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朋友圈与朋友圈实况:数字媒介中的社交新现象浅析

引言:近日,微信8.0.51版本重大更新,朋友圈可以发实况照片的消息席卷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微信朋友圈推出的实况照片功能以其独特的动态视觉体验和情感表达优势,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和使用,使日渐冷清的朋友圈再次活跃起来,而伴随着中秋、国庆等假期的到来,“预制朋友圈”现象也随之爆火,“拍照一天,发三天”现象让朋友圈也吃上了“预制菜”。这不仅反映了数字媒介时代社交方式的深刻变革,也为社交媒体平台的功能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文 | 杜晓雨

一、何为朋友圈“预制菜”?

预制朋友圈,即提前准备并定时发布的朋友圈内容,目前已经演进为一些青年人的社交策略。例如,小红书某知名时尚博主,为了保持其社交媒体上的形象一致性,会提前规划好每个月的朋友圈内容,包括服装搭配、旅行日记等。这些内容往往经过精心设计,旨在展示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这不仅节省了即时创作的时间和精力,还允许发布者在最佳时机发布内容,以最大化其社交影响力。

预制朋友圈的动机多种多样,从个人品牌建设、产品推广到社交影响力提升等。对于朋友圈的发布者来说,提前规划好朋友圈是一种高效的社交媒体管理策略;而对于朋友圈的观看者而言,则可能被视为不够真诚或过于刻意的表现。

这不禁引发我们的思考:当生活被预制,我们在朋友圈中看到的,还是真实的自我吗?

二、实况朋友圈展示的

就是真实的自我吗?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渴望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他人建立联系、分享生活。实况朋友圈通过捕捉并分享生活中的即时动态和声音,为用户提供了更为生动、真实的社交体验,极大地丰富了朋友圈的内容形态和互动方式。用户可以通过发布实况照片来展示自己的生活状态、情感变化和兴趣爱好,与朋友们进行更加紧密、真实的互动。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用户往往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情感来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认同。实况照片以其生动、真实的特点,更容易引发他人的共鸣和回应,从而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

但是实况照片真的真实吗?随着实况进入朋友圈,小红书上的“实况p图教程”成为了高频搜索词,人们在渴望展示自我的同时,又通过科技手段美化自我。

而实况照片仅支持ios系统,更是引发了部分苹果与安卓用户的“对立”,可以发布实况朋友圈、看到实况朋友圈、在实况朋友圈下评论点赞的苹果用户“团建”,看似是对新功能的好奇与尝试,但其实暗藏“对外人设”的塑造。

三、展演化的自我呈现

(一)想象受众和形象认知

具体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角色在“朋友圈”这样的情境下被模糊化,符号化为一种便于理解、更为直观、更好做出粗略判断的“喝彩”式围观。于朋友圈的发布者而言,点赞评论的人被想象成一群虚拟观众,满足着发布者的成就感与自豪感,也影响着其今后在朋友圈“舞台”上的自我呈现。

为了获得最广泛的“想象受众”的“喝彩”,迎合最广泛的观众,朋友圈发布者精心排版九宫格照片、制作文字拼图式的Plog,实况功能上线后更是增加了“实况涂鸦”版九宫格来向外展示发布者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一系列角色完善的努力下,最终的“喝彩”就成了理想自我的成功强化,自我人设在人际圈中的价值的成功提升以及人际关系的稳定。

(二)数字档案和真实自我

每个人的生活轨迹都不尽相同,通过对生活历史的记录与再构,我们得以追忆和留下过往,并且是借助具象化、多元化的方式。当我们开始习惯于摆拍一百张照片,只为精挑细选出“最完美”的九张图;对几个小时的视频进行十几个小时的剪辑重组,只为设计出我们理想中的自我与生活状态。数字化生存不断深化的当下,我们不断捏出每个人所向往的数字身份。那些朋友圈故事背后掩盖的是我们选择性跳过,甚至是遗忘的真实过去,这些历史又恰是构成个体“本我”的必要部分。

“预制朋友圈”的出现尝试将“真实感受”还给“自我”,用一天的时间“预制自我”,剩下的时间拿来真正的感受生活与旅行,在一定程度下微妙的平衡了主我和客我。

四、自我规训引起社交倦怠

2023年,中国青年报开展了一项针对18—35岁青年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近七成的受访青年承认自己在心理或行为上存在“社交倦怠”现象。网络社会规训下,用户在朋友圈作为“表演者”会产生形象管理疲惫,“精装朋友圈”导致自我效能降低,和他人生活的比较带来对于生活的“低落感”,引起用户的社交媒体倦怠,桎梏使用行为。

面对社交媒体交往空间中的隐形规训,青年群体愈发在意与“观众”的互动的频率以及“表演”的投入产出比。例如,在精p朋友圈后只收获零星点赞、在付出大量心血进行“实况照片涂鸦”后被嘲“实况还要p”、还有跳赞行为等等。“观众”对于朋友圈或消极或积极的反馈无一不消耗着发布者的精力,乃至部分微信用户关闭了朋友圈功能,以此减少对自我精力的牵扯。

总结

数字媒介时代,个人“表演”的舞台逐渐从现实情境转移到了媒体平台,随着微信实况新功能的上线,微信朋友圈“复苏”为用户自我呈现的首选平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形象管理往往是有选择的、是有计划的“人设打造”,不可否认,这种有目的的“表演”行为会为自我带来一定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但孤独、嫉妒、焦虑等消极情绪使得个体原本的自我呈现行为逐渐被异化,甚至催生反向自我呈现行为,乃至使用预制朋友圈来达到对个人形象的“精准维护”,影响用户真实的生活体验感,带来自我焦虑和社交倦怠。

在未来,如何疏解用户异化的社交行为,不仅需要用户本身调整心态,更需社交媒体平台功能创新,更多地思考人与技术的关系。被技术塑造、冲击的社交关系不是不可更改,寻求形象管理之下的主客我平衡是泛社交环境下对于最本质的人际关系和自我感知的追求,符合时代特征和新一代互联网原住民的现实需求。



参考文献


[1]高慧月.青年用户使用朋友圈限时动态设置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图书情报导刊,2024,9(07):26-35.

[2]张杰,马一琨.从情境崩溃到情境再分离:社会-关系情境中的用户社交媒介实践——基于微信朋友圈“仅三天可见”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22,44(08):28-48.

[3]刘战伟,沙凡茹,高昌婕.微信里的陌生人:一项数字社会的人际关系研究[J].新闻与写作,2024,(09):25-38.

[4]郑怡娴.媒介本体论视角下的朋友圈点赞:单向可见、追随者假象与具身失灵[J].新媒体研究,2024,10(14):47-50.

[5]聂磊,傅翠晓,程丹.微信朋友圈: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J].新闻记者,2013,(05):71-75.

[6]李丰芮,李格雯,赵晓怡,等.基于网络社会规训视角对社交媒体倦怠成因的研究——以微信朋友圈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4,(06):106-109.

[7]王旻彦.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的规训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

[8]梁爽.大学生反向自我呈现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24.

[9]赵梦园.从“建人设”到“去人设”:微信朋友圈的印象管理分析[J].科技传播,2024,16(08):115-118.

[10]李彪,刘子维.从“互动”到“异化”:朋友圈点赞行为与社交主体异化研究[J].新闻与写作,2022,(06):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