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我们讨论灿若繁星的中华文明,G310、G215、G104,这三条连通东西、纵贯南北的国道线远不足以举其大、及其深。但行路间,仍可见一幅恢弘壮美的历史画卷铺展开来——
良渚、二里头、殷墟,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秦月汉关人不见,莫高窟、榆林窟、龙门石窟的造像壁画历千年而不朽;从西安到玉门关,从杭州到泉州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交相辉映,展现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
今年7月至8月,解放日报“信仰之路Ⅱ·大国之道”报道组沿310、215、104三条国道路线,探寻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古人用脚步丈量的土地,正在今人脚下跑出新的速度与风景。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今年2月开馆的殷墟博物馆新馆高墙上,镌刻着商朝开国国君汤盘铭上的这句箴言。一个“新”字,恰是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弦歌不辍之道:在传承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薪火得以相传。
当今华夏,中华传统文化正焕发着新的生机与魅力。文旅文博热遍地开花,去年,12.9亿人次观众走进全国6833家博物馆,“到博物馆去”成为新风尚;在历史街区和传统村落,各类创意无限的文化展示体验活动层出不穷,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
文脉传承之道如何延续?传统文化“出圈”有何秘辛?解放日报“信仰之路Ⅱ·大国之道”报道组沿310、215、104国道,前往安阳、洛阳、西安、杭州、福州、泉州等古都古城,探访新中国成立以来传统文化挖掘研究、传承弘扬、活化利用的生动实践。
破译文明密码
考古正在进行。
当我们走到殷墟博物馆新馆二楼时,眼前出现了一方去年发掘于安阳大司空的祭祀坑,这是在遗址现场切割后被运到馆内的。坑内半露着牛骨架,身穿白大褂的考古工作人员正拿着小刷子,探寻着埋藏在地下数千年的秘密。
这只是殷墟考古的一个小小缩影。事实上,殷墟是我国考古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遗址,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新馆展出的文物90%以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自1950年春天以来发掘的文物精品。
殷墟博物馆新馆内,工作人员在现场挖掘祭祀坑 顾杰 摄
直到今天,这里仍在进行考古发掘。近年来相继对辛店遗址、陶家营遗址、邵家棚遗址等殷墟外围重要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有了不少新发现,为人们更深入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据。
知所从来,思将所往,放明所去,这恰恰是考古发掘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在距殷墟280多公里外的二里头夏都遗址,文明探源的工作上溯得更遥远。这里的遗址和出土文物,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社会生活图景,让曾被认为是虚构的历史变得真实可信。用学者的话说,没有什么比“最早的中国”这个称谓更能显现其历史价值和地位了。
我们抵达这里时正值七月,天空飘着小雨,附近百余亩绿油油的小麦农作物提醒着来到这里的人们,约3800年前的二里头先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附近,工作人员在进行考古发掘研究工作 顾杰 摄
今天,这里建起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和二里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系统展示二里头遗址考古成果、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等的重要窗口。不远处的遗址内,仍有工作人员在持续进行考古发掘研究工作。
拨开历史的厚土,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对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认识将更为深刻。
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我们了解到,从2020年起至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进入第五阶段,聚焦区域文明化进程,选择重点遗址进行较大规模的发掘和考古勘探,研究这些遗址所揭示的文化内涵和展示的中华历史图景。
正是一代代人的上下求索,使中华文明的“密码”渐渐清晰,“虽百世可知也”。
传承民族文脉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中华传统文化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以各种物质或非物质形式为载体代代相传,民族文脉因此有了传承的依托。
在杭州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附近,坐落着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用副馆长张璞的话说,版本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媒介。版本馆,便是记载和传承中华文明的“种子基因库”。
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内的展陈 邬林桦 摄
作为唯一向公众开放的国家版本馆,开放至今已逾两年,这里每天都要迎接众多参观者。开馆时,杭州版本馆收藏的各类版本累计100万册(件),随着这两年不断征集,增加到330多万册(件),包括明《永乐大典》、文澜阁《四库全书》、五代吴越国时期《雷峰塔经卷》等。
在泉州,城市文脉以一种和市民日常生活更为亲近的方式传承着。走在传统街巷里,脚下踩着的是颇具年代感的旧石板,闽南地区传统建筑特有的出砖入石老墙也在微更新中被保留下来,城市记忆也被一同留存。
今天,在总面积6.41平方公里的泉州古城里,仍生活约20万原住民,此外还有历史文化街区 4个、世界文化遗产8处,泉州古城街道的肌理、走向、格局,和千年前几乎没有太大出入,不仅留下了古城的“形”,更留下了古城的“魂”。
几乎场场爆满的泉州木偶剧团演出 顾杰 摄
在有形的空间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同样精心。这几年,泉州木偶剧团的演出几乎场场爆满。剧团还把2006年就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泉州提线木偶带进学校,开设兴趣班,甚至培养起10后“接班人”,为非遗传承注入新生力量。
重新焕发新生的,还有位于福州市中心的三坊七巷。在这里,人们可以亲身感受福建特色传统文化。街巷内占地2300多平方米的叶氏民居,如今已成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位于朗官巷的二梅书屋,则变身为福建民俗博物馆,展示了福建各地的民俗文化。
就在身边的展示,拉近了人们与传统的距离。在衣锦坊内的水榭戏台上,闽剧、评话、伬唱等非遗表演已经常态化,几乎每天都有游客到此欣赏演出,在历史古建筑里享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和文化记忆。
激活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不是束之高阁的密宝,而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离不开传统的现代表达和活化利用。
今年春节期间,地图软件显示,位于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在全国车流最热景区中排名第一,这个暑假,这里的日均客流量达到30万人次。一座人造“小长安”,为何成了中外游客必到的打卡点?
归根到底,还是靠传统文化的创新。据运营方介绍,他们从盛唐文化中挖掘出各类可以延展的故事,设计出各类注重细节和仪式感的场景,让游客可以通过互动性极强的沉浸式体验,从西安穿越至长安。“这条街上每走几步就有露天演出,从现代摇滚到唐风古韵,选择非常丰富。”当地居民说。
大唐不夜城成为热门打卡点 顾杰 摄
正如大唐不夜城顶层设计者所说,这是“根植于西安特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产品创新”。
传统文化的活化,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加持。在距大唐不夜城5公里外的西安城墙,尽管不再强调军事防御的意义,却也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令更多市民愿意走上城墙。
除了以西安城墙为舞台背景的《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演出,西安城墙MR(混合现实)互动体验也在开发中。“游客在城上戴着眼镜,可以体验当年军事防御体系的一些场景,还能与虚拟城楼、敌楼建筑的互动、触摸、缩放、拆解,进行360度细节观察。”西安城墙相关负责人介绍。
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很多时候是顺势而为,泉州蟳埔村对此深有体会。这里的女性习惯将头发在脑后盘成海螺状,再穿上一支簪子,用时令的鲜花串成花环,绕着圆髻戴上,这就是簪花围。2008年,以簪花围为代表的蟳埔女习俗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慕名而来的游客体验蟳埔簪花围 丰泽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明星效应下,这几年簪花围在网上爆火,全国各地游客慕名而来,最高峰时客流量接近10万人次。蟳埔村迅速抓住这一波流量,簪花店、民俗体验馆、研学社一家家开出来,满足游客体验需求。
当地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正在带动居民注册蟳埔、簪花围商标、设计相关文创产品,也组建了文化专班,邀请专家学者等撰写文化书籍。传统,正等待着更多挖掘、书写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