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美台头号军贸项目当属改进141架F-16V战斗机的“凤展专案”和出售66架F-16C/DBlock70战斗机的“凤翔专案”。种种迹象看,美国展现出少有的加速供货迹象,并且对台技术转让和培训认证工作也在加速,对台湾“国防自主”支持力度更为积极。这种态度转变的背后,凸显出美国提升台湾战略地位的认知,加强对华战略博弈,但同时也暴露出美国领导亚太同盟体系中的“软实力”相对下降,不得不“狠打”负效应极高的“台湾牌”。之于中国大陆,对比30年前美国第一次对台出售F-16,美台新一轮F-16交易的威胁既可控,又可“反向操作”,进一步瓦解台湾“以武拒统”的物力财力资源。
F-16的“提质”与“增量”
早在越战期间,美国空军功能齐全的F-4E“鬼怪”II式重型战斗机难以应付结构简单、套路刁钻的越南民主共和国空军米格-21歼击机,于是风气大改,开始寻找能与既定的F-15高档战斗机搭配的低档轻型战斗机。博伊德、希拉尔克等美国“战斗机黑手党”提出轻型制空战斗机构想:具有高燃油比(内载油量/任务重量)提供续航力,低翼负荷(任务重量/翼面积)提供持续与瞬间转弯的机动性,高推重比(推力/任务重量)则提供加速性或者在转弯中避免减速。而为了降低成本,“战斗机黑手党”认为应避免加入对地攻击与超视距空战能力,以免没有足够战机去抗衡苏联及华约国家空军的数量优势。
1971年,美国空军选定通用动力的YF-16与诺斯罗普的YF-17参与“轻型战斗机”(LWF)技术展示计划,但纯制空的轻型机理想几乎一开始就宣告破灭,因为当时西欧四国(荷兰、比利时、挪威与丹麦)正好要联合采购一种取代F-104G的战斗机,要求除了超音速截击外,也要携带常规或核航空炸弹进行对地打击,因此新机型也必须是兼具两种功能的战斗轰炸机。美国国防部希望轻型机在美国空军与西欧盟军联合采购下变成畅销全球的军火与外交工具(这确实变成现实),于是下令空军编制650架的采购预算,并加上攻击任务而更名为“空战战斗机计划”(ACF)。
对“战斗机黑手党”来说,这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轻型机得以投产,忧的是轻型机不再便宜,甚至也不再专注制空。讽刺的是,轻型机的设计概念正好让它成为优秀的攻击机:高燃油比让它能攻击更远的目标,高推重比让它能携带大量燃油与弹药,只有低翼负荷有正反两面影响,好处是战机投弹后可立刻恢复敏捷性展开自卫空战,缺点是在低空紊流影响下,低空突击的稳定性较差。由于YF-16与YF-17机体已打造完毕,并未因新增攻击任务做任何修改(但两家在设计时就有考虑未来任务扩充而加装了炸弹挂架),只有在试飞计划中加入对地投弹与航炮射击课目,并比较两者的挂载能力。YF-17因采用两台发动机,拥有较大的总推重比,能多载25%的弹药(1万磅对8000磅),攻击半径则与YF-16相当,但美国空军还是在1975年选择性价比(CP值)较高的YF-16,1978年服役,变成日后赫赫有名的F-16“战隼”式。
当YF-16与YF-17还在对比试飞时,美国空军就规划定型机要从简单的测距雷达升级成多功能雷达:对空模式上需增加俯视能力,能在15海里(期望20海里)探测到雷达截面积5平方米的低空目标,并保留制导“麻雀”导弹的升级灵活性(主要是为了海军与外销客户的需求);对地模式则加入地形匹配能力,使其能像F-104G的F-15雷达那样协助飞行员在夜间或云层中进行导航与盲射,最后由西屋公司的APG-66雷达夺标。
在接收第一架投产版的1979年,F-16的国内外客户就启动“多国阶段性改进计划”(MSIP),主要朝两方面进行:对空方面,根据1978~1979年美国海空军AIMVAL/ACEVAL联合空战演习经验,先进战机在“多对多”空战中无法靠机动性击败数量居多的劣势对手,只有具备多目标交战能力的超视距导弹能扭转战局,因此美国要求F-16增加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的发射能力;对地方面,由于西欧在冬季的能见度较差,F-16每天能低空攻击的时间只有区区四个半小时,也就是不到两个架次,意味着华约陆军在加强夜视能力后,每天能享有近20小时不受空袭的安全时段,美国空军希望F-16能加入夜间与恶劣气象条件的攻击能力,使每天有14小时出动4个架次以上。
