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世纪的品牌识别,到20世纪的品牌形象和定位,再到21世纪初的品牌资产和共创,揭示了品牌建设的演变和核心理念。通过丰富的历史案例和深刻的理论分析,本文不仅回顾了品牌理论的发展,还探讨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转变,以及品牌如何在不同时代下被重新定义和理解。
一个非常令人不安的事实是,对于品牌或做品牌的认知,一百多年来几乎没什么进步,很多几十年前的品牌理论,至今依然在用,如公司初创时做LOGO或VI(视觉识别系统),如产品进入市场要提炼USP(独特的销售主张),如定位今天依然是中国最主流的营销理论,如广告公司言必称IMC(整合营销传播),如顾客体验至上,如品牌社群等等。不仅如此,更令人喷饭的是,怎么做品牌各有看法倒也罢了,对于「什么是品牌」这一根本性的问题,一百多年来也没一个确切的答案。
每个做品牌或营销的人,都在试图给出一个品牌的终极定义。史上那么多品牌大师,无一人给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有的甚至观点打架。
欧洲品牌学派主张品牌是「产品+产品之外的附加值」,而美国品牌学派则认为「品牌就是产品之外的附加值」。
这有点像哲学。哲学不是科学,两千多年来出了很多大哲学家,但一直没搞懂哲学到底是什么。数学家、物理学家从来不会在「啥是数学」、「啥是物理学」这种问题上纠缠不清。哲学一直没有一个准确定义,有多少哲学家就有多少种关于哲学的定义,而且相互之间从来没有达成过起码的共识。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说,哲学就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荒唐的是,这可能是最接近哲学本质的定义了。
发现了吗,品牌也一样。有多少个品牌大师、营销大师就有多少种关于品牌的定义,就有多少种关于如何做品牌的观点,而且喜欢说对方是错的。
2015年,94岁的著名营销学者列维在美国西北大学演讲,说到他相信「品牌化是营销的中心概念」,这时他的好朋友、现代营销学之父科特勒站起来反驳说,他不同意,他相信营销本身是中心概念,品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广告大师霍普金斯写了一本书叫《科学的广告》。另一个广告大师伯恩巴克说,决不要相信广告是科学。
这也算是品牌史上的名场面了。
据《美国商业周刊》统计,全球百强品牌榜中,有30%的品牌创立于1900年以前,那时没有任何品牌理论,全凭老板们自己乱打一气,摸着石头过河。但居然也成了。今天很多品牌初创时也是一顿王八拳打死老师傅,所以别迷信啥品牌理论,把生意逻辑捋顺比啥品牌理论都强。
01. 品牌识别时代 19世纪中后期
「我们不一样」。
英语品牌一词(brand)源于古斯堪的纳维亚语「brandr」,就是火烧的烙印的意思,为了识别自家养的羊,就在羊身上打个烙印。这就是品牌的原始动机,在市场上把自己和别家的产品区别开来。
品牌进入商业应用,也是从识别开始。西方一般认为始于19世纪,如宝洁开始在产品纸箱上做简单的标识。
但如考虑中国老字号,就更久远了。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印刷广告铜版,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广告实物。至今八九百年了。有品牌名字「济南刘家功夫针」,有品牌LOGO「白兔捣药」, 有核心卖点「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有促销文案「转卖兴贩,别有加饶」。
济南刘家功夫针广告,图源网络
1851年,宝洁在辛辛那提生产蜡烛,在运送给密西西比河沿岸城市的销售商之时,码头工人会随手在产品纸箱上标一个星形,销售商居然把这看成质量的象征,一旦没有星形,咱就不买。于是宝洁只好在所有蜡烛产品包装上都标一个正式的星形标签。这个标签让宝洁拥有了早期的死忠粉。
19世纪70年代末,桂格燕麦片推出了「桂格人」(the Quaker man)的形象,在包装、广告、品牌中广泛使用。这是首次品牌拟人化创新。
