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红”引领“湿地绿”

秋天渐入尾声,气温渐渐下降,拉市海湿地也即将迎来一批批小精灵——候鸟。
拉市海湿地发现国家级保护动物彩鹮。  (和云峰 摄)
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候鸟迁徙路线上一个重要的中转站,每年冬季,大约有8万至10万只候鸟选择在这里越冬。研究和保护这些候鸟,就是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近年来,拉市海管护局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引领湿地保护各项工作,夯实组织基础、建强党支部班子,提升党员素质,实现了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推动高质量履职、以高质量履职推动湿地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书写了一份“党建红”引领“湿地绿”的优秀答卷,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交出一份亮眼的工作答卷
2019年以来,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党支部2次获市林草局“先进党支部”称号、10名党员获“优秀共产党员”、3名党务工作者获“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拉市海先后入选“国际重要湿地”、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西南高原湿地环境教育基地”、“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拉市海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等;鸟类数量从1998年建立自然保护区时的2.5万只增加到目前的10万余只,鸟类种类341种,分别占全国、全省鸟类种类的22%和33%。
图片
拉市海中的海菜花。(和云峰 摄) 
2023年,拉市镇接待游客11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达8491万元;当地1190户农户,4835万人参与生态旅游,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打造一支过硬的党员队伍
拉市海管护局党支部坚持把“学思想”放在首位,不断探索创新学习方式,确保每一位党员都能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行动上的“带头人”。在党建工作中,坚持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要求贯穿于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党支部领导班子转作风、提效能。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白鹭已经从候鸟变为“留鸟”。  (和云峰 摄)
在加强支部建设上,拉市海管护局坚持念好“选好、育强、严管、用优”八字诀,着力打造一支有活力、有潜力、有竞争力的党员队伍;以“党旗红”引领“生态绿”,以“党建+”为活动载体,将党建工作成果转化为拉市海湿地保护的强大力量;创新党员干部与业务骨干双向培养交流机制,力争培养一支懂党务、精业务、勤服务的干部队伍。
为了营造全员干事创业的氛围,拉市海管护局制定《拉市海管护局动态考核管理办法》,实行动态考核结果作为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的主要依据。拉市海管护局主动邀请专家到管护局开展能力培训,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上海交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交流合作,坚持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人才,围绕湿地资源保护、科研监测、项目修复等重点工作,采取师徒结对、跟班学习、工作讲评、案例教育、谈心交流等措施构建传帮带机制,充分发挥“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作用。
坚持一份不变的初心使命
“拉市海高原湿地的保护始终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这几年,湿地生态环境向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跟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努力息息相关。”管护局党支部书记、副局长张瑛说。 
近年来,拉市海管护局强化政策法规宣传和贯彻执行,常态化做好日常巡护,减少人为活动对湿地资源的破坏和影响;强化社区融合发展,在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注重引导社区产业融合发展,充分释放湿地生态保护红利,让保护的红利惠及生态、惠及社会、惠及老百姓。
拉市海湿地上的紫水鸡和彩鹮。  (和云峰 摄)
这些年,拉市海管护局多渠道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投入拉市海湿地保护修复,2018年以来,共争取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和补偿资金近1亿元,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和补偿项目8个,修复和营造一些浅滩、沼泽、草甸等多样的生境,共新增和改善候鸟栖息地面积1000多公顷,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满足候鸟生境和食物多样性需求;打造智能化AI识别与传统科普展馆有机融合的交互式场景,创新科普宣教形式,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室内与室外、实物与智慧化等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湿地日”“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生物多样性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湿地科普宣教活动,增强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发挥群众力量,投入到拉市海保护工作之中,让山清水秀的拉市海一天更比一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