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深深背刺自己、伤害自己的行为,很多人都在无意识地做!快停下

想要让一个人痛苦,背叛是最简单的方法;想要破坏一段关系,背叛也是最高效的方式。


每个人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背叛。从童年时期未被满足的渴望,到成长路上信赖之人带来的屈辱,再到亲密关系中伴侣的疏离与冷漠所造成的无形创伤,以及职场生涯中不得不默默承受的压抑与苦涩,背叛以不同形式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了各种痕迹。


然而,很多时候,给予我们最多欺骗与最深伤害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比如,你是否会为了获得飘渺的认同,而压抑自己真实的想法——大到结婚生子、人生选择,小到反驳别人、表达愤怒?


今天来聊聊隐藏在我们日常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及情感反应之中的“自我背叛”。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什么是“自我背叛”?


在面临抉择时,你是否会因外界的压力、利益的诱惑、他人的期待,而选择忽视甚至压抑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意愿,做出违心本心的决定与行为?在与他人交往时,你是否会为了避免矛盾冲突、维护和谐氛围,而放弃自己的立场与原则,去迎合他人的观点和需求?

当我们强迫自己毫无原则地退让、不讲界限地顺从时,我们就是在行为上背叛了自己。


也就是说,自我背叛的受害者是自己,加害者也是自己。


行为的自我背叛,不可避免会引发思想的自我背叛。当我们“想的”和“做的”不一致时,便会陷入认知的冲突之中,进而产生心理的不适与失调。为了摆脱这种不适感和失调感,我们会开始质疑自己的信念,那些曾经坚如磐石的原则似乎也变得动摇不定。


比如一个习惯独立思考的人,在团队压力下只能盲目跟随他人意见,之后可能会对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产生怀疑,认为随波逐流或许更容易被接受、更合群。


再比如,你遇到一件让自己非常愤怒的事情,你内心的怒火已经压抑不住了,但你的意识却在考虑:如果你表达了愤怒,可能会让别人觉得自己情绪不稳定,会让和谐的气氛被打破。于是,你告诉自己:忍一忍吧,就过去了,别把事情放大,一定是自己太敏感了。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当我们做出与信念相悖的行为时,我们的信念往往会随之改变,以与行为保持一致。这种失调会驱使我们竭尽全力去缩小信念与行为之间的差距,以达到某种功能性的统一。


同时,认知失调往往伴随着深刻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攻击。我们可能会否定自己的价值,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无法改变现状;也可能会攻击自己,责怪自己的选择,陷入内疚与自责的情绪泥潭,难以自拔。比如我们会认为自己不敢指出同事意见的漏洞,是因为胆小懦弱,缺乏勇气,进而自责为什么自己不能更加果断和自信。


从行为的自我背叛,引发思想的自我背叛,在行为和思想相互拉扯中产生的不适和失调,会让我们感到极度焦虑与痛苦。为了从这种内心的挣扎中解脱出来,我们会选择压抑或忽视自己的真实情感,构成情感的自我背叛。


当我们为了迎合外部的期望或标准而违背自己的感受、忽视自己的需求、放弃自己的利益、不敢做真实的自己时,自我背叛就会如漩涡一般,裹挟着我们陷入无尽的迷茫与痛苦之中。在“自我背叛”中,受害者是自己,加害者也是自己,不可避免地,自己也承受了双倍的重击。


为什么会“自我背叛”?


“自我背叛”有时候是难以避免的。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扮演了多种角色,每个人都会与一个以上的人保持关系。在这样的交织中,我们竭尽全力去平衡各方的需求与期望,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做到面面俱到。


当个人的愿望、肩负的责任以及追求的目标在时间与资源上发生交叉重叠,甚至相互冲突时,选择一方与放弃另一方成了必选项,自然而然地,背叛就会如影随形。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年轻人想享受单身生活的自由和随心,父母却认为结婚生子是人生必经的重要阶段,两者对生活的期望不一致。这种情况下,是坚持自己的选择伤父母的心?还是顺应父母的意愿放弃自己的追求?这种两难境地,都会将人推入自我背叛的审判台上,要么是背叛了想让自己快乐的需求,要么是背叛了想让父母舒心的愿望。


当“自我”成为了“自我”的背叛者和加害者,就如潜伏的特工,悄无声息却能一刀毙命。自我背叛擅长披上种种无形的伪装,隐藏在我们日常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及情感反应之中,它不像外在的敌人那样明显,故而更加难以防范和抵御。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自我背叛”的几种典型表现


“凡事都淡淡地”,不一定是看破红尘


“淡人”都有这么一个特点:该学习时学习,但别指望我努力;该工作时工作,但别要求我上进。不以物喜,淡泊名利;一切随缘,云淡风轻。佛系学习、佛系工作、佛系生活,“无欲无求”似乎成为了“佛系”一族的生活哲学,不强求、不执着、不主动也不拒绝。“佛系”看似超然和安宁,实际上也是在表达:我不介入你,你也别来激活我。


“佛系”是一种时代的集体无意识心理现象,它揭示了内心需求的压抑状态。在极端情况下,这种压抑可能会转化为“负性幻觉”(negative hallucination)。负性幻觉是精神分析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个体对于外部世界或自我经历所产生的消极、缺失乃至否定的感知。


简而言之,“佛系”态度之下,潜藏着未被释放的情绪张力,个体似乎感受到了某种内心的空虚或不足,却难以准确表达,干脆以否定的方式应对。


一个人之所以变得“佛系”,可能源于对自我真实需求的长期压抑与逃避,是在过度迎合他人需求、不断满足他人期望后的触底反弹。因此,“无欲无求”的表象,实则是对外界期望的无声反抗,但也是对自我需求的一种背叛,因为它阻碍了个体去探索和实现自己的真正愿望和追求。