桂格人形象,图源网络
1882年,又是宝洁,推出了象牙(lvory)肥皂,是最早投放全国性广告的品牌。这种以品牌广告开启全国市场的模式,引得一众品牌纷纷效仿。
象牙肥皂早期广告,图源网络
1898年,美国Uneeda饼干总裁为品牌创造了一个淘气男孩的符号,这是第一个以品牌标识在全国推出的品牌。
品牌是非常脆弱的,标识太容易被模仿了,为了保护品牌于是又兴起了注册商标。1876年英国贝司酿酒厂申请的红色三角形标志,是英国政府批准的第一个注册商标。
一旦品牌有了影响力,有利可图,就难免有仿冒者,甚至进入21世纪后,中国依然有康帅傅、周住牌等山寨品牌横行。
把品牌识别做到极致的是可口可乐,在1915年,可口可乐采用女性身体比例和曲线设计的「一步裙瓶」,达到了「引起女人们嫉妒」的完美,人们仅凭瓶子的碎片就能识别这是可口可乐。
品牌为瓶形申请了专利。
可口可乐瓶形设计,图源网络
直到1958年,美国人戈登·利平科特才提出术语「公司识别」(Corporate Identity)。随后在日本和中国台湾掀起了做公司识别系统(CIS)的高潮,又包括BI(行为识别)、MI(理念识别)、 VI(视觉识别),其中VI直到如今依然是很多咨询公司、广告公司的业务法宝。
02. 品牌形象时代 20世纪50年代
「做品牌就是打广告」。
20世纪出了很多品牌实战大师,先后表达了对品牌的不同看法。
广告教父奥格威说,品牌是产品各种属性的无形之和,包括其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以及它的广告表现。
李奥贝纳说,品牌符号即品牌身份所产生的某种心理图像。
定位论创立者之一里斯说,品牌是植入在潜在顾客头脑中的一个独特的想法或概念。
奥格威又说,做广告是为了销售产品,否则就不做广告。奥格威还说,每一次广告都是对品牌个性的长期投资。
霍普金斯说,广告的唯一目的就是销售产品。
罗瑟·雷斯提出USP理论,要求给消费者一个「独特的销售主张」( 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
这一时期,营销就是推销,做品牌就是为了促销,做品牌就是打广告。
1864年创立的智威汤逊是第一家全球广告公司,它擅长写广告语,曾为联合利华服务超过100年。最早的「美丽明星使用的香皂」就是它为联合利华的力士香皂写的。后来玩具反斗城的「我不想长大」(I don’t wanna grow up),戴比尔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A diamond is forever),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广告语。
那是一个广告狂人辈出的时代。
英国和美国是广告意识觉醒最早的国家,这跟其发达的市场经济有关。广告是抢占市场的有力武器。所以两个国家各有一个「现代广告之父」。在英国是巴雷特,而在美国的拉斯克名气更大。
拉斯克从文案做起,他领导的罗德广告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广告公司。他从小喜欢新闻,认为广告即新闻。后来他顿悟了,认为「广告是纸上推销员」。他首创了对文案人员的专业训练,强调推销是每一个文案的准则。
拉斯克还首创在电视连续剧里插播广告,早期很多投广告的是肥皂品牌,这也是「肥皂剧」的由来。时至今日,广告公司的主力业务依然是拍TVC,只不过投放渠道变成了电梯或视频平台。所以广告人的生命是一块肥皂给的。
另一个大名鼎鼎的文案霍普金斯曾在拉斯克手下打工,他写出了《科学的广告》,实现广告从盲目的经验向科学迈进。不过广告是科学还是艺术争了几十年也没定论。
霍普金斯认为自己保守而谨小慎微,广告要建立在固定的准则上并且按照基本原则去做。
另一帮广告狂人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广告的中心是创意,是创作异想天开的广告。
50年代,有一个广告天才发明了将文案与美术合一的团队,这打破了霍普金斯等人确立的以文案挂帅的传统,他的广告公司成为全球广告创意的老大。1959年,他为甲壳虫创作的系列广告「想想还是小的好」(Think small),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