MSIP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只生产Block15,主要修改结构与电缆布图,为后续改装腾出空间,实战能力无大差别。第二阶段从Block25换装APG-68雷达开始,增设连续波发射器,以便制导“麻雀”中距空空导弹,并加上“边扫描边追踪”(TWS)功能,而能同时追踪10个目标并制导AIM-120导弹攻击多个目标;对地则提高绘图分辨率,并加上地面/海面目标追踪功能而能追击移动目标。由于新雷达的改进幅度之大,机型改称为F-16C/D。
在MSIP进行的同时,另一项“替代战机发动机计划”(AFE)也对F-16产生影响,其起源是F-15与F-16所使用的普·惠F100发动机一直不能满足军方的可靠性需求,尤其设计寿命应有2000小时,但在F-15/16两种重视空战机动的战机激烈操作下只能承受1800次循环(从惰速将油门推到最大,再返回中段油门视为一次循环),换算不到900小时就要大修,因此美军要求通用电气公司将B-1轰炸机的F101发动机修改为F110后,与F100的改进版竞争,由前者获胜而能生产未来75%的F-16发动机。F-16从Block30开始采用F110发动机,其进气口需放大,以提供足够进气量,而沿用F100改进版发动机的型号为Block32。
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MSIP第三阶段进一步扩展F-16的任务灵活性:
·Block40/42:配合LANTIRN侦察定位吊舱,增加座舱广角抬头显示器,以显示低空飞行的红外图像;改装四余度数字电传飞控系统,使其能进行全自动贴地飞行;加上定位吊舱的激光照射能力,对地打击能力几乎跟美国空军F-111重型战斗轰炸机相当。
Block50/52:集成HARM目标定位系统(HARMTargetingSystem,HTS),使其能发射AGM-88高速反辐射导弹(HARM),以接替F-4G“野鼬鼠”战斗机执行防空压制任务(由于电子信号截获系统不如F-4G完整,一般认为F-16C/DBlock50/52的压制能力不如F-4G),另外也改装推力提高到29000磅的升级版F110或F100发动机。
与后来F-35战斗机多半采用量身订制的装备不同,MSIP要集成的多数武器装备是和其他机型共享的,这些装备都有自己的发展路径,不受F-16项目计划室管辖,这导致MSIP在集成时总会遇到延迟甚至失败。ALQ-165空载自卫干扰器(AirborneSelf-ProtectionJammer,ASPJ)就是典型的案例;MSIP第三阶段项目加大了F-16战斗机垂直尾翼的根部空间,希望能塞进美国海空军联合采购的内置干扰器,体积不超过65升,重量不超过230磅,从而让F-16不必在机腹挂载ALQ-119/131干扰吊舱,取而代之的是300加仑的副油箱,换取战斗机较大的航程。
由ITT与西屋联合夺标的ALQ165,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数字射频记忆技术(DRFM)的干扰系统,却也因概念太过先进,相关技术无法跟上,发展近10年才完成,只有少量安装到海军战机上。这开启了各家竞逐F-16出口市场的战国时代,其中最畅销的是ITT(今为哈里斯)设计的ALQ-211先进综合式防御电子战系统,其设计初衷是让美国陆军AH-64D“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对抗俄陆军的9K330“雷神”M1、2L22“通古斯塔”等先进近程野战防空系统,它运用前沿电子技术将设备重量缩小至100磅,这意味着塞进F-16机体也易如反掌。
众所周知,F-16的娇小体型,使其对外挂弹药所产生的气动阻力非常敏感,当年通用动力公司曾打算用折角三角翼搭配半埋式挂架来解决,于是产生出F-16XL方案,它可挂载12枚500磅航弹,但只有常规F-16战斗机挂6枚航弹的阻力,并以翼内空间增加3850磅的内置燃油。通用动力想用F-16XL竞标美国空军下一代战斗轰炸机——“双重任务战斗机计划”(DualRoleFighter,DRF),却输给以保形油箱增加油量与挂点的F-15E。
从20世纪70年代起,通用动力公司飞机部门也研究过翼下或翼上保形油箱方案,被洛·马并购后在1994年推出翼上保形油箱的F-16ES(Enhanced Strategic,意为“战略增强”)与F-15E竞争外销以色列的订单。两个共900磅重的保形油箱能携带450加仑(3056磅)燃油,但阻力仅为300加仑机腹中线油箱的12%。靠着两个600加仑与一个300加仑副油箱,F-16ES可挂载2枚2000磅航弹攻击800海里处目标,与同等挂载的F-15E相当(但F-15E机体较大的优势,在挂载更多航弹后就会拉开航程差距)。但美国已无意资助F-16的改进,所幸阿联酋正好想买一款“四代半”战斗机,同意赞助洛·马完成F-16ES的开发,搭配全新设计的AESA雷达,变成F-16E/FBlock60。2000年,以色列趁机搭上阿联酋的便车,采购带保形油箱但换上F-16Block52机体、加上自己电子战与通信系统的F-16I战斗机。洛·马完成保形油箱与F-16Block50/52机体集成后,也向其他客户销售的F-16Block50+/52+,又称为“先进版Block50/52”。
