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于 | 小马宋
列王的纷争
如果回到2016年(这一年是喜茶爆红的一年,是奶茶被社会集体关注的元年),你问我哪家奶茶品牌将会成为中国奶茶行业的头部,我确实很难回答你。
也许是一点点,那时候的一点点是除了喜茶之外的网红,我记得一点点建外SOHO店开业时门口排着大长队。一点点对连锁门店的管理水平,多年来一直是行业翘楚,当时同比大陆的奶茶品牌,一点点的企业管理水平也要高出太多。
也许是COCO都可,当年COCO的网络热梗和隐藏菜单被网友玩得不亦乐乎,不过今天大家已经对它有点集体失忆了。
也许是喜茶,当年的喜茶风光无两;也许是古茗,这家悄悄发展起来的奶茶品牌,那时候已经拥有600多家门店;也许是正在爆发前夜的书亦烧仙草,那时的书亦几乎有今天蜜雪冰城的气势;也许是湖北的益禾堂,也许是四川的茶百道,或者浙江的黑泷堂,也许是山东的阿水,这家山东本土的奶茶品牌,当时在济南就开出了100家门店……
当然,还有已具王者气度的蜜雪冰城,2016年的时候,蜜雪冰城的门店数应该是全国第一,但具体数字我没法考证。而且在后一年也就是2017年(同年瑞幸开业),蜜雪冰城又布局了平价咖啡赛道“幸运咖”。
在2016年,茶颜悦色还没有爆红,还有一些重要的玩家没有入场。比如今天爆红的霸王茶姬,柠檬茶中的头部柠季等等。
2016-2019年的几年间,奶茶行业最热闹的、最吸引眼球的其实是类喜茶的产品,奈雪,喜茶,乐乐茶,争相红火了好几年。至少在2016年的时候,主流的媒体报道中,蜜雪冰城几乎没有出现过,而2020年之前频繁出现在媒体报道中的品牌,今天剩下的可能只有喜茶了。
不过2016年之后,确实是奶茶行业百花齐放的几年。国内不仅出现了众多的奶茶品牌,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奶茶新品,创新一轮接着一轮。
杨枝甘露这种传统甜品被七分甜杯装化,柠檬茶成为一个大的品类,酸奶也成为奶茶的另一种基底,各种蔬菜,水果,药材都被作为原料使用,豆浆,椰子水等等液体被引入奶茶行业,原叶奶茶悄悄地发展起来,甚至还有一段时间流行黄皮这种很不常见的水果。
到今天为止,经过市场的实践和筛选,奶茶的主流种类也就只有三种:奶茶(带小料和不带小料两大类),水果茶,柠檬茶。
奶茶市场中的主要玩家,综合实力第一梯队应该是(不分先后):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霸王茶姬,喜茶。
为什么过去有很多门店数上千的品牌,在今天的竞争中会失去地盘和市场?
那是因为过去十几年是中国奶茶市场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只要出手快,胆子大,通常就可以获得不错的回报。很多城市和省份,都有各自的本地奶茶品牌,大家忙着在各自的优势区域范围发展,还没有你死我活短兵相接的竞争。
但问题是,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趋于饱和,大家在存量市场中抢饭吃,每一个县城,每一条步行街,每一个购物中心里都有大量的同类奶茶在互相竞争。这时候,比拼的就是企业真正的实力,而不是胆量和行动速度了。
过去的竞争是粗线条的,容得下一些平庸但是获得时代机遇的企业,但那些没有发展出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在这个时候就会步履维艰。其实最近几年奶茶行业的门店数几乎没有增长,几个头部品牌的门店数却在突飞猛进,只能说这些头部品牌在慢慢蚕食其他品牌。
求胜的策略
求胜这个说法,其实本不太准确。
因为商业的竞争并不是直接对抗,你自己死掉,也不是因为对方把你弄死了,而是因为市场不再选择你,你就慢慢衰退下去。
而且胜败本身也不容易判断,比如茶颜悦色据守在两湖的长沙武汉,它在奶茶市场上是算胜还是不算呢?但大家这么说说惯了,我们也不必苛求准确了。
企业经营的本质目的,是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放大点说,叫实现企业的愿景。但要想实现愿景,通常必须在同一个市场上与不同的商业主体去竞争,所以竞争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
今天这么多家奶茶企业在市场上竞争,那核心的竞争力来自哪里呢?
