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有没有可能“撬动”中俄战略合作,让两国走向分道扬镳,一直是西方战略界热议的一个话题。尽管中国一直软硬不吃,但还是有人特意拿“中苏决裂”的历史说事,意图实在再明显不过。
虽然过去这段时间,俄罗斯总统普京一再表示,中俄关系已经来到“历史最高水平”。不过在西方个别人士眼中,中俄之间依然存在一些潜在的“不和因素”。
比如说中俄历史上所谓的“相互不信任”,以及俄罗斯虽然采取“向东看”战略,但还是对“依赖中国”感到不放心。
某种程度上,这些也许都能成为美欧撬动中俄关系的“支点”。
不过对于上述观点,美国老牌政治媒体《外交政策》发表了一篇分析文章,对这种可能性明确泼了盆冷水。
作者就指出,尽管中俄关系并不完全是一帆风顺,但有扎实的地缘政治基础,稳固的政经关系,最高层保持稳定互动,以及完善的双边沟通机制,这些都决定,中俄关系不太可能走中苏同盟的老路,至少很难被美欧的旁敲侧击所动摇。
但有必要说明的是,《外交政策》这篇分析文章,算是西方对中俄关系刻板印象的一个集中体现,在形容中俄关系时,还用上了“轴心”这一存在明确指向的称谓,意图可谓再明显不过。
看似作者是在对比中俄关系与中苏同盟的“优劣”,实际上还是无法脱离阵营对抗叙事的局限性。只不过里面关于中俄关系与中苏同盟的一些对比讨论,倒是值得展开讲讲。
比如说文章指出,中俄战略合作的地缘政治基础更加牢固,这一点就连中苏同盟也不能相提并论。冷战时期,中苏虽然名义上是同盟,但苏联整体实力明显更强,也不介意利用这一优势,让自己获取更多议价权,这不可避免地成为中苏关系中的一根刺。
当然,“中苏决裂”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何况不管是什么样的同盟,都势必涉及主权的让渡,但这种做法显然并不适用于中苏关系。而中俄如今深化战略合作关系,也会从中苏同盟的历史经验中吸取教训。
从我们的立场出发,中俄持续加强战略合作,一方面存在内生动力,尤其是经济上的互补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美国的地缘政治压力所致。
我们也能看到,中俄如今的高层互动,比起冷战时期频繁得多,而且各级政府部门也保持密切的联系,军事合作也在稳定展开。
但西方战略界一直认为,考虑到美国在上世纪70 年代,成功与中国改善关系,为自己在冷战时期争取到了一定优势,那么美欧有没有可能如法炮制,像“瓦解中苏”那样削弱中俄战略合作?
实际上西方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只不过手段谈不上有多高明。现在美欧都在拿俄乌冲突借题发挥,向中国施压,要求我们与俄罗斯“保持距离”。
但这一做法成功的可能性十分渺茫。中俄关系与中苏同盟本就不能混为一谈,西方战略界如今沿用“中苏决裂”的模板,讨论“撬动中俄”的可能性,本身就是地缘政治上的“刻舟求剑”。
实际上,美国当年“撬动”中苏同盟,这一说法其实是不成立的。单纯就是中苏同盟已经不具备继续维持下去的政治氛围,自然而然分道扬镳。所以美国才能与中国改善关系,推动建交事宜。在这个过程中,中美都是各取所需。
而现在,这种各取所需的政治前提已经不存在了。当然,要是施压中国这条路走不通,西方还有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联俄抗中”。
但这条路又不是没有人尝试过,最后无一例外都是不了了之。原因很简单,如今美国固然视中国为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但对俄罗斯的不信任与提防,更是从冷战延续至今的政治本能,所以即便苏联解体这么多年,美俄双方依然难以建立有效的互信机制。
换个角度来说,西方想要拉拢俄罗斯疏远中国,即便存在理论上的可行性,但也要付出相当大的政治代价。
我们也很难想象,如今的西方,得开出什么样的价码,才能让俄罗斯放弃中俄战略关系的种种优势,转而投向西方的怀抱,更不要说普京政府肯定会坐地起价,要求美欧拿核心利益做交换。
而且普京政府已经吃过了一次倒向西方的亏,如果再上第二次当,就显得颇为不明智了。
说到这里,《外交政策》提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既然俄罗斯并不认为中国对俄罗斯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西方也无法让普京政府相信这一点,那还谈什么“撬动中俄”?
我们并不难发现,西方这些所谓的战略精英,他们讨论“撬动中俄”的可能性,无非建立在一个四面漏风的逻辑框架之上。
整体而言,美欧依旧在以阵营对抗的思维,去看待如今已经走向多极化的世界,自然也只能得出南辕北辙的结论。相比起来,《外交政策》发表的这篇分析文章,已经算是相对比较理性的声音,但各方面依然存在不小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