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丨8人终身禁入稻城亚丁景区!劝离、禁入、罚款……为何挡不住非法穿越者的脚步?

全文2029字,阅读约需6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8名游客擅自进入亚丁景区未开发区域开展徒步穿越活动,被终身禁入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亚丁景区。

02非法穿越行为屡禁不止,违法成本低是重要原因之一。

03专家建议建立联动机制,提高执法效率,加强与当地志愿者组织的合作。

04另一方面,户外旅游市场和制度待完善,需要组织符合条件的当地群众进行培训,颁发资质。

05亚丁景区已着手规范户外旅游市场,设计有补给站、通信保障等的徒步穿越路线,筹备户外赛事。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川观新闻记者 宁蕖 甘孜观察 洛绒尼玛

10月6日,8名游客擅自进入亚丁景区未开发区域(即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开展徒步穿越活动,还恶意损坏景区服务驿站设施,被终身禁入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亚丁景区。这条消息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大部分网友认为,“处罚太轻”“应该终身禁入国内所有景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

虽有明文规定,但近年来,非法穿越自然保护区的事件还是屡见不鲜,即便有不少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未能挡住“后来者”的脚步。

为何非法穿越的行为屡禁不止?网友所提到的“禁入国内所有景区”又是否符合法理?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律师、景区管理局和业内资深人士。

图片

亚丁秋景。

违法成本低

曾有驴友被禁入后再次非法穿越其他线路

“处罚是否过轻”是此次非法穿越事件中网友议论的焦点。

根据景区管理局发出的通报,对非法穿越以及破坏景区设施的8人,管理局对其进行了“禁止终身再次进入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亚丁景区开展一切形式的旅游和活动”的处罚。

“只是禁入亚丁景区和保护区,怎么能保证他们不去其他地方搞非法穿越?”不少网友提出了类似疑问。

实际上,网友担忧的情况此前已经发生过。据媒体报道,今年7月,西安“00后”小伙房某某在徒步贡嘎大环线途中失联,此前,他曾因私自穿越,完成四姑娘山大峰二峰三峰一日连攀,被景区宣布“终身禁入”。

非法穿越之所以屡禁不止,违法成本低是重要原因之一。

“按照我们的法律法规,罚款5000元,就是上限了。”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秘书长高敏告诉记者,“法律还只对‘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的行为规定了罚款金额,对于未被纳入自然保护区的无人区等区域,只能依据当地管理规定进行处罚,一般都只是劝离和禁入,警示和震慑作用有限。”

关于网友“终身禁入全国所有景区”的提议,是否有法理依据?

“目前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支持这一做法。”四川瀛领禾石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曾文忠告诉记者,对这种行为如何处罚,现实中需要进行综合考虑,比如该处罚措施是否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基本权利等。

“虽然不能‘终身禁入所有景区’,但按照相关规定,景区管理机构可以向公安、海关、人民银行征信部门报送通告。”四川君合律师事务所律师肖磊告诉记者,“这也能起到警示作用,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违法成本。”

图片

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生态屏障,自然资源保护是保护区的主要功能。

执法管理成本高

多方呼吁建立联动机制

与违法成本低相对应的,是管理和执法成本的高。

亚丁景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非法穿越的“驴友”不少,景区工作人员在发现后,大多采取“劝离”的办法。此次终身禁入,是因为这几名“驴友”劝离后又再次返回,还恶意破坏了景区内监控等设施,性质恶劣。他强调说:“这是我们第一次作出这样的处罚,已经算重处了。”

之所以未对当事人进行罚款,是因为“罚款流程比较麻烦”。

“我们管理局是事业单位,没有执法权,联动其他部门,流程又比较长,处罚没有时效性,就更达不到警示作用了。”亚丁景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坦言,除了执法难,景区在管理上也存在不小难度。

“我们整个景区加保护区有1000多平方公里,不是完全封闭的,有很多非法穿越者并不是从景区大门进入的。只能靠人工巡逻劝返,管理局人手有限,要对非法穿越行为进行全面打击,难度太大。”

图片

稻城亚丁景区与自然保护区关系图,由图可见保护区管理难度之大。

针对“执法难”“管理难”的问题,上述负责人提出了构想,“是否可以建立‘委托执法’‘联合管理’等机制,赋予管理局一定执法权限,增加管理力量?”

对此,曾文忠也建议“景区管理局可以与当地公安局、林草局、文旅局等有执法权的部门建立联动机制,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和联合执法等方式,提高执法效率。”

高敏则建议:“景区管理局还可以通过加强与当地志愿者组织的合作,利用社会力量辅助监督和保护工作。”

合法穿越路径少

户外旅游市场和制度待完善

和众多呼吁“严打”“严处”的声音不同,也有一类声音认为,非法穿越屡禁不止,是因为“合法”的路径太少。

据了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目前我国所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核心区都是禁止非法穿越的,而其他区域则要看当地具体规定。

“大多数地方都是‘一刀切’的。”资深“驴友”尹先生告诉记者,“只有部分地区,在事先报备后,在当地向导带领下,可以在无人区、非开发区等区域进行户外活动。”

高敏证实了这一说法——“虽然按照《四川省登山管理办法》,登山、攀岩、攀冰、山地户外运动等活动,原则上都可以在属地相关部门备案后合法开展,但多数地方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备案机制,宣传力度也不够,很多人不知道需要备案、怎么备案,目前我们也正着手帮助地方上开展这项工作。”

除了制度待完善,户外旅游市场也亟待规范。

“徒步、登山这类活动,有一个核心环节就是当地向导。”高敏告诉记者,“现在很多非法穿越活动,都是在当地没有资质的向导带领下进行的。”

堵不如疏。高敏建议,应当组织符合条件的当地群众进行培训,颁发资质,“这样可以解决当地群众的就业,也能规范市场,为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亚丁景区也于今年开始着手规范户外旅游市场,今年一月,亚丁景区、探路者集团、亚丁户外公司三方签订了《稻城亚丁户外活动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一步,我们将设计几条有补给站、通信保障等的徒步穿越路线,还会筹备一些户外赛事。”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稻城亚丁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