请注意,我说的是奶茶企业在竞争,而不是说奶茶品牌在竞争。因为企业经营的本质,并不是打造一个自己的品牌,而是实现自己的愿景或者目标。而塑造品牌,只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方法。
很多人会不以为然,咱们看现实情况就好了。
比如太古,它在中国被授权经营可口可乐这个品牌,但可口可乐可不是太古集团的,太古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与中粮可口可乐平分秋色。李嘉诚的企业,其实也很少有人知道他做了什么品牌,但你不能否认太古和李嘉诚旗下的企业是成功的。
比如蜜雪冰城这个企业,同时经营着蜜雪冰城奶茶,幸运咖食品公司,还有许多家持股的供应链、商贸公司以及农业公司。
所以说,品牌之间的竞争,本质上还是企业之间的竞争。
那企业之间的竞争,靠什么取胜?
其实在我看来,胜负只取决于三个要素:资源和能力,策略,执行效率。
1、资源和能力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相对优势的资源和能力,企业的竞争战略,本质上就是基于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去制定的。资本,人才,社会资源,技术,管理能力等等本身都会成为一个企业的核心优势。
在每个行业中,关键的优势又各不相同。比如饮料行业,就特别考验渠道能力;过去国内的地产行业,就很考验社会资源和资本运作能力;华为所在的通讯器材行业,关键是技术研发和销售效率。
奶茶行业竞争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呢?我认为是经营效率。
奶茶行业的渠道就是各个门店终端,由于门店现制饮品涉及到大量的手工操作,这就特别考验一个奶茶企业对门店的管理能力。
奶茶行业几乎都是加盟模式,管理加盟商就更加困难。
之前有个奶茶品牌的老板跟我说过一个困惑,他说:“我觉得我们做的奶茶,并不比古茗差,为什么我们就做不过古茗呢?”
其实这个老板的困惑,就是奶茶店经营的关键所在。
因为他喝的奶茶,是在公司研发部做出来的,而他喝的古茗奶茶,是古茗门店做出来的。奶茶的研发虽然很重要,这保证了口味的独特性,但奶茶门店制作也很重要,这保证了奶茶口味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经营过奶茶店的朋友都知道,换个班,换个服务员,他们家奶茶口味都可能会有变化。
所以这些头部品牌,首先是能保证几千家甚至几万家门店出品的口味要稳定,这需要极强的管理、运营、督导能力。
当然我说的经营效率还不止于制作奶茶,在研发,供应链,培训,人才等等各个方面都应该提升效率。而且,这种效率的提升,有很多又依赖资本投资。
比如蜜雪冰城可以自己种柠檬,可以自己投资工厂做包材甚至其他物料,甚至研发自动奶茶设备或者改良水果的基因,这都需要大量的投资才能做到,小的企业就没办法。
2、策略
当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知道自己的核心优势之后,就要采取对应的策略,或者也可以称为战略。
请注意,正确的战略并不能保证一家企业“赢得胜利”,而是在现有条件下获得最好的结果。
这就像打德州扑克,你拿了一把烂牌,最好的策略其实是直接弃牌(尽管你偶尔可以Bluff一下)。
几个大的头部品牌,争的是不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提升品牌势能。
所以,大的头部品牌必须要找到一个可以持续投资的地方,不断用资本加强这个优势。如果你找不到持续可以投资加强的地方,那你的体量再大,也很难形成优势,因为无法持续构建壁垒,这就是规模不经济。
举个例子。蜜雪冰城有三个经典大单品,冰激凌,柠檬水,珍珠奶茶。
冰雪冰城的策略是,大量开店,然后投资者三个单品的供应链,把它们的成本降到最低。所以蜜雪冰城才会自己去种柠檬,自己做冰激凌原料,这才能发挥成本优势,形成规模优势和壁垒。
低价本身不是一种策略,低成本带来的低价,才是一种策略。