他就是伯恩巴克。
创意革命三大旗手:伯恩巴克、李奥贝纳、奥格威(从左至右),图源网络
直到今天,不管是传统4A,还是创意热店,或者新锐的专注某一平台做传播的公司,不管宣称自己的模式有多超前有多先进,一看人员构架,都是用的上世纪50年代伯恩巴克「文案+美术」的模式,可能还有一个阿康。
这一时期,伯恩巴克、奥格威、李奥贝纳推动了浩浩荡荡、影响深远的广告创意革命,引发了无数广告人对创意的狂热追求。在房价已经翻了十倍的一线城市,广告人的薪资跟20年前没什么区别,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也就只有创意了。
创意革命提出「Big idea」的概念,到今天依然被广告人经常挂在嘴边。
奥格威说,广告是为建立品牌的长斯投资。注意,奥格威进步了,他早期说广告是为了销售。奥格威在谈到「为什么广告是必不可少的?」这个问题时,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鳕鱼下蛋千万个,
母鸡下蛋只一个。
鳕鱼从不咯咯咯,
告诉你它做了什么——
所以我们瞧不起鳕鱼,
却褒奖母鸡。
这个故事只想告诉你,
广告是值得做的。
1955年,美国学者加德纳和列维发表《产品与品牌》一文。他们分析了产品和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不同,其关键是提出了品牌的形象和符号对于消费者的特殊意义,将产品和品牌从理论概念上区分开来。
这篇文章让奥格威大为激赏,他在美国广告协会年会上发表「形象与品牌」的演讲,大声疾呼将品牌形象应用于广告实战中。
他为哈撒韦衬衫创作的「戴眼罩的男人」,为劳斯莱斯写的「在时速六十英里时,这辆劳斯莱斯车内最大的噪声,来自它的电子钟」名噪一时。
哈撒韦男人,图源网络
另一位传奇大师李奥贝纳为万宝路创作的品牌形象广告,一个经典的西部牛仔的形象,彻底改变了品牌的命运,从最初的女性香烟变了充满粗犷的男性气质的品牌。
万宝路牛仔形象,图源网络
李奥贝纳说,每一种商品都有「与生俱来的戏剧性」,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把它发掘出来。
广告创作出来之后,还需要传播。在今天,广告界的主流观点认为,投放量才是广告影响力的关键。
20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公司开始大规模利用大众媒体为品牌打广告,其中的标杆公司是宝洁和可口可乐。
宝洁的象牙肥皂是最早投放全国性广告的,宝洁也一直是全球投放广告花费最多的广告主。宝洁一开始投了11000美元的平面广告,大获成功,1897年广告预算增加到30万美元,赢得美国市场20%的份额。宝洁近三年(2021-2023)一直维持在每年花费80亿美元的水平。
宝洁的四段式TVC广告也是经典模板,提出问题(衣服脏了)/亮出方案(有我XX洗衣粉)/打出RTB(强效去污因子)/得出结果(衣服跟新的一样)。
在1930-1960年前后,可口可乐和宝洁公司大手笔投放电视广告,创造了品牌知名度和大市场范围的销量。
在这一时期,所有活动品牌活动都是企业视角,是企业家+广告人的舞台,顾客只是观众。
中国现代商业起步较晚,在1980-2000年左右,各种企业争先恐后在央视投广告,争标王,这也是「品牌等于广告」的思维模式在中国的具体体现。
03. 品牌资产时代 20世纪70-90年代
「品牌能脱离产品而存在吗」?
虽然在1985年以前品牌的概念已经存在了,但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企业的经营者都没能体验到品牌的真正影响力,也没认识到品牌是有生命力的,更加没意识到品牌具有独立于产品的属性。
1985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可口可乐的CEO郭思达构思了一项伟大计划——改变可口可乐的配方,推出新口味的可口可乐,用新可乐(New Coke)全面取代「经典可乐」,以应对百事可乐的竞争。
然而消费者不干了,认为新可乐不是他们的可乐,成千上万个电话打到可口可乐公司,雪花般的信件从四面八方飞来,媒体铺天盖地都是愤怒的报道,消费者说,改变可口可乐的口味,就像上帝要把青草变成紫色!