“脾气好、易相处”,也许不是情绪稳定


大事面前冷静自持,小事面前波澜不惊;遭遇不公时能忍一时海阔天空,面对冲突时能退一步风平浪静。不知从何时开始,“情绪稳定”成为了择偶标准,也成为了一个成年人的标配。


然而,需要警惕的是,并非所有表面看似情绪稳定的人都真正拥有健康的情绪调节能力,而可能是潜藏的情绪无能者,通过压抑、弱化、否定、忽视甚至关闭情绪的方式来迎合社会对“成熟”和“稳重”的期待。


“情绪无能”这种无法体验情绪、表达情绪的状态,也被称之为情感麻木(emotional numbness)。它常被用作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以避免因“情绪失控”而遭受他人的非议与否定,并试图逃避负面情绪带来的痛苦。久而久之,他们逐渐习惯了不去感受自己的情绪,使自己陷入一种情感淡漠的状态,内心世界变得既无起伏也无波澜,让情感的自我背叛成了日常。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体贴周到明事理”,很可能是被动认同


你是否经常担心会冒犯或打扰他人?你是否很难拒绝他人的请求或建议,害怕令对方失望?你是否很在意他人的意见和评价,容易被他人的观点左右?你是否经常委屈自己去遵从身边人的意愿,即使这些意愿与你的个人想法或利益背道而驰?


从小到大,有多少次你曾被告知要做个“好孩子”,要助人为乐,要先人后己,要善解人意,要为他人着想?大人们灌输给我们的这些社交规则,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快速搭建自己的社交圈子,但也让我们不知不觉陷入了“好女孩综合征”(good-girl-syndrome)的困境。


患有“好女孩综合征”的人,往往倾向于优先考虑他人的愿望与需求,将他人的快乐置于自己之上。这一综合症常见于那些从小被教育要善良、有教养、懂礼貌的人身上显现。因此,“好女孩”所表现出的体贴入微和为人着想,并非简单的讨好行为,而是其内心深处对这些道德规范的“内向投射”。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综合征并非女性专属,调查发现,许多男性也表示感觉自己被困在类似“好男人”标签所带来的束缚。


“内向投射”(introjection)是对外部环境的一种“吸收”过程。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儿童早期,通过与重要他人的互动,我们会无意识地吸收和内化他们的态度、行为、情感和信念,这是构建自我认同和个性特征的关键途径,但也潜藏着压抑真实自我发展的风险。比如一个本性活泼开朗的女孩,可能被要求变得文静温婉;而一个内向细腻的男孩,则可能被强迫展现出独立刚强的一面。


如果说“讨好行为”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自我背叛,那么“内向投射”则是一种更为隐秘的无意识认同,它试图将个人目标与他人期望对齐。当个人目标与他人期望不一致时,迫于压力,“内向投射”会转变为一种自我防御机制,以被迫认同他人的方式,来规避可能的冲突、批评或排斥。


但这一过程往往在无意识中使人偏离了“真实的自我”,构成了一种深层的自我背叛。“做个好人”这一信念,就如同孙悟空用金箍棒在地上划圈为牢,既是自我认同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成为了一种自我设限与束缚。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结语


在人生的纷繁复杂中,几乎无人能完全逃避“背叛”这一情感漩涡的触及。我们或许曾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欺骗了那个最亲近的人;也同样在某个深夜,独自舔舐着自我背叛的伤口。无论是他人背叛,还是自我背叛,走出背叛的过程,始终是自己与自己之间的博弈。


自我背叛,其本质在于以一种拒绝接纳真实“自我”的方式去回应他人和回应自己。然而,致力于减少自我背叛,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社会规则或漠视他人感受,随心所欲做自己。相反,它要求我们将“自我背叛”所带来的不适与痛苦作为一个宝贵的警醒信号,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审视过往的行为和决策,探寻真正的需求和核心价值观,在自我需求与他人期望中寻找平衡点和边界线。


为了克服这一困境,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他在对夫妻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维持健康关系的“神奇比例”:积极互动:消极互动>5:1。这意味着,在伴侣关系中,每一次负面的感受或互动都需要通过五次积极的感受或互动来平衡,以确保关系的健康稳定。


以此为参考,我们可以将这一“神奇比例”的概念扩展到个人成长与减少自我背叛的领域中。在个人层面,每一次我们感受到自我背叛带来的内疚、遗憾或不满(消极互动),都应当努力通过五次对自我的肯定、接纳和积极行动(积极互动)来抵消其影响。


在他人层面,也不必样样周到、事事体贴,偶尔违逆一下,并不意味着关系的破裂或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相反,适度的“违逆”或表达不同意见,是健康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促进双方的理解和成长。


总而言之,“自我背叛”无关对错,却是改变和成长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卡尔.积极心理学:有关幸福和人类优势的科学:第2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2]罗兰·米勒.亲密关系(第8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2024.

[3]How Self-Betrayal Undermines Fulfillment | Psychology Today

[5]Misattribution of duties as free choices: The role of emotional awareness in self-infiltration - ScienceDirect

[6]5 Ways to Stop Being the Good Girl and Start Getting Stronger | Psychology Today


策划制作

作者丨苏静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审核丨樊春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策划丨林林

责编丨林林

审校丨徐来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点亮“在看”

一起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