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Club|你物质吗?

全文2531字,阅读约需8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Art Club栏目邀请三位完成个展的艺术家谈论如何看待“物”,探讨物品与情感关系、私人记忆的联系。

02法国艺术家Isabelle Cornaro在个展中亲自跑到潘家园旧货市场淘了许多小摆件,展示物品带来的情感和私人记忆。

03科技艺术家Quayola在个展中放置了个机械庞然大物,现场进行3D打印,探讨数字时代紧盯屏幕带来的孤独、异化感。

041974年出生于法国的艺术家Libby Heaney博士,从量子物理学的角度理解物质性,她的作品《Q is for Climate (?)》利用量子计算生成剪辑视频片段。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多元消费时代,人难免会对“物”(object)产生迷恋。家具、器具、服饰等物品是获取某种标签符号,加入某个圈子的快捷方法。随着体验型消费的增长,对物件的使用方式不断更迭——各色耳机,apple watch,可携带式VR眼镜等功能性科技产品已然成为时尚配饰。我们与物品的交织从未如此丰富。


Art Club栏目旨在通过与活跃的艺术家们互动,邀请他们就特定话题谈谈,以观点激发观点。本期邀请了三位刚刚完成个展的艺术家,就“如何看待‘物’?”写一段自述。


物品,附着着情感关系、私人记忆,带来拥有和掌控感,也是艺术家的持久创作对象。法国艺术家Isabelle Cornaro这次来到北京做展览,亲自跑到潘家园旧货市场淘了许多小摆件放在展厅。跟随宝格丽大展来到北京的科技艺术家Quayola,在亮马河边这座安藤忠雄设计的美术馆内,放置了个机械庞然大物,现场进行3D打印,观众可以亲眼见证这件“白色实物”的诞生过程。此外,他认为数字时代紧盯屏幕带来的孤独、异化感,也可以被正向利用为一种新的观察世界的方式。




图片




1974 年出生于法国,在法国卢浮宫学院获得艺术史学位,后分别于 2001 年和 2002 年在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和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版画和美术。在过去 16 年里,她一直在探索物体及其自身图像之间的关系,原件和复制品之间的关系。她的研究围绕物体(特别是装饰性的物件),通过对物质象征、知觉经验和复制品等问题的讨论,探索如何将形式和语言转化,例如将一幅古老的大师画作转化为三维装置,将一部电影转化为图谱。



图片
图片
图片

“伊莎贝尔·科纳罗个展”展览现场,今日美术馆



图片

我们往往会迷恋身边的物品,因为它们在物质层面上蕴含着情感和个人/集体的记忆。对“物质世界”的浓厚兴趣或许也与知识和科学有关:物品可以见证已逝去的时代,亦可成为一种档案。这就是我在2008年创作《Savanes autour de Bangui et le fleuve Utubangui》时想要表达的:我用母亲遗留下来的首饰,绘制简化的中非风景。在1970年代的法国后殖民时期,我同父亲和母亲一同生活、成长在这片土地。正是这些平凡的物品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深藏内心的情绪与情感,而这些情绪和情感是无法借由语言交流的,它们也构成了我们的集体历史。


人们如何通过物品反映自己的想法?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回应,很多人事物是通过“审美”进行区分的。这种区分体系在我们挑选特定的艺术品或时尚物品时愈发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它们揭示了我们的欲望,体现了我们诸多幻想和内心投射,进而被视为情感和思想的中介式表达。


我仍能回忆得起第一次看到迈克·凯利(Mike Kelley)1999年创作的装置作品《解构与结构(模型“中国城许愿池”)(Framed and Frame (Miniature Reproduction Chinatown Wishing Well))》,在情感、审美和思想上都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通过这件作品,我看到了很多我自身关于艺术、文化和生活的,无法被准确定性的思考。凯利的这件作品是对洛杉矶非主流文化的犀利评论。