新可乐上市,图源网络
老板郭思达也很刚,以为消费者闹一阵儿也就过去了,新可乐必须推行。然而消费者的愤怒愈演愈烈,最终大伙儿到可口可乐亚特兰大总部示威游行。公司终于妥协,宣布终止新可乐计划。
在这事儿之前,品牌属于谁似乎从来都不是问题。但新可乐风波告诉我们,品牌既属于公司,也属于消费者。
品牌也不等同于产品,可口可乐不仅仅是一瓶饮料,二战时美国士兵曾给可口可乐公司写信说道,可口可乐是大家的老朋友,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美国人的护身符,是大众的偶像。
1986年,美国帕克教授提出品牌的三维结构,功能的、象征的、体验的。
产品是一维的,而品牌是三维的。品牌除了产品功能,在符号象征意义和体验意义上都有不同于产品的属性和价值。
将品牌从产品框架中解放出来,是现代品牌理论迈出的重大一步。
其实早在70年代初,美国广告人里斯和特劳特就发表了「定位」新思想,30年之后定位论被美国营销学会(AMA)评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
在今天,「定位」理论虽然受到中国营销界的颇多质疑,因为它解释不了很多企业的多元化成功,但它依然是应用最广泛、最能为企业老板接受的理论。没有之一。我在广告公司接触的客户,从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到十八线乡镇企业,都把「定位」、「心智」之类的词挂在嘴边,因为它最容易理解。
「定位」理论并不是定位在产品上,而是把目光瞄准到潜在顾客的心智,在品类心智上占据第一,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1992年,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舒尔茨发表《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的论文,后又扩充为书。这篇IMC的开创性论文在学术界没掀起啥水花,但在营销实战领域却掀起狂风巨浪,至今未衰,尤其是广告界,长期将其作为争取业务的重要武器,并以此构造传播流程,发展内部组织和策略工具。如奥美推行「奥美行销合奏」和「360品牌传播」,智威汤逊则标榜自己是「巨无霸广告公司」。IMC推动广告公司进入全方位营销服务模式。
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并购浪潮席卷全球,时有巨大的溢价现象,有的并购竞价居然可以达到企业账面资产的25倍以上。1988年,雀巢花10亿多美元买下英国Rowntree公司,价格是其财务账面总值的6倍。
这就是品牌附加价值,「品牌是公司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成为新思潮。
美国营销学会(MSI)提出「品牌资产」作为品牌学术研究核心,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克教授是最早对「品牌资产」做出诠释的学者。
1991年阿克出版《管理品牌资产》,他在书中说:
品牌资产是指与品牌(名称和标识)相联系的,可为公司或顾客增加(或削减)产品或服务价值的资产(或负债)。
阿克教授还提出了「品牌资产五星模型」:品牌忠诚度、品牌认知、感知质量、品牌联想及其他专有资产(如专利、渠道关系)。
1993年,美国顶级学者凯勒发表论文《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概念模型,测量和管理》,所谓CBBE(Customer Based Brand Equity),即「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理论」。后以此为基在1998年出版《战略品牌管理》,被誉为「品牌圣经」。
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是顾客品牌知识所导致的对品牌营销活动的差异化反应。
这有点不好懂,但这个定义是完全不同于以往一般的品牌资产的说法,有三个关键点。
1)差异化反应。顾客对每个品牌的营销活动的反应是有差异的,如果一样,你的品牌和普通品牌就没有区别,只能在价格层面竞争了。
2)品牌知识。这种差异是怎么来的?来源于顾客的品牌知识,顾客在长期的生活中或跟品牌打交道的过程中,对品牌的所知、所感、所见和所闻。不管你品牌做了多少营销活动,但最终品牌资产还是要看顾客吸收到多少,对品牌的认知到了什么程度。
3)顾客的响应。顾客对品牌的观念 、喜好和行为表现,会在品牌的各种营销活动中表现出来。
需要说明的是,「品牌联想」是凯勒品牌理论最重要的突破口,他从心理学中的「联想网络记忆模型」出发,把品牌演绎成顾客心理的联想集合。
「品牌联想」并非凯勒的原创,在阿克的品牌资产模型中已经出现了,李奥贝纳也说过品牌符号即品牌身份所产生的某种心理图像。但凯勒给了「品牌联想」一个非常关键的理论角色。
我认为「品牌联想」是对品牌存在的状态最准确的描述。
比如苹果,你可以围绕品牌LOGO画一个品牌联想图,沿着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分散开来的,可能有MacBook、iPhone、Vision Pro等硬件产品,还有APP Store、OS、iOS等软件系统,以及潮酷、创新、使用流畅等主观感受等,不同的人,因为品牌知识的不同,他对品牌的联想图也是不一样的。
品牌价值到底是怎么来的?凯勒提出了「品牌价值链」的说法。
「营销投入-顾客心智的改变-市场业绩-资本市场收益」这个长长的链条中,有四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为原因,后一个阶段为结果。最为关键是顾客的品牌知识,也就是顾客心智的改变。
因为有了产品和传播上的营销投入,顾客对品牌的认知、联想、态度等会发生改变,由此带来品牌溢价、市场份额增加、盈利能力提升等,最后会反映在股价等资本市场收益上。
04. 品牌共创时代 21世纪初
「打广告当然能做品牌,不打广告呢」?
