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6株“庭院枣树”到30万亩“冬枣园林”,沾化冬枣成了55亿元大产业

时值金秋,硕果满枝,在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30万亩沾化冬枣相继成熟。乡村田间地头、设施大棚及工厂车间处处可见繁忙的景象。围绕冬枣种植这项特色产业,沾化已形成集生产、销售、研发、物流、加工、电商和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展开了一幅乡村振兴新“丰”景。

图片

脆甜的沾化冬枣熟了。

抓育种,抓产业,沾化冬枣提质增效

沾化地处黄河下游,多盐碱地,这种环境很适合冬枣栽培。“在不同的地块上种出来的冬枣品质和口味都不一样,盐碱地里结的冬枣口感最好,不愁卖。”黄升镇大新村的枣农姜海波说,“在冬枣管理上,我们施有机肥,不打激素,让它自然生长、自然成熟。”

多年来,沾化把这种脆甜可口、营养丰富的特色鲜果产业当作富民产业来抓,闯出了品牌。沾化冬枣先后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实施名单、世界军人运动会直供水果、首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第二十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山东省省长质量奖提名奖等37项殊荣。

多年来,为了把农家庭院里的几棵“稀罕树”发展成富民产业,沾化区下足了大力气,依托“沾化冬枣产业技术研究院”省级研发平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研发平台,大力开展“种业提振”行动,提纯复壮原生代,培育推广优势品种,选育研发新品种。目前已拥有“沾冬2号”“早冬1号”“沾冬3号”等10余个特色品种,为枣农种植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2021年—2023年,沾化大力实施“双增双提”工程,推动沾化冬枣产业提质增效,同时实施沾化冬枣全额贴息“大棚贷”政策,每亩冬枣园可贷款1.5万元,区财政全额贴息2年,助力群众增收,让冬枣这棵“富民树”更加枝繁叶茂。

图片

滨州市沾化区冯家镇冬枣园内,冬枣大丰收。

历经40年的静心耕耘,沾化创造了从56株“庭院枣树”到30万亩“冬枣园林”的鲜果神话,年产量稳定在6亿斤,2023年产业产值突破55亿元,小小枣果成为富民强区的“致富果”“幸福果”。

市场广,加工忙,每颗冬枣都有价值

脆甜可口的冬枣,不仅“甜”了国人的口齿,还“甜”到了海外。十一假期来临前,25吨冬枣从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大高镇玉华果蔬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口,前往加拿大。

“今年我们已经拿到2000吨的海外订单,这几天很多客户还在追加订货。”公司总经理牟新安说,沾化冬枣通过了近200项检测指标,成功出口美国、加拿大、荷兰、新加坡、泰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预计今年可实现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

鲜果热销的同时,冬枣深加工和乡村观光游也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几天,滨州尚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尚亿公司”)生产车间内的工人正在加急炒制冬枣馅料。“工人一直在赶进度、忙订单,我们会让更多人品尝到沾化冬枣的美味。”尚亿公司生产总经理王颂爽说。

尚亿公司是生产及研发糕点、馅料、果脯的大型食品加工企业,“是全国第一家、目前唯一的冬枣馅料深加工企业。”尚亿公司董事长王利芯介绍,投产以来,产品不仅深受本地消费者喜爱,还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据介绍,公司与北京稻香村、中粮集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中秋、国庆旺季订单达1500吨。

深加工产品的开发,为枣农提供了兜底服务。在冬枣丰收季,泊头镇、下洼镇等各镇都有尚亿公司的员工在忙着收购冬枣非商品果。“公司去年在全区收购了6000吨非商品果,今年计划收购8000吨以上。我们要做到让每一颗冬枣都有价值。”王利芯笑着说。

图片

滨州市沾化区大高镇玉华果蔬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在分拣即将出口的冬枣。

据介绍,目前沾化区已有30余家涉枣企业,研发了枣糕、枣酒、枣蜜、枣茶等10余种加工产品。

滨州沾化,既要好吃,又要好玩。近年来,沾化区依托4A级旅游景区,精心打造休闲采摘、农事体验、观光度假等精品旅游路线。今年国庆假期前后,下洼生态旅游园开设了“金秋尝鲜 文化共享”游园活动。10月1日至3日,平均每天接待游客6000人,较去年有明显提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业态也兴旺起来。

图片

10月1日,游客在滨州市沾化区下洼生态旅游园采购冬枣。

上市早,品质好,增收“饭碗”端得更牢

往年,冬枣上市时间主要集中在10月份。如今不一样了。

在沾化区下河乡,一排排整齐排列的现代化设施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为抢占冬枣的上市时间,滨州市沾化区下河乡在郭宁精品冬枣示范园安装了空气能制温设备,设备不仅清洁、高效、节能,而且实现智能化管理。

据介绍,这座示范园的冬枣7月中旬就成熟了。设施化种植模式让沾化冬枣30年来首次实现提前2个月采摘上市,单棚年效益预计较往年增加8万元到10万元。

“下河乡大棚冬枣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是全区首个‘全域全大棚’冬枣种植乡镇。”下河乡党委书记李冰介绍,“依托特色的冬枣大棚、现代化的种植管理技术,这儿的冬枣不仅上市早,而且品质好。”

科技的加持,让种植管理更方便、精准。在下洼镇大下洼村枣农耿涛的数字化大棚里,视频监控、气象监测、虫情监测、土壤监测、水肥一体化监测、棚内环境监测等智慧物联网设施设备一应俱全。“轻触屏幕,一个手机就能实现全天候棚内情况监测。”耿涛说,“随时掌握棚内温度和湿度,需要浇水、施肥了,设备都会及时提醒,缺什么补什么。”

图片

数字化大棚让种植管理更方便、精准。

一座座冬枣大棚,让枣农增收的“饭碗”端得更稳更牢。沾化引进全国知名专家团队,推广建设暖棚、棉被延熟棚、钢架春棚、普通防雨棚、智能阳光温室等,目前冬枣大棚种植面积已发展到6.7万亩。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冬枣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提高冬枣的产量和质量。同时,积极拓展电商销售渠道,提高线上销售比例,让沾化冬枣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百姓带来更多的收益,使沾化冬枣这一富民产业更加兴旺。”滨州市沾化区政协副主席、区冬枣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刘登枝说。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段书强 通讯员 贾海宁 李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