图片




图片




作为一位新媒体艺术家,其作品涵盖了多种艺术形式,包括数字艺术、视觉艺术、装置艺术和影像艺术等。他善于将技术和艺术结合,挑战前沿科技。Quayola的作品曾在多个全球重要展览和机构展出,比如威尼斯双年展,伦敦维多利亚与阿伯特博物馆,伦敦英国电影学会,布鲁塞尔艺术中心等。

图片

格约拉《雕塑工厂:蛇形》在BVLGARI宝格丽“Serpenti灵蛇传世蜕变”珍藏北京艺术展现场



图片

有人认为,人对物的迷恋和对物质世界的探索是本能。这句话似乎暗示,被我们称为数字艺术的东西是转瞬即逝、体验性的,且难以捉摸。


我的艺术实践,终极体验在于如何将这些数字过程实体化。因此,即便是影像,也要落成一种极为具体的经验。物的概念在我的影像装置作品中极为关键,甚至与绘画或雕塑的概念近似。因此,尽管我十分乐于使用数字技术,并且我的作品背后蕴含着一系列对数字技术实验的过程,但最终,我希望传递的是靠近雕塑和绘画方向的灵感。


物体的概念,这种绝对的存在感,与我的作品有很强的关联。这就是为什么我不感兴趣VR,也几乎从不做沉浸式投影或沉浸式影像的原因。我喜欢影像以某种方式定格在某件物品上。


以这次的合作为例,根据我近期的兴趣点和研究课题,《雕塑工厂:蛇形》将宝格丽标志性的蛇形元素与现代算法结合。“雕塑工厂”项目真正关注的是雕塑传统,其灵感来自于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未完成的雕塑。我痴迷于这些残缺、未完成的物品,而整个项目就是这种痴迷延续的结果。于我而言,这些未完成之物象征着一个过程,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人类手工艺的高光化身。


我看待蛇形的方式,并不真正从图式、叙事或象征的角度切入,进一步而言,我关注的是它的几何形状,并且思考其几何形状如何与古典雕塑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关联。我探求物的方式是试图超越其表象,探究其纯粹的视觉特征。

图片



图片




Libby Heaney博士是一位屡获殊荣的视觉艺术家,拥有量子信息科学的博士学位和专业的研究背景。曾在牛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作,获得HSBC和物理学研究所颁发的“物理学早期职业女性”奖。2014-2019年她曾担任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课程导师。2008-2022年Libby Heaney博士共获得了鲁门奖、英国文化协会扩大合作奖在内的17项国际艺术科技大奖。



图片

里向空间的展览现场,摄影:胡凯 @AGENT PAY



图片

量子物理学告诉我们,实体(人们传统上可能认为的 “物”)只有通过与其他物体关联才能产生,并具备看似固定的属性。在西方哲学中,“物”是一种二元现象:主体与客体、图像与实体、真实与虚假等。然而,我不相信二元论,从亚原子粒子到整个星系,一切都是主体。 


本次里向空间的展览“落星如雨”从不同方面突出了“物”的流动性。我拥有量子物理学的博士学位和专业研究背景,所以,我愿意从量子的角度来理解物质性。物质是潜能的海洋。在我的艺术实践中,会使用量子计算——一种基于量子粒子流体动力学的新型非二进制计算机。

在展览的作品《Q is for Climate (?)》中,我将量子计算视为进入现实的入口。在周遭世界中,我们无法观察到具有“量子物质性”(例如一个东西同时出现在不同的地方)的物体,因此需要使用量子计算机等量子工具来实现。我利用科技手段,创建了一个分层的量子多元宇宙,在这个宇宙中,所有可能的存在方式都同时存在:一个流体的物体同时处于多种不同的矛盾状态。然后,我利用这个量子多维物的波形数据来生成剪辑视频片段——这样就能同时播放30个视频,就像身处不同现实的分层多元宇宙中一样


《Q is for Climate (?) 》让我们对地球的未来有了更细致入微的了解,在这里,没什么是固定不变的,所有的时间都同时存在。

图片




编辑:Maya MA

采访整理:泺颖

设计:晓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