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橄为姓 人生滋味苦后甜

百家姓,橄。

橄,本义为橄榄。“橄榄树枝皆耸,其子深秋方熟”。作为橄榄科橄榄属乔木植物,橄榄二三月开花,八九月果子成熟,果实也常常直接被称为橄榄。

橄榄生性强健,耐热、耐寒、耐旱、耐贫瘠,常野生于海拔1300米以下的沟谷和山坡杂木林中,或栽培于庭园、村旁,是很好的防风树种及行道树。木材可造船、作枕木,制家具、农具等;果可生食、渍制、榨油,还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除烦醒酒之功;核可作雕刻。

以橄为姓,蕴含别样的人生滋味。

图片
清代 青花桃蝠纹橄榄式瓶

谏果为名

橄榄,带给人们的感觉太丰富了。

立在那里的时候,她以粗厚多皱、自然扭曲的树身和枝干,冲击着人们的眼睛。那沧桑而苍劲的模样,像饱经风霜的老妪。她椭圆形的叶子,朝向太阳的一面呈青铜色,反面呈柔软的灰色,展露在阳光下,像洒在地上的一层银子,变幻的色彩和别致的造型,抚慰着人们的心灵。橄榄这展现着自我风貌和旺盛生命力的态势,像一幅笔力雄浑的油画,一出道就收获了人们的欢心。

橄榄的重头戏,还是那状如长枣、两头尖的青色果实。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此果虽熟,其色亦青,故俗呼青果。”是的,橄榄总是青的,并总是“年轻”的,点缀在“苍老”的树身上,形成反差,反而格外和谐。特别是当我们品尝橄榄时,那先苦后甜的味道,更是久久不能忘怀。元代农学家王祯在《王祯农书》中记载:“其味苦涩,久之方回甘味。”北朝北魏时期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也有橄榄的相关记载。

这份独特,慢慢衍生出一些道理,被一些有思想的人提炼,例如北宋诗人王禹偁。那日,他与橄榄初遇,喜欢上那青色果实,并以之下酒。只是,刚吃上一口,眉头便立马皱了起来。这青果,虽然有嚼头,但实在太苦太涩了,真是“正味森森苦且严”,一时只好吐出。怎料过了一会儿,嘴里竟然泛出了奇特而悠长的甜味。原来,耐咀嚼、先苦涩、后回甘方乃橄榄之本性呀。王禹偁不由得想到了直言进谏的大臣,他们说着直率甚至尖锐的话,奉上的却是忠贞柔软的心。橄榄就好比直臣、忠臣、良将之言啊。忠言逆耳,世乱乃思之,到了国家动乱了才意识到其正确,但这时候已是如同噬脐一样,自啮腹脐,后悔不及。一首《橄榄》诗,从王禹偁笔下流出:“江东多果实,橄榄称珍奇。北人将就酒,食之先颦眉;皮核苦且涩,历口复弃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我今何所喻,喻彼忠臣词。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世乱思其言,噬脐焉能追。寄语采诗者,无轻橄榄诗。”

橄榄,便由此有了“谏果”“忠果”“刚果”这些意味深长的名字。橄榄的风味,便越发醇厚了。“饷郎橄榄两头尖,上口些些涩莫嫌。好处由来过后见,待郎回味自知甜。”像清代诗人魏秀仁这般展示橄榄特点和哲理的诗歌,还有很多。

古人便以橄榄为姓,称橄姓。据载,最早以橄为姓的人,就是端详了坚韧的橄榄树,品尝了不凡的橄榄果,在慢慢回味中有了深深领悟之后,开始以橄为姓的。据宋代编纂的音韵学著作《集韵》云:“橄,姓也。出河内(约为今河南省内黄河以北的地区或沁阳)。”现甘肃永昌、河北卢龙,以及山西运城、临汾、祁县等地均有分布。

老迈的树,青春的果;似苦还甜的味道,刚柔相济的品性。橄姓者,借橄榄之性,展自我人生。

“橄”中有敢

橄榄,大约在中国汉代时开始,由野生转为种植。那时的人,就已知晓橄榄习性,并善于食用橄榄。生食、煮饮、盐渍、糖制,橄榄被吃出不同的式样。橄榄营养丰富,易被人体吸收,尤适于女性、儿童食用。冬春季节,每日嚼食两三枚新鲜橄榄,可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故民间有“冬春橄榄赛人参”的说法。

橄姓者喜食橄榄的,要数山西绛县人、明代崇祯时期的荆州府训导(即府学校长)橄君锡。他常将橄榄两头的尖尖削去一点儿,洗净后放入清泉水中煮沸,制成橄榄茶。慢慢将茶水喝净,再缓缓食用橄榄。这真是高段位的吃法呀:削去两尖,橄榄的滋味更容易析出,食用、药用价值更高;经过泡煮,橄榄的涩味会减少许多,清甘的回味会更浓;而那与橄榄相依相融的茶水,早就自然而然地渗满了橄榄的滋味,一口一口地喝下,唇齿和心灵都得到美妙的关怀。

橄君锡的一些朋友也效仿他,如此这般地享受橄榄茶。其中一个朋友还想“升级”一下,向他提议说,若是在橄榄茶中加点蜂蜜或糖,那味道不是更甜更好喝些吗?但橄君锡拒绝。他认为,食用橄榄,就要依从橄榄之本性,亦算物尽其用,且那“橄”字,还带着“敢”呢。