按照MSIP阶段性升级的规律,生产批次越晚的F-16应该越先进,但有两项改进计划打乱了这个定律:一是1991年启动的“中期寿命升级计划”(Mid-LifeUpdate,MLU),拿开发F-22战斗机中产生的模块化计算机对早期F-16A/B机群进行改进,由于效果良好,美国F-16C/D机群也以“通用方案应用计划”(Common Configuration Implementation Program,CCIP)引进,另一项就是F-16V计划,即F-16A/BMLU机群引进以F-35战斗机技术发展的雷达与航电框架。当然,比起正宗新生产的Block70来,“升级版”F-16V仍有欠缺,即Block70配备的F110改进型发动机有更大推力,加上有保形油箱,速度、航程与载荷方面都有优势,况且Block70的数字飞控系统可集成导航雷达进行自动贴地飞行,它内置ALQ-211电子战系统,比起F-16V要在机腹中线外挂ALQ-131电子战吊舱要紧凑得多,更适合低空突防。
台湾“两次半”引进
2019年3月19日,台湾“总统”蔡英文接见空军子弟学校旅美加校友联谊会参访团,她首次证实向美国提出F-16V战机询价书,强调这是当局审慎评估后的决定。美国批准出售后,成为继1992年之后再度售台进攻性武器平台的特例,但也是台湾空军难以获得美制F-35战斗机后“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实事求是地看,台湾前后“两次半”引进F-16,都得益于这两项计划。20世纪70年代,台湾向美国积极争取采购F-4,随着F-16开始服役,1980年起转向美国寻求采购F-16。不过,80年代世界处于美苏冷战对抗中,华盛顿因需要中国大陆对抗苏联,避免出售先进武器给台湾,通用动力公司(1993年将飞机部门卖给洛·马)曾推出F-16/J79方案,也就是换装推力较差的通用电气J79涡扇发动机(F-4E的“心脏”),而非F-16A/B原装的F100发动机,试图卖给台湾。尽管F-16/J79已算是性能“阉割版”,但仍遭到时任美国总统里根以对华签署“八·一七公报”为由,予以挡驾。可到了1992年,和里根同为共和党人的老布什总统却宣布出售150架F-16A/B给台湾,理由是不能失去通用动力公司在得克萨斯州沃斯堡战斗机生产厂工人的选票,让他们继续有工作岗位。美方还持有这样的“歪理”,那就是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大可不必在乎中国大陆的感受,况且法国也同意售台60架“幻影”2000-5战斗机,既然台湾已从别的渠道获得同等级武器,美国也就没必要继续限售F-16。1997年,台湾订购的150架F-16开始到货,台湾飞行员郝光明中校坐在一架F-16B双座机后座,一路从美国飞回台湾,共分三段航程,历经近22小时飞行时间、19次空中加油,中途停留夏威夷及关岛空军基地,最后才飞到台湾,但其中10架留在美国,用于台军飞行员换装训练。
台湾向美国购买的型号为F-16 Block20,正值荷兰、丹麦、比利时、挪威的F-16Block15战机进行“中期寿命升级”(Mid-Life Upgrade,MLU),因此台湾空军也赶上该计划,更新了航电系统,具备发射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的能力。台军引进F-16后,结合美国2002年出售的200枚AIM-120导弹,同法制“幻影”2000-5、自制F-CK-1“经国”号战斗机,成为台湾空军空战主力,一度在20世纪90年代取得台海制空权,对解放军歼-8II乃至引进自俄罗斯的苏-27SK歼击机形成“不对称优势”。
由于台东志航基地的F-5E/F机群要在2028年退役,台湾空军打算用台中清泉岗基地的“经国”号去淘汰F-5E/F,因此在2008年陈水扁卸任“总统”前夕提出增购66架F-16C/D的需求。不过,因陈水扁以及美国总统小布什都将下台,采购项目只能交由即将上台的台美新当局决定。马英九上台后,担忧这笔军购激怒北京,破坏好不容易缓和的两岸关系,一直未积极推动,美国新总统奥巴马也担心惹恼北京,迟迟未答应F-16C/D售台,只是在2011年同意协助台军升级F-16A/B到F-16V的水平(也算“半次引进”)。