不管是品牌识别、品牌形象,还是品牌定位、品牌资产,都是站在品牌视角或顾客视角去看待品牌,而在2000年之后,品牌和顾客的关系成为营销的主轴,品牌体验、品牌社群成为热词。
以前一说到做品牌,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打广告,包括现在很多人对做品牌的认知也是打广告。但有品牌以实践证明,不打广告也能做品牌。
星巴克创造的品牌神话,有两本书是重要的注脚。一是《星巴克体验》,讲的是90年代至新世纪初星巴克如何以体验制胜;二是《星巴克领先之道》,讲的是2008年之后公司实施品牌-顾客关系的新战略。星巴克前一段卖生活方式体验,卖家和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让消费者感到放松、休闲的空间;后一段卖品牌关系,如美国星巴克关怀帮助流浪汉,宣布所有人即使不买东西也可以用店里的洗手间。
图源品牌官网
星巴克几乎从不打广告,靠体验和关系创建品牌,把一杯咖啡卖到了全世界。
1998年,美国女性学者弗尼亚开创了「品牌关系质量模型」,她把品牌关系比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她通过问卷调查,选600个美国人作代表,用114个个性特征对不同品类的37个品牌进行评分,分析出品牌-消费者关系的不同类型,包括6个变量,分别为爱和激情、自我关联、信任、依赖、亲昵、品牌伙伴质量,这也可以用来测量品牌强度和品牌资产。
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施密特教授出版《体验营销》一书,产生很大影响,次年又出了一本面向实战的《顾客体验管理》,包括五步流程和「体验接触点」操作新概念。
如果说品牌关系关注的是消费者和品牌之间一对一的关系,那么,品牌社群则是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圈子与品牌的「多对多」的关系。「我的品牌」和「我们的品牌」是两个不同的层面。
世界上最成功、最有激情的品牌社群当属哈雷戴维森俱乐部,会员超百万人,不少人把品牌的标志纹在自己身上。
图源品牌官网
电影《低俗小说》中,布奇的女友问「摩托车哪来的」。布奇说「这不是摩托车,这是哈雷」。
每个骑哈雷的人都为自己是社群中的一员而引以为豪。
2001年,美国学者莫尼兹发表《品牌社群》论文,他认为,「品牌社群就是基于对某个品牌的崇拜而形成的特殊的、不受地域限制的社交群体」。
2004年,Facebook问世,品牌社群更多地转移到线上,如Airbnb就是通过网上社群创建的品牌。
品牌社群的线上发展,催生了一个重要的营销思想:顾客浸合。
这个词虽然很准确,但把这说清楚着实不简单,一般人实在难以理解这个莫名其妙的词,在国内并没有流行开来。
顾客浸合(Customer Engagement),「浸」有渗入、渗透之意,「合」有合作、共创之意。Engagement原意是「订婚、婚约」,订婚是一个「半捆绑」的合同,虽然没有达到结婚的契约程度,但也绝不是随意的参与,是一种非常紧密的、弱契约的关系。因此翻译成顾客参与、顾客依附、介入都是不大准确的。
我觉得不如说成「品牌共创」,更好理解一些。
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写过一本书《参与感》,小米成功最重要的就是起步之初邀请用户参与进来。MIUI系统最初研发人员只有100人,从用户中挑选1000-2000人的荣誉开发组,再加上每周跟随更新系统的发烧友深度用户,就是一个10万人的研发共创团队。
小红书现在被很多人当作搜索引擎在用,原因是很多用户在上面分享最真实的生活经验、经历,用户共创的内容平台,是小红书最深的品牌护城河。
总结一下:
从19世纪开始的品牌识别,到20世纪50年代的品牌形象,70年代的品牌定位,70-90年代的品牌资产,再到新世纪初的品牌关系、品牌社群,最后到当下的「品牌共创」,我们发现,现在各种营销大师、品牌大师「独创」的各种品牌理论,都能在品牌发展史上找到源头,不过是改头换面重新包装一下而已。
这篇文章主要参考了卢泰宏教授的《品牌思想简史》,我认为这是对品牌理论的发展写得最深、最透的一本书,看了此书你对品牌会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