好一个“橄”之“敢”。这种表达,足见橄君锡对橄榄的欣赏与热爱,也隐约显现着橄君锡的思想和人生。橄君锡最后的遭遇,可以看出他的勇“敢”而行。

明朝末年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当时最著名的起义军是首领为李自成的队伍,1642年底,李自成在河南节节胜利的基础上,挥师南下,占领了襄樊重镇,又于1643年农历大年初一率主力攻克顺天府(约为今湖北钟祥),拔掉了明王朝在南方的一个所谓“圣地”,然后回到襄阳,进称新顺王,在襄阳(当时改为“襄京”)建立起大顺农民政权的初貌。

在李自成进击钟祥的同时,另一支起义军南下直取荆州,由罗汝才率兵。罗汝才原为独立的起义军,这时已与李自成结盟。荆州城内文武官吏风闻起义军前来,都非常惊恐,惠王朱常润第一个拔足开溜,大小官吏随后蜂拥南逃。待起义军进城时,明军没有一兵一卒抵抗,满城文武官吏逃的逃了,没有逃的也向农民军归顺了。唯有橄君锡,本是完全有机会逃跑的,但他既没有逃走,也没有向农民军投降,而是一个人呆在府学堂内不出来。罗汝才听说橄君锡是个读书人,便按照李自成实行的尽量争取士人之政策,亲自去劝降。但此时的橄君锡,一改平日里温吞畏缩的样子,变得异常凌厉。他不但不肯归降,还语气激烈地历数闯军之陋习及罪状。他彻底激怒了罗汝才,被绑到一根桅杆上处死。

看那橄榄,味酸、甘,性温,却并不懦弱,反而如北宋医药学家、天文学家苏颂所说一样,“能解诸毒”,可以消酒毒,解鯸鲐鱼毒、鳖毒等。故古人在煮河豚、团鱼时,皆用橄榄,用以祛毒。橄榄,确是自带勇气的。

“橄”之“敢”,是橄姓人的底色。

榄雕百态

橄榄核有妙用,更是为橄榄加分。橄榄核两头尖而有棱,核内有三窍,窍中有仁,仁可食。

唐代医药学家甘伯宗的《名医录》记载了有关橄榄核的医案:“吴江一富人,食鳜鱼被鲠,横在胸中,不上不下,痛声动邻里,半月余几死。忽遇渔人张九,令取橄榄与食。时无此果,以核研末,急流水调服,骨遂下而愈。”

这个医案中,橄榄核和橄榄果肉一样,都仿佛“神药”一般的存在。橄榄核亦可以治疗耳足冻疮,将橄榄核烧研成粉末后,以油调之,涂抹于冻疮处即可。橄榄核还可与荔枝核、山楂核等果核一同联合发力,烧研成粉末服用。

有趣的是,橄榄核还有文艺性,即能制作工艺品橄榄核雕。于方寸之间,浓缩人间百态。这份文艺气息,让橄榄核生出了松弛感。

图片
清代橄榄核雕寿星

核雕历史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那时缺乏具体的记载,最早有关核雕的记载大约是宋代中期才出现。那时的核雕多以杏核和桃核为主,橄榄核比较少见。直到明清时期,核雕工艺越发壮大,各种奇珍异品层出不穷,橄榄核雕才逐渐发展起来。橄榄核雕又称为榄雕。

明代有两位有名的核雕爱好者,一位是明代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另一位是明代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其中明熹宗更是亲手尝试过雕刻。光从手艺上来说,他们的作品也只能算得上是中上水平,之所以会那么出名,是因为他们身上那层皇帝的光环。

明代真正有名的橄榄核雕师是大约生活在明熹宗时期的王叔远。他的代表作是《东坡夜游赤壁》,取材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散文《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在不足一寸大小的橄榄核上雕刻出了舱轩篷楫俱全的船只,以及船只上苏轼、佛印、黄庭坚等五人,镂刻精细入微,人物栩栩如生。王叔远算是第一个将核雕艺术运用到橄榄核雕上的人,创造了橄榄核雕中的镂空流派。

想来,古人真是聪明。橄榄核环保、质地优良,本身又有养生疗疾之用,用橄榄核作核雕,来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再现历史和文化,让人们从细腻中感受到古韵的魅力,真是太合适了。凝神聚气于那精雕细琢之中,身心都得到天然养护,又是颇佳的修身养性之法。

在清代的橄梦元看来,把玩橄榄核雕是非常好的养生之道。橄榄核雕经他手的盘玩,油光锃亮,闪耀着平和隽永的光,宛若古希腊人赋予橄榄枝、橄榄花环、橄榄油的寓意:和平、荣耀、尊贵。是的,在希腊人心中,橄榄树是神的礼物,带来了吉祥和安康。

橄梦元在任山西沁源县训导期间,欣赏并收集着橄榄核雕作品,王叔远的作品也是他喜爱的。他还在庭院里种有橄榄树。公务之余,于橄榄树下,盘玩橄榄核雕。透过小小的橄榄核,看见世间万千,感受着“核养人、人养核”的境界,这是多么睿智而安宁的生活。这应该也是橄姓者与橄榄之间一脉相连的情怀吧。

执一枚橄榄,细细咀嚼着,轻轻咽下去,终会明白,生活就是历经磨炼之后的苦尽甘来。橄榄,代表着神圣的和平与荣誉,也代表着从容不迫的生活。(责编:沈沣)

来源:北京晚报·五色土

作者: 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