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酸雨”如何影响土壤?研究有新发现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近日揭示长期酸雨背景下土壤团聚体介导微生物对有机碳累积及稳定性的影响机制,相关成果已近期发表在土壤学领域Top期刊《土壤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上。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酸雨仍然是全球范围内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之一。近二十年来,我国华南地区酸雨的持续影响,导致土壤酸化日益严重,这也将极大地改变森林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最终对土壤碳储存产生影响。

然而,对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土壤碳累积及稳定性的土壤团聚体,长期酸雨背景下其粒径大小分布规律以及如何介导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累积和养分元素循环产生影响的相关研究仍然缺乏。

图片

基于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为期10年的模拟野外酸雨实验,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发现,长期酸雨处理显著抑制了土壤微生物活性,特别是降低了细菌和真菌的丰度,并导致碳分解相关的酶活性下降。相反,与磷和氮矿化相关的酶活性及其酶化学计量比值在长期酸雨影响下却显著增加。

研究同时发现,长期酸雨处理还导致了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的明显变化,表现为大粒径团聚体向小粒径团聚体转化的趋势;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对酸雨处理的响应存在差异。

该研究表明,长期酸雨处理下大粒径团聚体向小粒径团聚体的转化以及微生物活性的抑制,加上惰性组分碳分解相关的氧化酶活性在小粒径团聚体中的显著下降,可能会减缓森林土壤有机碳,特别是惰性组分有机碳的分解速率,从而提高了有机碳的稳定性并延缓了其在土壤中的滞留时间,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的储存和累积。同时,这一过程也加剧了土壤养分的失衡,特别是磷的限制。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 通讯员:周飞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凤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