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黎明:从动画电影《深海》看青少年抑郁症

动画电影《》讲述了抑郁症女孩参宿的深海奇幻之旅,以及她与内心世界、现实世界的抗争。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我们邀请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从这部电影出发谈谈青少年抑郁。
深海黎明
学者黎明谈青少年抑郁症(05:30)
影像照进现实。一个时代的优秀影视作品,总是以或直接或含蓄的方式,呼应着我们当下的现实。今天我们关注的议题,是从动画电影《深海》看青少年抑郁症。
动画电影《深海》中的小女孩参宿,父母离异、家庭破碎,母亲远走他乡,父亲再婚后有了新的孩子……在敏感的参宿看来,无论是对于父亲,还是母亲,她都已成为了一个“多余的孩子”。
图片
电影《深海》剧照
有心理科医师曾指出,青少年抑郁症的病因主要来自多个方面,其中,家庭是重要因素。缺少家庭支持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应激事件的影响。
电影中有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情节,参宿的爸爸被告知孩子患有抑郁症后,粗枝大叶地安慰女儿,抑郁不是病,开心点儿,多笑笑就好。父母困在自己中年人生的一地鸡毛里,再加上普遍对抑郁症的认知匮乏和病耻感,很难蹲下身,真切地看见孩子们和他们那些也许成年人看来无足轻重、却将孩子们困住的问题与烦恼。比如参宿的父亲,他并非全然地不爱女儿,但他无法理解女儿为什么哭,为什么会“抑郁”,又应该如何与敏感的她相处。
电影里,缺乏来自父母支撑的参宿,独自沉入深海。
家庭环境是青少年最重要的直接接触的最初环境和终身环境,成为青少年社会支持系统的核心。家庭环境下的情绪安全理论提出:从家庭父母关系中感受不到安全感的青少年更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的不良。受不文明教养方式影响较大的青少年更容易产生抑郁。家庭不文明行为这一概念是从组织心理学视角提出来的,同时也是家庭情景中压力研究的一个延伸。家庭中的不文明行为,它是从家庭情境中脱胎而来,具有隐蔽性、慢性人际关系紧张表现,当长期相互接触,可积累成慢性伤害性家庭环境,由此消解了家庭成员的幸福感,并且很可能减少感受快乐的机会。
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往往折射出社会、家庭的多系统问题。而作为家长,则需要主动地蹲下身,看见孩子,共情孩子。理解的要支持,不理解的要尊重,努力看到孩子灵魂的闪光,帮助孩子渡过“深海”。这是电影《深海》给我们的启示。
其实又何止孩子,反观家长自己的情绪和心理,也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课题。我们也给需要梳理和解决情绪问题的读者们,推荐几本开卷有益的书籍和一部电影:
中国心理学奠基人潘菽先生的《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在系统梳理发掘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基础上,潘先生还格外重视情绪问题。在第七章里,他专门整理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情绪理论的重要贡献”,提出我国古代一个相当一贯的重要心理学思想,是关于“情”的分类理论。
图片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潘菽/著,北京出版社,2018年5月版
康德哲学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强调人的先验知识和认识能力,《实践理性批判》关注人的欲望和意志能力,而《判断力批判》则着重讨论审美和自然目的论。这三大批判构成了康德哲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人能够认识什么、应该做什么、可以希望什么的根本问题。
图片
康德的三大批判,邓晓芒/译 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16年、2017年版
文艺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指出,“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种不同的活动。……真关于知,善关于意,美关于情。求知,想好,爱美,三者都是人类天性……”三者兼备,人生才称完美。当意识到这一点,家长是否也可以将注意力从孩子的知识学习中,部分迁移到“想好”和“爱美”的能力之上,发现孩子更多的闪光点呢?
图片
《文艺青年的自我修养》,朱光潜/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16年6月版
一部电影《永不言弃》(No Letting Go)。这部电影极其真实地再现了少年Tim患上躁郁症(Bipolar Disorder),从发病到治疗的经历。身体上的痛苦可以被察觉,精神上的痛苦却往往难以发现和面对。真实,却压抑,这部电影的观影体验绝对称不上愉快,它绝非一部爆米花电影,但它让我们能够了解到,精神疾病和生理疾病一样,它不是孩子的“作”或矫情,这是一种需要被关心、被看见的疾病。
图片
电影《永不言弃》海报
Life is short; live it.
Love is rare; grab it.
Anger is bad; dump it.
Fear is awful; face it.
Memories are sweet; cherish them.
人不是过程,人本身,才是目的。借用《永不言弃》的这一段台词,与大家共勉。
参考文献
朱光潜《文艺青年的自我修养》
潘菽《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包淑雅《中学生家庭关怀度、同伴关系与自尊的研究》
崔美英《家庭不文明行为与反生产行为的关系——关于情绪智力和自尊的调节中介模型》
赫英娟《初中生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与自尊的关系研究》
王金霞、王吉春《中学生自尊水平与家庭因素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