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老照片,这真是清军么

图片

上图可能是不少朋友对于清末清军的印象,愚昧野蛮、装备落后且军纪涣散。欺压平民可能是把好手,但面对列强以及起义军时又被各种吊打。那么历史中的末代清军真是这个样么?

甲午战败后清廷上下普遍认识到再不革新清军,大清必会因无强力依仗而灭亡,因此清廷发起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变革也是最大的“军改”。

军事改革在两千多年的皇朝史里并不新鲜,当朝廷直控的军事力量无法应对威胁时,朝廷就会主动向地方下放权力,由地方将领或士绅自组军队(团练)来协助朝廷。如南宋初期的四大中兴名将,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编练湘军 ……

但这种模式有两个弊端。

其一,地方自组军队的战斗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毕竟资金、物资等是一支军队实现战斗力的重要支撑,而地方在这方面则有着天然的不足。如明朝戚家军打倭寇很猛,但戚继光被调往北疆却无力荡平北虏,奏请朝廷拨款让他编练五万新军 ……

其二,皇帝集权之下,朝廷和这些地方势力之间根本就无法建立信任。其结果要么是朝廷通过斗争回收军权重归旧制,如南宋初期的岳飞等;要么是双方开始互相掣肘并内耗,如太平天国后清廷与督抚的角力。

总而言之这种“军改”最多解一时之急,并不能真正提升皇朝的军事能力。而清末朝廷则做出一种全新的选择,主动裁撤掉所有旧式军队,依西方军制重新编练36镇(类似现代军队的师)新军。

在朝廷的强大财力(依靠现代关税和商税)注入下,这支新军放弃了冷兵器,全面换装当时最先进的枪械、火炮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新军在军事理论上既不追求《孙子兵法》的高屋建瓴,也不再盲从 “三十六计”的似是而非。转而全面引入西方训练和指挥方面的教案教程,学习他们的军政、军令划分,战略、战术概念和理论等等。

兵源募集上除了常规的要求良家子以及身体强壮外,史上第一次正式承认了知识的力量,优先并高薪招募有文化、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入伍。

新军在内部组织、管理方面,除了严明军纪并严罚克扣军饷、任人唯亲、组建内部山头等旧军顽疾之外。也效仿近现代军队,进行各种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并构建军队整体的荣誉感。

图片

例如海圻号环球航行访问纽约时,不仅组织了官兵游行、格兰特陵墓敬献花圈等活动,还全员剪了辫子,向世界展示自己主动融入现代社会的决心(当时清廷未亡并知晓、许可了此事)。

图片

图片

实事求是的说清末组建的新军不但在各个方面超越了历史上各朝的军队,也比之后民国初期很多军阀要强。但这么一支不俗的军队为何在辛亥时没能守护住大清呢?因为要了大清命的就是它。

清廷在推行军改、编练新军时,效仿西方的军事制度(主要是日本)将军事权拆分为军政和军令,并借用全新科技(电报)实现朝廷实时号令各地驻军。简单来说,地方提供人力、土地、资金和物资帮助朝廷招兵、养兵(军政),但军事指挥权(军令)全部归皇帝(朝廷)。

这样虽然将军队和地方分隔开来,消除了地方对驻军的干涉和掣肘,但也导致“有事”时地方官府无法调遣和影响驻军。一旦皇权式微,各地驻军摇身一变就是军阀,这在辛亥之后非常明显。

在清末之前,历朝历代的军队从属关系其实很简单,用权力和财富来交换效命。在朝廷还拿得出足够的军饷时,军队就是王师;当军队由地方势力来养活时,军队就会与地方势力结合演化为割据藩镇;在只能从敌方获取钱粮的时候,原本的王师基本都会选择调转枪口讨伐朝廷。

但清末时多了个变数。

由于大清在科技、思想等方面整体性地落后,当朝廷大规模引入现代军事科技、理论时,大清就无法在教育以及人才储备上给予支撑,因此只能求助于西方的教育体系。其对应最明显的表现是,新军各镇将领尤其是中下层军官基本全是“留学生”。

图片

留学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当时西方教育体系的基础内核不是“皇帝集权”。所以这些军官的核心价值观由“君臣父子”,变成了民权、民生和平等。本应效忠的皇权,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他们实现理想、述求的障碍。

就像一些朋友开玩笑说的,大清新军的骨干全是“反贼”,而军官系统会决定这支军队的行为。

所以武昌的新军打响了推翻清朝的第一枪;朝廷调令参加秋操的新军前往武昌平叛,吴禄贞(第六镇)、张绍曾(第二十镇)、蓝天蔚(第二混成协)等军官反而联合向朝廷发出变谏;各地新军的中层军官们也纷纷起事,杀督抚、通电朝廷、宣布脱离清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