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丘、马里奥…当游戏动漫成为AI侵权“天堂”时,创作者该怎么办?

全文2986字,阅读约需9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日本游戏动漫成为AI侵权“天堂”,大量AI生成的图片涉及版权争议。

02《日经新闻》在社交平台Civitai上搜索13个全球热门IP作品,发现约2500张与原作极为相似。

03由于AI生成图片的便利,侵权门槛降低,九成侵权图片直接使用动漫主角名字作为指令。

04然而,日本政府对AI相关安全规范尚未提出整体性规划,目前仍未修订任何《著作权法》。

05与此同时,日本本土因AI侵权对簿公堂的例子为零,与AI生成式服务著作权侵权案的生效判决形成鲜明对比。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任天堂联合宝可梦公司在东京地方法院对游戏《幻兽帕鲁》开发商Pocket Pair提起诉讼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幻兽帕鲁》的成功毋庸置疑。至于这款产品是否真的涉及侵权,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Pocket Pair的对立面站的不是任天堂和宝可梦,或许诉讼这件事压根就不会发生。因为日本的游戏动漫,已经沦为了AI的侵权“天堂”。
就以近两年实现爆发的AI图片生成这一赛道为例,我们称之为“AI战国时代”一点都不为过。只是,百家争鸣的不是创作者,而是数以亿计的涉及版权争议的AI生成的图片。一句文字就能让“绘画”变得无比简单,而随着海量的素材被吸收学习,AI所生成出的图片也拥有了足够以假乱真的能力,从而引来更多的争议。
图片
在社交平台Civitai上,以“阿尼亚”为题的AI创作图片

仅有一张为漫画家远藤达哉亲手绘制

比如,上图为漫画家远藤达哉创作的日本漫画《间谍过家家》中的角色「阿尼亚」。但九宫格之中,只有右下角拿着刀叉的阿尼亚是远藤达哉亲自绘制的,其余全部来自于社交平台Civitai 以阿尼亚为素材的AI创作图片。
多年以前,动漫粉丝会把自己的临摹或是同人作品分享到社交媒体;现在,除了在社交平台上切磋技艺,更多的变成了攀比和博流量。行为目的有点变味了。而「阿尼亚」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中的一角,凡是具有知名度的动漫人物或是游戏角色等等,无一在AI绘画的时代中幸免。
为了调查AI生成图片是否侵犯了日本动漫的版权,日本媒体《日经新闻》分别在Civitai、PixAI.Art以及海艺AI(SeaArt AI)等AI图片生成网站上搜索了包括《宝可梦》《海贼王》《鬼灭之刃》等13个全球热门IP作品里的主要角色名字,发现 9万张图片中约有2500张与原作“极为相似”。
皮卡丘、马里奥……“真的假不了”吗?
《日经新闻》将这些皮卡丘的图片与官方网站上的图片进行比对,发现许多AI生成的图片可能会损害品牌的形象。例如,使用皮卡丘的脸,但身体换成了其他生物,或是换成女性的身体;也有一些皮卡丘被武装了起来。

图片

任天堂经典游戏《超级马里奥》也是最容易受到侵权的IP。特别是在2023年《超级马里奥兄弟大电影》成为历史上最卖座的游戏改编电影作品之后,马里奥兄弟再次成功出圈。
即便任天堂拥有最强法务部,铤而走险的用户仍然不在少数。在AI生成图片社交平台上仍然可以发现许多“AI马里奥”,甚至还有把“AI马里奥”与“AI特朗普”合成在一张图片中。大多数的AI马里奥,可以精细到让人难以分辨真伪。

图片

无独有偶,同样是去年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海贼王》也经常“被白嫖”。由于主人公路飞的英雄形象气质深入人心,因此AI路飞时不时会“被化身”为各类超级英雄,比如蝙蝠侠或者蜘蛛侠。

图片

《鬼灭之刃》《咒术迴战》等近几年新晋的人气动漫作品,也都成为了被喂养生成式AI的素材。这些生成的图片风格多变,用户喜欢把角色放置到一键生成的背景中,同时搭配合适的面部表情和姿势。不定睛细看,很难区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动漫作品的配角也是侵权重灾区。例如部分用户刻意使用AI生成图来凸显出女性动漫角色的胸部特征,或生成出一些打擦边球的图片。