但是霸王茶姬就没有死命在成本上卷,因为霸王的策略和蜜雪冰城是不同的。它的产品更标准化,所以必须要努力研发和拥有品牌独特的口味和口感;它要追求品牌的高势能,所以必须在宣传上大量投资;它要尽快抢占购物中心的A类位置,因为这种位置是稀缺的,占据了就可以形成壁垒。
而这种占据核心位置的动作,又必须拥有高势能,购物中心的招商部门才愿意接纳你这个品牌。
古茗的策略,说起来又更复杂一些。因为古茗是产品最复杂的头部品牌(茶百道,喜茶,沪上也类似),它做鲜果茶,奶茶,柠檬茶,原叶奶茶等等。蜜雪冰城很少有鲜果,霸王茶姬连小料都没有,但古茗什么都有。那它就必须拥有更复杂的经营能力和战略布局。
那些非头部的品牌,就只能走差异化战略,否则你拼不过它们的成本和效率。
比如云南的麒麟大口茶,它最极端的门店模型,只做一杯茶,只有一个服务员,模型极其简化,虽然无法与头部品牌比肩,但由于它独特的经营模型,头部想干死它也很难。因为它的资源和能力很难与头部竞争,那就极致地去拼一款茶。
这在生物学中,叫做占据了独特的生态位。
比如猎豹、鬣狗和狮子,都是非洲草原的食肉动物,它他们却发展出了不同的竞争策略。鬣狗主要靠群体捕猎以及抢夺现成的动物尸体,狮子则是通过悄悄靠近猎物再发动突然攻击。
猎豹在鬣狗和狮子的夹缝中,选择了一条生存策略。猎豹主要靠速度取胜(速度最快,但持久力很差,跑不过三分钟),而且它选择在鬣狗和狮子休息的、炎热的中午去捕食。
有些奶茶品牌逐渐没落,就是在策略上错了。
比如有几个很不错的台湾奶茶品牌,在快速迭代的内地奶茶市场上,就没有跟上节奏,还是固守自己的传统产品,结果势能慢慢衰落,产品也逐渐没有竞争力了。
两三年前,有些地方性的品牌,有几百家店,却喊出了要万店规模的目标。其实这个目标本身就错了,属于完全的战略错误。换在十年前还可行,今天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它们策略应该是制造差异和不同,而不是去拼万店规模,因为不可能了。
好战略的前提是,认清形势,认清自己。
3、执行效率
其实这三个竞争要素是相辅相成的。正确的策略才能带来更大的优势,强大执行又会强化自己的优势和能力。
其实所有的企业,最后都必须拼执行能力。
策略不对,做越多错越多。
执行不行,啥都不行。
前几天我见面辅导了一家眼镜店品牌,说到如何扩大与同行的差距、获得竞争力。我们聊了很多门店的改善细节,比如加强服务能力。
当时他们就说,服务这个太难改善了,因为有很多加盟店。我说如果你认为改善服务是你能与同行拉开差距的唯一且关键要素,那你就要想方设法做到这件事,因为很难,但你做到了,这才是你的壁垒。除非你还有别的竞争优势。
我见过一个奶茶品牌,1000多家门店,新产品推广的海报,总部发下去一个月了,我到门店去看,门店还没更换新物料,这就是执行能力和效率的问题。
而有些品牌,新的物料一出来,几天就能在上万家门店全部换上,你说什么是竞争力?
企业的执行效率本身就是强大的竞争力。
波特也讲过,获得卓越的经营业绩,只有两种方法:提升经营效率,建立战略壁垒。
顾客的选择
我刚才说竞争之道,是从企业端讲的,如果从顾客角度看,其实是一体两面。
因为呈现给顾客的,就是企业执行的结果。
顾客为什么会选择一个奶茶?我认为核心有三个要素:品牌,口味,价格。
霸王的伯牙绝弦,喜茶的多肉葡萄,古茗的龙井青团,沪上阿姨的绿豆牛奶冰,都属于各自的独特口味和招牌产品。
但我说的口味,并不是单指“独特的口味”。因为口味的恒定性,也是一种“高品质”。
由于很多奶茶制作要使用新鲜水果,这就很难统一口感,加上煮小料,泡茶汤,剥水果等操作,奶茶的制作很难标准化(霸王就是很好的标准化产品,蜜雪也还好),如何保证数千家门店的出品标准,就要考验各个奶茶企业的能力了。
消费者如果能长期复购,那这家奶茶店不仅要满足他的口味需求,还必须口味稳定,价格还要合适。
所以在说产品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加上价格。如果不考虑价格问题,谁都可以做出一杯很好喝的奶茶。
我曾经说过一句话:所有的商品其实最后竞争的都是性价比。
