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孩子内心富足?其实家长陪伴很重要,你们清楚吗?

图片

撰文:小宋

在中国,有些孩子虽有父母在侧,却像情感上的“留守儿童”,得不到积极情感滋养,这是父母的悲哀。那怎样才是真正陪伴孩子呢?

图片

一、给孩子陪伴

一位爸爸陪读初中成绩不佳的女儿,本是好事,可父女相处糟糕。爸爸期望女儿如尖子生般优秀,总嫌女儿不够努力、方法不对。青春期的女儿面对诸多不满,变得沉默低落。妈妈也无奈,好好的陪伴成了孩子压力。

很多家长陪伴孩子时都犯这错,满脑子期望和标准,结果孩子与之疏远,就像拉满的弓易断弦。在任何关系里,强加期望都会引起反感,自己也会焦虑失落。对孩子期望过高时,孩子会觉得达不到要求、让家长失望。最终家长等孩子感恩,孩子等家长理解,双方都得不到。

这种陪伴是孩子的负担。陪伴应是轻松氛围,非原则问题家长要包容。想孩子改变,先调整自己心态,改善相处方式,亲子关系融洽了,孩子才会思考家长建议。亲子关系是很多问题的根源,缺乏信任理解,教育理念再先进也徒劳。

图片

二、陪伴的实质

孩子长大后,不愿和父母活动而找小伙伴。有时家长陪伴还遭拒。

比如一位爸爸陪儿子踢球,儿子射门没进爸爸就唠叨脚法,儿子放下球就走。孩子排斥这种陪伴,不是不尊重,而是觉得家长“不懂自己”。家长指挥太多、指出不足,孩子就不愿互动。

冰心回忆童年,母亲支持她读书写字,陪她看星星、讲神话,这种充满爱意的陪伴让她童年美好。像冰心母亲这样尊重孩子喜好、走进孩子兴趣世界的家长最受喜爱。

陪伴孩子要“顺其所好”,孩子世界有独特趣味,家长要尊重并花时间探索,当成伙伴陪孩子做感兴趣之事,这会成为孩子童年温暖记忆。

图片

三、陪伴的实践

很多家长以为和孩子同空间就是陪伴,实则不然。真正陪伴要全身心投入,洞察孩子情感需求。相关调查显示,不少家长陪伴难以全心投入,如近45%会处理工作、35%看新闻浏览网页、40%不参与孩子的事。

这种“表面陪伴”没有情感交融和心灵对话,只是敷衍。孩子能察觉陪伴是否用心。如爸爸带女儿在公园,爸爸看手机,女儿跳绳兴奋求关注,爸爸敷衍回应,女儿立刻失落。

缺乏回应的陪伴让孩子感到冷落、忽视,长此以往会自我否定。当孩子渴望认可、鼓励或分享时,及时回应才是贴心陪伴。珍视孩子话语、包容情绪,孩子能感受自己重要性,建立自信自尊自爱。正如儿童心理学家所说,孩子需要被关注关爱,被关注才可能情感传递。

四、陪伴的核心不少家长陪伴孩子时较劲,看不惯孩子淘气就觉得是捣乱,带着不满僵持。如妈妈带孩子玩滑梯,孩子害怕慢了就被斥责,孩子更害怕,妈妈呵斥和孩子哭声回荡。同事都觉得这不是陪孩子而是教训孩子。

很多家长陪伴时一脸严肃,孩子战战兢兢。有家长疑惑每天花很多时间陪孩子孩子是否会更好,答案不一定。家长心态不佳,长期烦躁压抑会影响孩子。

图片

所以家长要调整心态,相比陪伴时长和形式,心态更重要,是消极还是积极、急躁还是从容、严厉还是温和,决定亲子相处质量。孩子幸福建立在家长良好心态上,他们在意家长是否开心。家长心态不好的陪伴不积极健康,孩子能敏锐察觉情绪信号。充满爱意的陪伴要接纳孩子情绪,家长情绪不佳时,先调整自己情绪再陪伴,高质量陪伴在于用心真诚。

【以上内容供参考学习,请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在育儿的路上,我们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顾孩子,可以关注我,和我一起探讨育儿路上那些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