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甘肃日报】
《灵枢·本神》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可见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环节。
秋季从立秋之日起,至立冬前而止,经历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秋季是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过渡阶段,人体受自然界影响,肌肤腠理由疏松趋向致密,阳气开始收藏,身体的生理功能活动也随之改变。
秋天以燥为主气,炎炎夏日所耗的阴津尚未完全恢复,又受秋令燥气耗伤,容易出现口咽干燥、舌干少津、皮肤干涩等不适,即中医所说的“秋燥”之症。秋冬应养收、潜藏,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来年阳气的发生打基础。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也应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具体而言,如何在秋季养生保健呢?
饮食:宜清润平补,忌温燥
秋季饮食应以清润平补为主。当令蔬果是养生佳品,可以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能起到清热润燥的作用。蔬菜可选择新鲜的萝卜、黄瓜、冬瓜、莲藕、西红柿等,水果可选葡萄、梨、杨桃、柚子、香蕉等,并可多吃泥鳅、甲鱼、银耳、百合、沙参、玉竹等生津、养阴、润燥的食物。
早晨可以喝些粥,如生地石斛粳米粥、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粳米粥、黑芝麻粥、杏仁川贝糯米粥等,以益胃生津、养阴润肺。
应少吃辛辣香燥之品及炸、烤、熏、煎的食物。除阳虚体质者外,不宜过多食用温热之品,如羊肉、人参、鹿茸、肉桂等,否则极易加重秋燥、埋下病根。
起居:宜早睡早起,忌熬夜
秋季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天自然界阴气渐增、阳气渐收,人体的阳气也随之内收。应尽量早睡早起,以顺应天时收敛阳气。建议避免熬夜,在子时(23时)前入睡,保证良好充足的睡眠以贮存体内阳气,更好地养护阴精、滋培元气。
此外,立秋后夜晚渐凉,注意及时添减衣物,以防早晚受凉感冒。阳虚体质的人睡前可用热水泡脚,也可加艾叶、花椒、干姜等温热之品,能起到很好的温通经络作用,也有助于睡眠。
运动:宜轻松舒适,忌过度
秋季人体处于内养收敛阶段,故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微汗为宜。过度运动会出汗过多,导致人体津液的丢失,所以要尽量避免。运动方式推荐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健身运动,动作舒缓,柔中有刚。秋季早晚稍凉,不宜过早晨练,最好在下午或傍晚锻炼。
清晨可练《玉轴经》所载秋季养生功法,具体做法如下:洗漱后,于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津液充满,漱几遍,分3次咽下,并意送至丹田,停留片刻,然后再缓缓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舔上腭,用鼻吸气,并意送至丹田,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如此反复30次。持之以恒,有保肺健身之功效。
情志:宜宁静平和,忌悲忧
秋季应保持宁静乐观的情绪,要懂得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忌情绪不稳定,烦躁易生心火,忧郁易伤肺脾,从而损伤脏腑气血津液,造成各种疾病。在秋令时节,要让情绪慢慢收敛,凡事不作过激反应。可多参加户外活动,约三五知己好友,或登高赏景,或养花垂钓,或琴棋书画,均可调畅情绪,使心旷神怡,心态平和,有助于培补元气。
(来源于《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