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何用:重估教育的价值》
[美]尼尔·波兹曼 著,章艳 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明室Lucida,2024年10月版
在本书中,作者针对美国教育系统的根本问题进行了全方位探讨,指出美国教育出现危机的原因在于教育工作者沉迷于教育的技术方法,却忽视了教育的根本意义与目的。作者批判了几种流行的叙事,如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分离主义;同时揭示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塑造学生对民主、团结、多样性、批判性等人文主义价值的认同。本书作者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是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教育家,媒介环境学的开创者与媒介环境学派的精神领袖,长期任教于纽约大学,担任文化与传播学系系主任。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美]内尔·诺丁斯 著,于天龙 译,上海教育出版社·乐府文化,2024年8月版
本书是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内尔·诺丁斯在关心伦理与教育方面的一本经典著作。原书初版于1992年,此书为中译本再版。诺丁斯主张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彻底改革,学校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建立一个充满关心而不是竞争的环境,对学生的各种兴趣和才能予以开发和培养。诺丁斯强调,“要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成功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地球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连接”。
《法国大学的长征》
[法]克里斯蒂娜·穆塞林 著,卞翠 译,商务印书馆,2024年7月版
自拿破仑高等教育改革以来,法国形成了以各学科学部为主的高教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大学作为一个整体性机构被认为是不存在的,这构成了法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1968年,法国开始逐渐打造具有自主权的大学,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法国逐渐通过组织改革、加强大学校长的权力等手段塑造大学的组织完整性。本书系统描述了法国大学自19世纪以来的这一转型过程。本书作者克里斯蒂娜·穆塞林(Christine Musselin)是社会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主任,长期从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重点关注大学,尤其是大学治理的相关问题。
《留学的孩子——雄心勃勃且忧心忡忡的一代人》
马颖毅 著,展宁等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雅理,2024年9月版
为了深入探究中国留学生“雄心勃勃且忧心忡忡”的原因,作者历时7年,深入美国50多所高校和中国的9所高中,通过507名留学生的调研样本和108位亲历者的讲述,以详实的数据和真实的材料勾勒出新一代留美中国本科生群体的多元面貌,呈现了他们的家庭背景、教育轨迹、留美时的收获和困惑以及毕业后的打算,还原了90后、00后一代成长的体验与困惑。本书作者马颖毅2007年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雪城大学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自由,不是放纵:夏山校长答父母问》
[英]A. S. 尼尔 著,王剑 译,中信出版社,2024年10月版
作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孩子们的“代言人”,这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一场对话,可以引起读者对原生家庭问题的思考。他分析了父母身上的问题,有些是心理学上的无意识行为,有些是我们未曾思考过的人性视角。作者给出的答复使父母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孩子,也会更理解自己言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本书作者A.S.尼尔(1883—1973)是英国著名教育家,夏山学校创始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百位重要教育家”。
《青春期情绪密码》
[美]丽莎·达穆尔 著,钟煜 译,湖南教育出版社·青豆书坊,2024年5月版
强烈的情绪是青春期孩子的特点,而不是缺点。这一时期,青少年需要与学业成绩、社交媒体、身体发育等压力作斗争,同时又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这让他们喜怒无常,甚至像一座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然而,作为父母,千万不要被青春期孩子激烈的情绪表象迷惑,与他们形成对抗。他们此时最需要的是你能伸出援手。本书作者丽莎·达穆尔博士(Lisa Damour)毕业于耶鲁大学,在密歇根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她是播客“问丽莎”的共同主持人,为《纽约时报》撰写关于青少年的文章。
《情绪养育:建立0~10岁孩子的心理免疫力》
严艺家 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24年10月版
本书的内容包括破除对坏情绪的常见误解,了解孩子坏情绪的积极意义,看清孩子坏情绪的独特属性,读懂孩子坏情绪背后“画外音’,构建适合自己孩子的独一无二的坏情绪破解术,恰当回应孩子情绪背后的真实需求和帮助孩子获得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等。本书作者严艺家是伦敦大学学院(UCL)儿童青少年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博士候选人,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硕士,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中美婴幼儿及青少年心理评估、诊断及干预培训项目首届毕业生。
《人类幼崽观察笔记》
[韩]金昭荣 著,林明 译,国文出版社·大鱼读品,2024年9月版
作者以温柔细腻的笔调和极其敏锐的观察力,记录下与孩子的互动,以及他们独特的行为和心灵世界:他们慢吞吞地学习穿鞋和系鞋带、有自己害怕的事情、会笨拙地观察和学习社会生活、有独特的时间感、开始识字后会建造起自己的世界……他们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同时“玩儿”对他们来说是天大的事情。本书作者金昭荣(김소영)是韩国资深童书编辑、儿童阅读推广人,曾在出版社担任童书编辑十余载,如今运营一间阅读教室,陪伴孩子一起读书和成长。
《无尽与有限:36岁当妈妈》
荞麦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明室Lucida,2024年10月版
本书是作家荞麦源自切身生命经验的自我剖白。她以坦诚和勇气,记录了面对生育时的艰难抉择与内心纠结,以及成为“妈妈”后的混乱、疲惫与重生。这本书没有试图给出确定的答案,而是通过一段复杂且崭新的爱,展现了“妈妈”身份的多重面向——“无尽与有限缠绕,新我与孩子一起诞生。”
《神童的写影:莫扎特与对童年的认识》
[美]阿德琳·穆勒 著,周仁伟 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24年8月版
在本书中,作者探索了在启蒙时期的奥地利,莫扎特是如何影响了社会上和文化上对童年的重估。从标题页上印有年龄的少年奏鸣曲,到父女协奏曲,摇篮曲,音乐骰子游戏,以及为孤儿院奉献的弥撒,莫扎特的音乐和人格面貌通过种种形式,改变了人们对儿童的能动性、智力、政治和经济价值、工作、学习和业余生活,儿童相互之间以及他们与家庭和友人关系的看法。本书是一部将音乐史与儿童研究相结合的学术著作,它通过对处于公众想象中的“音乐神童”莫扎特的审视,探讨了启蒙运动以来关于童年的观念的变化。本书作者阿德琳·穆勒是曼荷莲学院音乐助理教授,音乐史学家,专攻莫扎特和十八世纪歌剧、芭蕾舞和艺术歌曲。研究兴趣包括音乐与童年、边缘化作曲家、早期音乐民族志和无声电影音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