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 2024.10.09
食品质量和安全状况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食品行业直接影响每个人的生活,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性对于提升国民身心健康、提升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我国食品行业的部分现状,从整体而言,中国食品质量总体水平在稳步提高,食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显著提升。但由于食品行业的规模庞大,当下依然存在食品安全和健康性问题,需要关注并改进。在食品安全方面,香港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提供了先进经验,香港通过大量人力投入和公民监督机制确保食品安全。作者指出,我们应具备全局观、算总账。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是提升人力资本的关键,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
食品行业与健康息息相关,
更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食品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到底是什么?很难给它一个精准的定义。我们今天是从一个大家能够直观感受、不太计较其行业细分的角度来谈。
食品行业跟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每个人都会被它直接影响。中国古话讲“民以食为天”,说明吃的东西是很重要的。英语的谚语中有“You are what you eat.”的说法,讲的是我们吃的东西将决定整个身心状态。如果能够通过一系列政策来确保食品的质量,不论是符合营养学的食品供给,还是食品安全性的层面——我们吃的好了,身心健康都会变得更好——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这无疑是一种优质的公共投资,因为它直接提升了一个经济体的人力资本。
说到这一点,应该提一下两个英文缩写,一个是“SAD”,第二个是“MIND”。这两个D指的都是饮食(Diet)。SAD(Standard American Diet)指标准美式饮食。MIND(Mediterrannean-DASH Intervention for Neurodegenerative Delay)则是最近几年提出来的一种健康饮食方式,中文称之为“健脑饮食法”。MIND糅合了地中海饮食和DASH(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针对高血压人群的饮食模式),对人的心智、脑力是很有帮助的。在很多纪录片中,都有对SAD(标准美式饮食)的诟病,因为这种饮食方式是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注重的是食品行业大企业的盈利,但是对人体长期的副作用却欠缺考虑。
食品与健康以及经济发展的关系,其实非常容易理解。我们现在提倡要促进更可持续的发展,而人力资本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每个人的平均健康水平,以及每个人的平均受教育水平,把这两个东西加总在一起,就是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水平的大致衡量。而决定人的身心健康的一个很大的方面,就是食品。
在北京市海淀区一家超市,工作人员码放鲜肉
(图源:新华社)
食品行业的现状
食品行业的规模庞大。尽管现在我们的GDP增速有所放缓,但食品行业的规模还是在持续扩大,经济效益在稳步提升。如果我们要推动产业升级、改进食品行业,就必须关注它需要改进的部分:一个是食品安全,这是最基本的;第二是健康性,饮食是否符合科学饮食,还是偏于不健康的饮食。这些对整个国家的人力资本有显著的长期影响。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讲,从中国的情况来看,尽管有基本保障,但也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
饮食的健康程度,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走进一家超市,拿起一包食品,如果稍微知道营养学的原理,看一下它的成分表,我们就会发现大部分食品的成分都不是以让我们获得更加健康的身心为出发点的,而更多的是为了让食物更具有吸引力——让消费者更愿意消费甚至上瘾的思路去设计。
从经济学角度来讲,逐底竞争更多是讲政府的行为,比如说各个地方政府之间的逐底竞争,为吸引投资竞相提供更优惠的税收政策及各类补贴。我们也可以用“逐底竞争”这个概念来描述企业之间的竞争情况,比如说在食品行业,如果政府的监管没有到位,不能进行有效监管,企业之间也会陷入逐底竞争,试图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食品的上瘾度等方式来获得竞争优势,而不顾食品安全和健康性。如果它不这么做,别人这么做,它就要出局。有些企业和商贩徘徊于法律或者道德底线的边缘,政府又没有足够有效的监管,就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这是市场的逻辑。
香港及新加坡的食品安全先进经验
香港食物与环境卫生署(FEHD)Logo
(图源:FEHD官网)
新加坡食品局Logo(图源:外贸日报)
这两个logo,第一个是香港的食物与环境卫生署(FEHD)的logo,第二个是新加坡食品局的logo。香港的食品安全或者食品的品质是做得相当好的,很少出现比较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香港和新加坡的人均寿命这么长,跟他们这方面做得好还是有关系的。
香港的食物与环境卫生署,不仅管食物,还管环境,但食品是很大的一块。在传统印象中,香港是典型的“小政府”,市场自由度在全球数一数二, 但是香港的食环署雇佣了超过1万人——香港的人口也就700多万,一个食环署就雇佣了1万多人。而且这些人是有编制的公务员,还有一些非编制序列的雇佣人员,证明香港的食品安全还是管得很严的,至少说有足够的人力推动,这对香港的食品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香港还有一个机制很值得我们学习。香港有一个申诉专员公署,一个市民如果认为政府某个部门工作不到位,可以去这个公署投诉——这跟我们的信访有点类似,只是不需要上访,可以直接找申诉专员,只要他们认定是合理的申诉,就会去开展调查。可以说,香港食环署前有“真金白银”的投入,后有公民“抽鞭子”,有申诉专员公署接受市民在食品和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投诉。
相比之下,新加坡的食品安全管理也相当严格,但是新加坡更多的还是靠国民的高素质。新加坡食品局总共才800多人,相比香港食环署人数少了很多,而且新加坡食品局不仅管食品安全,它还管食品方面其他的环节,它更多的是依靠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自觉。
香港食环署执法照片(图源:香港财经时报)
如何正确处理垃圾食品业及烟酒业
垃圾食品业正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的确,垃圾食品业确实有所贡献,也花费大量成本请很多专家、心理学家来研究如何令人“上瘾”。例如薯片——经典的垃圾食品,从包装到它的命名、味道、含水分的程度、脆爽的声音等,有很成熟的一套系统让人上瘾。“上瘾”这件事情是中性的,能不能利用企业让人上瘾的技术,让人对好的东西上瘾,比如说对地中海饮食上瘾,不要对垃圾食品上瘾。我觉得在这方面的产业政策大有可为。
广义来讲,烟酒也属于食品业。一定要强调,吸烟有害健康,绝对不鼓励大家吸烟。但烟草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害”的——一些研究表明,某些电子烟跟传统烟草相比,它已经减害超过90%以上。如果这样的数据站得住脚,我们的烟草企业是否可以主动拥抱这样的技术,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中烟作为国家第一纳税大户,是所有企业里面纳税最多的。把税交给国家是好事,但是也要考虑减害的问题。同样,饮酒也是可以想办法减害,虽然高度酒很难减害,因为酒精是一类致癌物质,但适当把酒精浓度降低也是可以减害的。如果算总账,纳税的同时带来健康的问题,对整个国家的发展而言是得不偿失的。所以,烟酒行业应该主动拥抱减害的技术。
综上所述,我们应具备全局观、算总账。人力资本是一个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根本。而人力资本的一个要素就是人民的健康水平。而食品的质量是决定健康的一大关键。因此食品行业健康发展是提升人力资本的关键,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
*本文由IIA学术编辑组根据袁冉东研究员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主办的百川论坛——第三届中国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产业与现代化:中国与世界”2024研讨会上的演讲内容整理而成。
本文作者
袁冉东: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助理院长,兼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GBA Review 新传媒
校对 | 周宇笛
排版 | 詹蕴第
初审 | 覃筱靖
终审|冯箫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