性就是性能,价就是价格。顾客关注的是性价比,既不是单独的性能,也不是单独的价格。当然有些商品还包含了一些服务,空间或者品牌调性,可以统一包括在性能这个里面。
苹果手机很好,我可能买不起。但是,苹果手机就是在它的价位段,你能买到的最好的手机了,它依然是它目标顾客中性价比最好的。顾客买不起不代表它没有性价比,顾客觉得太便宜,也未必有性价比。
如果一杯奶茶只要1块钱,但是像印度街头那种卫生水准,我们也无法接受。
我说所有商品买的都是性价比,其实已经把顾客的购买理由说完了。
但是,为什么还要单列一个品牌?其实所谓性能,也可以包括了品牌这个要素。但因为品牌这事很独特,很重要,所以把它单列出来讲。
从某种角度来说,品牌也是产品性能的一部分。比如喜茶或,顾客购买的时候心里有安全感,不用担心卫生问题,拿在手里有面子,这些本质上也被加入了产品的“性能”之中。
但奶茶有数百个品牌,都是品牌,那它们的差异体现在哪里,我们引入一个“品牌力”的概念。
所谓品牌力,就是品牌能影响目标市场的能力。我们提升品牌力的终极目的,是获得优先被选择权。
请注意,这里说的目标市场,并不单指顾客这个市场。还包括合作方、人才、政策、资本、社会几个市场。
比如霸王茶姬今天的品牌力是很强的,不仅顾客会优先选择它(在同等条件下),商场招商也会优先把好位置给它,这就是合作方的市场。一个大学生找工作,面对霸王茶姬和一个不知名品牌,在薪水相同的情况下,会优先选择霸王,这就是对人才市场的影响。
品牌力越强,它就越容易被优先选择。
影响品牌力强弱的要素有哪些呢?我们认为有四个要素:知名度,美誉度,权威度,关注度。
一个品牌要想拥有强大的品牌力,知名度是第一位的,最基本的。
如果没有知名度,其他所有就都是零。所以品牌要想提高品牌力,就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知名度可以通过大量的广告和各种推广方式来获得。
在过去十年间,喜茶,茶颜悦色,霸王茶姬,是业内打造品牌知名度的标杆,尽管他们的门店数并不在前三。
当然门店数多了,知名度也自然会上升,比如蜜雪冰城,古茗等品牌。
权威度指的是一个品牌在行业中的地位,未必是销量好就有权威度,比如《黑神话》这款游戏,其实销量还不足100亿。《王者荣耀》开服以来据说收入超过1000亿。但是,《黑神话》在游戏圈和玩家心中,比国内任何一款有些都有权威度,这就是它的行业地位高。
美誉度,就是顾客的认同。有些品牌,只有知名度,没有美誉度,比如被曝光的权健,听花酒等等,知名度再高也没有用。有些品牌,可能只是暂时没有替代产品,顾客在边骂边买,一旦有替代产品或者品牌出现,顾客就会立刻离它而去。
关注度,就是这个品牌是不是经常处在社会的关心之下。有些品牌可能也很知名,但我们似乎并没有那么关注它。比如QQ,它依然有很多用户,知名度也很高,但是缺少关注度了。
比如零售行业,沃尔玛知名度很高,但关注度就没有它另一个品牌山姆以及胖东来高。
当然每个品牌有不同的基因,不必强求每个方面都最好。比如权威度,在每个行业都有一个鄙视链,越是处在鄙视链顶端的产品就越具有权威度。主机党自视甚高,端游鄙视手游,手游鄙视页游,战略游戏鄙视休闲游戏等等。《黑神话》就站在鄙视链的最高端。
你做手游就不要强求有权威度,你在手游中做到最权威也可以嘛。
顾客选择奶茶,品牌,口味,价格,只是从顾客的视角去看这个竞争。其实品牌力强不强,口味好不好,稳定不稳定,价格能不做到更低,都是企业经营带来的结果,跟我们第二部分讲企业的竞争是没有区别的。
餐饮老板内参已同步入驻:今日头条、人民日报、微博、澎湃新闻、腾讯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新闻、百度新闻、顶端新闻、凤凰新闻、界面新闻、搜狐新闻、封面新闻、ZAKER、知乎、支付宝、创业邦、赢商网、虎嗅、36氪、B站、抖音号、虎嗅网、21财经、钛媒体、东方财富网、联商网、前瞻网、亿欧网、雪球网、投融界、新浪财经、一点资讯、天天快报、UC大鱼号、商业新知、360图书馆等近52家媒体平台,精准瞄向产业相关读者,并与全国数百家媒体建立紧密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