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投资-必看】面对市场暴涨暴跌,投资者如何应对?

图片

图片来源:天弘基金

面对市场大涨大跌,普通投资者如何从容参与牛市投资?如何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以及较好的持仓体验?天弘基金将为投资者解答。

Q:面对市场大涨大跌,投资者如何应对?-“以不变应万变”

A:近期市场出现了快速上涨,上证指数在6个交易日内最高涨了33%,这两天市场开始出现冲高回落,这在A股历史上是非常常见的。

首先,我们建议投资者保持冷静的态度看待市场,特别是高点入市的投资者可能会有些恐慌,担心市场是否会突然走熊,或者是否会被套住。我们认为,这种快速上涨后的回调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建议投资者保持冷静和耐心。我们认为,驱动这轮市场反转的最核心因素是政策,接下来还会有更多政策出台,特别是财政政策,我们认为市场行情还会延续。

现在建议投资者保持冷静,同时关注有基本面支撑的芯片,或者有一定防御属性的红利低波,或者与大宗商品走势相关的上海金。如果特别看好整体市场,认为市场会中长期向上,我们建议可以关注宽基指数。即使是高位入市的投资者,我们也建议保持耐心,不要因为一点点亏损或回撤就恐慌性抛售。当行情在做空力量和止盈力量释放后重新开始上涨时,如果此时又后悔追进去,就会反复打脸,这是最要不得的。所以我们建议以不变应万变是比较好的策略。

Q:A股还能拉起第二次大涨吗?如何参与?-“谋定而后动”

A:最近从9月24号,也就是节前那周,三部委联合发布了重要的政策,之后短短6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最高涨了33%,引发了一轮狂飙行情。现在许多小伙伴可能关心的是,现在是否适合继续入市?以及行情接下来会如何发展?

我们根据多年的经验,包括0708年、2015年和2019年的牛市,我们认为现在的行情肯定还可以持续的。但是,对于新入市的基民以及有一定操作经验的基民,我们中肯的建议是大家一定要保持冷静,谋定而后动,不要因为市场的快速上涨而被吸引进来。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最终要反映基本面。因此,建议大家保持理性,多一些耐心进行投资和参与

Q:马上回本了,大A还在涨,接下来应如何操作?-“按兵不动”

A:首先,您的基金已经快回本了,这说明您已经是一个有经验的基民。过去从2021年以来市场表现得不好,您经历了长时间的等待和耐心,以及各种情绪的磨炼仍然坚守市场,首先要恭喜您。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很多人在市场最悲观的时候是这样鼓励自己的:当闪电劈下来的时候,如果你不在场,那么牛市来的时候你肯定也享受不到盛宴。最近77个交易日的行情,让很多过去3年煎熬的基民充分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经过漫长的等待,突然来了一波暴涨,还有很多新的基民或股民正在入市。但实际上,你们已经可以坐享其成了。在这个阶段,基金快回本了,我们建议先按兵不动。我们做投资不是为了回本,而是为了赚取收益,分享中国经济的成长。

所以这个时候,由于行情短时间上涨较多,可能会有一些回撤和震荡,因为市场有很多之前的套牢盘需要经过充分的交易和做空压力的释放。这个时候有震荡和一些止盈都是很正常的。所以这个时候不要保持熊市的思维,一回本就跑。我们建议保持耐心,更加关注基本面,特别是目前比较关注的财政政策,看政策是否符合市场预期,这可能是更加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建议大家保持耐心。

Q:牛市万紫千红,想赚钱如何选合适的板块?-“做好指数基金配置”

A:现在市场表现很好,大家都想参与市场。通过指数基金的方式参与市场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指数基金有最低仓位要求,基金经理不会做仓位和行业的偏离,所以基本上能够跟上指数。从产品上来说,我们建议通过场外的指数基金来参与市场。

我们建议通过宽基指数,比如沪深300或者代表新兴产业的创业板指数,这些宽基指数代表大盘市场,可以保证你不因行情轮动或特别偏离而错过机会。

如果有一定经验的基民,我们建议可以尝试部分仓位参与主题或行业指数基金,特别是目前我们最看好的,也是大部分机构最看好的,比如芯片、电子、半导体相关的指数基金。为什么?因为这波行情更多是政策推动的超跌反弹,而在所有行业主题指数中,电子产业最有基本面支撑,行业景气度在向上。另外,今年9月初,市场情绪低迷时,卖方策略分析师一致预期最看好的还是电子行业。电子行业经历了全球产能过剩后的复苏周期,所以有业绩支撑。因此,在市场躁动期过后,包括机构资金或专业投资者可能更偏好电子芯片这些赛道的基金。

此外,我们还建议投资者可以考虑红利低波或上海金等产品,因为它们不仅具备跟踪指数的涨跌幅的能力,同时也有一定的防御属性。在目前可能进入的回调期,可能更适合新入场的投资者。

天弘沪深300ETF联接C(005918)、天弘中证电子ETF联接C(001618)天弘中证芯片产业ETF联接C(012553)天弘中证红利低波动100ETF联接C(008115)天弘上海金ETF联接C(014662)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应仔细阅读基金招募说明书与基金合同,请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本基金根据存托凭证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的要求,于2021年调整过基金投资范围,具体请阅公司官网披露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