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来,伊拉克民兵武装“伊斯兰抵抗组织”也不断对以色列目标以及伊拉克境内驻有美军的军事基地发动打击。
总台记者 米春泽:这里是伊拉克首都巴格达,10月7日是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一周年。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不仅见证了巴以地区紧张局势的加剧,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乃至整个中东地区也正在陷入震荡。
总台记者 米春泽:过去一年中,以“伊斯兰抵抗组织”为代表的伊拉克民兵武装对伊拉克境内驻有美军的军事基地和以色列境内多地的袭击事件持续发生。关于伊拉克“伊斯兰抵抗组织”本身,我们从当地了解到,其主要由“真主旅”,“努贾巴运动”等伊拉克各大民兵派系的成员自发组建,而这些民兵派系同时又是伊拉克安全部队“人民动员组织”的组成部分。
总台记者 米春泽:伊拉克最大的什叶派民兵团体“人民动员组织”在2020年时人数就已超过14万人,名义上接受伊拉克政府的指挥,但从实际来看其内部派系众多,各派系的动向常常依赖于其自身的政治利益和宗教信仰。这样的双重结构为伊拉克安全形势增添了复杂性,也使得伊拉克政府在处理“伊斯兰抵抗组织”袭击活动的立场时面临压力。
伊拉克民兵武装与伊朗关系密切 视美以为敌
总台记者 米春泽:我们从当地学者了解到,伊拉克“伊斯兰抵抗组织”中部分成员与伊朗关系密切,视美国、以色列为“侵略者”,认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存在是对伊拉克主权和安全的威胁。
伊拉克民兵武装加大打击力度 展示影响力
总台记者 米春泽:在黎以冲突持续升级的背景下,该民兵武装针对以色列境内的袭击频度明显增加。当地分析指出,这些袭击旨在向美以传递信号,即中东地区的反以力量不仅局限于黎巴嫩和加沙地带。通过加大对以色列境内目标的袭击力度,伊拉克“伊斯兰抵抗组织”意图展现其行动能力和跨境影响力。尽管有分析称此类袭击往往带有较强的象征意义,但从近期袭击的频度来看,也切实表明了他们将不再局限于伊拉克境内的反美、反以斗争,而旨在将战线扩大到更广阔的区域。
袭击可能引发报复 中东安全局势堪忧
总台记者 米春泽:我们在当地观察到,尽管部分民众明确支持此类民兵武装,但更多的人则希望和平与稳定,渴望不受冲突影响的生活。眼下伊拉克政治、社会生态仍呈现分裂化,一方面是对美、对以抵抗的呼声,另一方面则是对内和平的诉求。当地学者认为,如果伊拉克政府层面无法与民兵组织实现有效沟通与协调,伊拉克将难以实现长期稳定,此类针对美方、以方的袭击甚至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报复和冲突,使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查看原图 7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