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势不可挡?OpenAI获66亿美元融资,万亿估值下的营利之路将如何铺就?

机器人大讲堂获悉,OpenAI近日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后其估值将高达1570亿美元(约合1.1万亿元人民币)。这一轮融资的投资者包括美国知名风投公司Thrive Capital、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日本科技集团软银、已经持有该公司大量股份的微软、以及Khosla Ventures、Altimeter Capital、富达、Tiger Global(老虎全球基金)、阿联酋投资公司MGX等知名企业和投资机构。

         

据透露,本轮融资金额总计约66亿美元(约合465亿元人民币),将主要用于加强OpenAI在前沿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领导地位,提升计算能力,并持续构建能够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这一巨额融资不仅为OpenAI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

         

此外,OpenAI还通过循环信贷额度筹集了40亿美元,使得公司在本轮融资中的流动性总额达到了100亿美元。OpenAI首席财务官Sarah Friar在采访中表示,这笔资金将为OpenAI提供更大的灵活性,以应对未来资本需求的变化。她强调,目前这40亿美元的循环信贷额度尚未提取,OpenAI将利用所筹资金继续投资于业务发展,特别是在人工智能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上。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融资完成后,OpenAI将逐步从非营利组织转型为营利性公司。但如果OpenAI在两年内未能完成身份转换,参与本轮融资的投资者们将有权收回他们的资金。这一条款无疑为OpenAI的未来发展增加了一定的压力,但同时也激发了其加快转型和创新的动力。

        

▍非营利研究组织,设立“上限利润”结构

         

据了解,已在全球拥有超过 2.5 亿用户的人工智能研究和部署公司OpenAI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非营利性研究组织,致力于构建安全且有益的AGI,确保通用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

           

2019年,鉴于研究对资金需求的提升,该企业创建了一家营利性子公司,并宣布“上限利润”结构。

              

图片

         

具体来说:营利性子公司由OpenAI非营利组织完全控制,通过一个管理实体(OpenAI GP LLC)实现全资拥有和治理。董事会作为非营利组织的组成部分,要求每位董事履行信托责任,推动实现安全且广泛有益的通用人工智能(AGI)使命。营利性子公司虽可赚取利润,但必须服从这一使命,且非营利组织的主要受益者是人类。同时,投资者(包括微软)和员工的利润分配设有上限,超出部分将返还给非营利组织以造福人类。

                                        

▍组织性质转变,带来团队成员动荡

         

在核心团队构建层面,OpenAI正遭遇因企业性质转型及研究重点调整而引发的人才流失挑战。一方面,OpenAI的招聘策略已显现出从学术研究向产品开发的显著转变。与此同时,这一转型也导致了多位关键核心成员的相继离职。

         

早在2021年,ChatGPT开发团队中的几位核心成员便与OpenAI分道扬镳,共同创立了Anthropic,该公司现已崛起为OpenAI在行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

         

2023年5月,OpenAI遭遇重大人事变动,其联合创始人、深度学习领域的先驱者及曾参与罢免Sam Altman事件的董事会成员伊利亚·苏茨克维(Ilya Sutskever)宣布离职,并创立了自己的新AI企业Safe Superintelligence。

         

图片

         

2023年8月,另一位在强化学习和大型语言模型微调领域有着卓越贡献的联合创始人约翰·舒尔曼(John Schulman)也离开了OpenAI。

            

2024年2月,联合创始人安德烈·卡帕斯(Andrej Kaparthy)同样选择了离开,他此前曾在特斯拉担任AI总监,离职后则创办了教育AI初创公司Eureka Labs。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本轮融资前夕,OpenAI的核心管理层又经历了剧烈的波动。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首席研究官Bob McCrew以及研究副总裁Barret Zoph均相继提出了辞职。

         

目前,在OpenAI的11位联合创始人中,仅余下3位仍坚守岗位,他们分别是Altman、Wojciech Zaremba以及当前正在休假的Greg Brockman。这一系列离职事件无疑对OpenAI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产品竞争加剧,倒逼组织性质转型

         

在产品研发与业务拓展方面,尽管OpenAI拥有令人瞩目的财务支撑,但高昂的大规模推理成本、庞大的开发成本以及精细用户界面的打造,使得大部分资金被投向了计算机性能提升与高端人才引进,公司因此仍面临着重重挑战。

         

同时,行业内的竞争态势日益激烈,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正不惜重金开发具有竞争力的AI产品。Meta更是推出了性能卓越且免费开放的AI模型与工具,这无疑给OpenAI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迫使其必须不断训练并扩大下一代模型的规模。

            

图片

         

目前,OpenAI的主要收入来源是ChatGPT对企业客户的销售,而来自消费者订阅的收入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距离实现盈利目标,OpenAI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拓展营收渠道,OpenAI此前积极探索了在ChatGPT提供的结果中嵌入广告,以及开发针对特定需求(如出行)的聊天机器人版本并面向消费者或大客户进行销售等除向大企业销售外的其他货币化途径。

         

但据《纽约时报》报道,OpenAI的目标是到2029年实现年收入1000亿美元。预计今年ChatGPT将为公司带来27亿美元的收入,相较于2023年的7亿美元有显著增长,同时还有其他10亿美元的收入来源。然而,即便如此,公司今年仍面临50亿美元的运营亏损。

         

此外,8月份OpenAI寻求更多投资的行为也透露出,其近年来募集的数十亿美元资金正在迅速消耗。考虑到训练高级人工智能模型(如备受期待的GPT-5)以及驱动人工智能服务的成本持续攀升,OpenAI迫切需要不断寻找新的资金来源。当前,公司的盈利方式及金额难以支撑其运营需求,且“上限利润”结构对资本投资产生了严重影响,这些都推动着OpenAI走向转型之路。   

         

至于OpenAI将如何转型以及转型后的发展路径,我们拭目以待。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OpenAI已经通过融资66亿美元以及微软投入的130亿美元,累计融资近2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