;6)我的生命体验和证悟就是证据——这是中国哲学的常用方法。

随着智能革命的推进,估计渐渐地会出现新的立论方式,如7)大数据分析支持我的结论。如为什么世界是物质的呢,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更多人相信世界是物质的,或唯物的理论远比唯心理论多;8)这是AIChatGPT告诉我的观点。

显然,如我之前的分析,上述方法都不能保证你的正确性,但能保证你遵守哲学的“游戏规则”立论。

是否进路对了,方法对了,你做的工作就是哲学研究了呢?这个问题存在分歧,尤其系于是否同意“哲学就是哲学史”的立场。如果哲学就是哲学史,意味着哲学研究的范围只在既有哲学著作之内。它们讨论的问题、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理论,便是哲学的界限。

很多人相信“哲学就是哲学史”,实际上这是不符合哲学史的,因为哲学的主要推动力是原创性的思想,而非绝大多数哲学工作者所做的史学的、文本的注解和阐发工作。也就是说,真实的哲学发展历程,是少数原创哲学家的开拓,加上绝大多数哲学教师的传播。前者进了哲学书,后者则消失不见。

简而言之,哲学教师的哲学是philology,而哲学家的哲学才是philosophy

进而言之,哲学教师的工作中,哲学才成为一个专业,即1)拥有一批哲学经典;2)拥有一批标志性哲学家;3)独特的问题、方法和理论;4)前后相继的学院建制和师承关系。一个普通学生想要拿哲学学位,写的学位论文就要用到这些经典,引用这些人的工作,讨论相关的问题,得到哲学共同体的认可。

显然,按照上述标准,将哲学视为哲学史,讨论某个公认哲学家的书最保险,不会被人质疑不是哲学研究。但是,讨论哲学书与讨论文学书有何不同呢,哲学史研究是文论吗?讨论哲学家和讨论社会学家有和不同呢,哲学研究是思想史研究吗?

我反对“哲学就是哲学史”,赞同“哲学包括哲学史”,并且哲学史研究是哲学研究的主流而非主干。这种观念与全球哲学现状一致:国外哲学家多数研究某个问题如认识论、科学哲学、心灵哲学自居,很少有人宣称自己专门研究某个人甚至是某几本书的。

在我看来,哲学主要是问题学,而非历史学。哲学要抓住现时代最重要、最深刻的全局性、总体性问题进行研究,才有可能把握时代精神,才有可能理解人本身。哪些问题才符合这样的标准呢?不同的哲学家看法不同。在我看来,抓住哲学问题的能力是决定哲学家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这涉及哲学家的天赋。其次,才是回答问题的水平,这往往可以进行训练。

绝大多数的哲学专业学生,只能是通过学习哲学史,沿袭前人的问题。但是,在哲学反思的进路、哲学立论的方法上,普通学生可以通过训练不断提高。类似的训练,最重要的是形而上学课程、批判性思维课程,而不是哲学史课程。以哲学史为主干的哲学训练,把哲学当作待记忆的知识来灌输,对学生哲学反思能力提升的作用有限。当然,如果教师水平足够,是可以将哲学家的书当作思想工作的复现来传授的。

一孔之见,学哲学的学生必须要自己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