图片

没有内卷,就没有侵权?
俗话说“成也AI败也AI”。简单的几个文字,就能生成一张用户心中所想像的AI图片,但也正因为这样的便利,帮助“侵权”二字降低了门槛。
在分析了2500张有侵权嫌疑的“AI动漫”之后,《日经新闻》发现其中九成的图片几乎都直接使用了动漫主角的名字作为指令(Prompt),有些会加入动漫作品的名字。这说明使用者是有主观意识的,利用AI生成跟原作相似的图片。日本律师田边幸太郎表示,“如果角色名称出现在提示语中,很容易被认定为侵权。”
由于Civitai、PixAI.Art、海艺AI(SeaArt AI)的网站服务器设立在日本境外,当《日经新闻》联系到相关负责人时,Civitai方面表示,“我们十分尊重知识产权。将按照美国法律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开展调查,包括删除侵权内容、封停多次侵权的帐号。”但也仅此而已。
自2022年AI生成器横空出世以来,利用已有的IP训练AI,或者直接生成自己的作品是否构成著作权侵权,时至今日依旧是个迷。再说得真实些——这是一场法律与科技之间的“追逐战”。

图片

目前,日本对侵害版权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是“相似性”,即特征表现是否相似;二是“依据”,即是否直接参照现有作品。说人话就是:用户可以在个人电脑端自由生成AI图片,但如果生成的内容与原作品过分相似,那么将其分享到网站时就可能构成侵权。
缺乏本土AI巨头,日本选择躺平
按照日本的《著作权法》,任何二次创作原则上都是违法。只要未经作者允许擅自改编,就会构成侵害“翻案权”和“同一性保持权”;在没有创作性的情况下,模仿游戏或动漫画面会构成侵害“复制权”;分享到互联网,又会侵害到“公开传播权”。
图片

日本大型同人志即售会Comic Market

看起来二创的路都被堵死了,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日本游戏动漫的版权方和同人二创之间,长期以来似乎保持着一种“共赢”的关系。除了公认的拥有最强法务部的任天堂和迪士尼之外,大多数日本出版商基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优秀的二创作品确实能够为自家的原版IP打响知名度,更像一种免费宣传。同时,这些二创大多是基于粉丝“为爱发电”所创作出的作品,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商业化,也让日本同人圈的这种“潜规则”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根据日本动画协会发布的《2023动漫产业报告》显示,全球动漫市场规模接近3兆日元(约人民币1486亿)。生成式 AI 的快速发展,就算对日本动漫产业不致命,至少也会造成不小的威胁。但缺乏本土AI巨头坐镇的日本并没有排斥,相反日本政府的态度是“拥抱AI”。东京大学工学系研究科副教授松尾丰认为:之所以有越来越多AI公司来日本设立办事处,一方面是因为日本人口老龄化严重,未来势必AI机器人的需求量很大;另一方面,日本企业自知必须快速提升AI竞争力,因此也就来者不拒。
当然,松尾丰也表示出一定的担忧:很多AI公司选择日本,是看中了日本宽松的《版权法》。在这里,只要不违反著作权法,就能在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的情况下,训练生成式AI模型。言外之意,一旦“宽松的”优势丢失,那日本的AI泡沫很可能就破了。
今年2月,日本文化厅公布《关于AI与版权》的草案,纳入了个人、企业、行业团体等73家单位提出的近2.5万条意见。其中多数的意见集中在:日本政府应建立一个机制,让著作权人可以根据自身意愿选择是否同意让AI学习,或者限制生成特殊的作品。不过,草案并不代表日本政府最终的决定。
图片
日本宣布设立日本AI安全研究所,但对于AI相关安全规范仍未提出整体性的规划
到了今年7月,日本文化厅发布《AI和版权指南手册》,可惜并未对AI生成技术的使用者予以规范,而是提出了一系列防范措施:比如如何防止爬虫收集数据;被侵权时如何要求赔偿等等。时至今日,日本仍未修订任何《著作权法》。日本动画电影文化联盟和日本漫画家协会都对AI生成技术的管控感到担忧。
反观国内,数例相关纠纷的判决已经生效。最典型的就是广州互联网法院判的(2024)粤 0192 民初 113 号案件(AI奥特曼侵权案),也被称为“全球首例AIGC平台侵权案”。
该案中,被告某AI公司经营的Tab网站(化名)提供AI绘画服务,用户输入文字“生成一个奥特曼”,即可生成与奥特曼形象图片;输入“奥特曼融合美少女战士”,即可生成奥特曼身体拼接美少女战士长发形象的图片等等。而且生成出的AI图片形象几乎和原作构成实质性相似。同时,因著作权人圆谷制作株式会社与原告签订了《授权证明》,将奥特曼系列形象的著作权独占授权给原告,并授予原告维权权利。所以,法院最终认定该AI公司侵犯了原告的复制权和改编权,责令其停止侵权行为。虽然经济赔偿从30万降到1万,看起来不痛不痒,但这起案件的意义远比涉案的金额来得重要。

图片

而日本方面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底,日本本土因AI侵权对簿公堂的例子为零。对比之下,AI生成式服务著作权侵权案的生效判决,也凸显出日本的软实力已成为AI侵权的“天堂”。这是好事,也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