过去解放军攻台障碍,除了台湾海峡隔断,就是台湾空军拥有一定制空优势。台湾当局想定未来大陆一旦武力攻台,第一波将出动战机与地地导弹摧毁台湾空军基地跑道设施。有鉴于此,具备雷达隐身、短距垂直起降性能的喷气机成为台军下一代战斗机的采购首选。陈水扁执政时,美国曾向台湾推销过海军陆战队即将淘汰的AV8B“海鹞”II式攻击机,2016年蔡英文上台前夕,又再度传出美国打算将退役的AV-8B转卖台湾,虽然经改进的AV-8B也能发射AIM-120导弹,但它不具备雷达隐身,更无法超音速飞行(最大速度只有0.89马赫),台湾空军选择了“敬谢不敏”。
审视全球军火现货市场,仅有美国洛·马公司生产的F-35B符合台军需求。2017年4月,蔡英文在台北“总统府”首次表态想购买F-35B。不过,美国却迟迟不愿表态是否会出售,最主要考虑还是避免激怒中国大陆,加上台军近年来传出多起泄密案,同时美国公司也传出所谓“中国大陆黑客窃密”消息。为防隐身机技术外流,美国不敢轻言售台。况且,台湾不是美国牵头的联合打击战斗机项目(JSF)参与方,像德国、英国、意大利、荷兰、土耳其、以色列等伙伴都没拿到样机,美方在订单不缺的情况下自然不会理会台湾要求。
虽然台湾空军现有300多架战机能维持防空,但面对解放军歼-20、苏-35SK等新战机的压力,以及自身“幻影”2000-5、F-5E/F机群老化问题,必须采购新战机弥补空缺,在买不到F-35B的情况下,台湾只好先向美国提出采购F-16C/DBlock70需求,由于岛内汉翔公司得到洛·马公司协助,以“凤展专案”名义将现役142架F-16A/B战斗机分批升级成F-16V(因2022年1月坠机已减至141架),而增购同系列的新造F-16C/DBlock70,能够降低后勤负担。根据台湾空军规划,代号“凤展专案”的F-16V改装项目应于2023年结束,汉翔公司按计划从2018年至2023年度分别要向台军交付4架、24架、27架、34架、36架、15架(外加洛·马最早改装的2架,同时2022年1月11日有一架F-16V坠毁),而代号“凤翔专案”的F-16C/DBlock70交付正好在2023年开始,2026年完成,而F-35预期要到2030年才能交付,也就是说,在F-16V与F-16C/DBlock70全部交货后,台湾大致再等四年就有资格得到F-35。当然,即便台湾在2030年真的得到F-35,也只是淘汰最无升级希望的法国“幻影”2000-5战斗机,其余数量空额仍得靠“四代半”水平的F-16机群。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2019年美国国防部与洛·马谈定的第12批次低速初始生产合同(Lot12)一口价,空军型F-35A的单价降到0.81亿美元,比台湾新买F-16C/DBlock70的1.22亿美元还低。实际上,审视美台战斗机合同,其成本核算大体包括:
·单位飞离成本(也称“离陆成本”,UnitFilawayCosts,UFC):战机从开始制造到第一次离地升空之间所需开销总和,不含研发、备料、后勤、训练及武器等。
·平均单位生产成本(AverageProcurementUnitCost,APUC):离陆成本+单位后勤补保/维修/备料成本+相关人员训练成本+买方增殖税等。
·单位计划获得成本(ProgramAcquisitionUnitCost,PAUC):单位生产成本+单位研发成本;该机型生产数量越大,单机分摊的研发成本越小,因此产量大的机型相比量小的机型一般具有单价优势。
可见,同一战机使用不同方式去计算,得出的价格存在极大差距,而不同用户所采购的内容也因弹药、附带装备、备料、技术转移、授权生产等差异产生价格落差,比如美国空军购买的F-35A是不含开发的量产价,而没有参与开发的海外客户在采购时就得加上开发费用分摊,这也是为什么2019年波兰对美采购32架F-35A就得掏65亿美元,平均一架要2.03亿美元之多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归因于通货膨胀及原材料上涨,先进武器的价码通常过十余年就翻一倍,例如台湾在1992年向美国采购F-16A/BBlock20战机的单位生产成本(含训练、后勤补保、弹药等)约为3800万美元,19年后,伊拉克采购性能雷同的F-16IQ时,单位生产成本己突破1.2亿美元,这样来算,性能超过F-16IQ不少的F-16C/DBlock70要1.22亿美元还是合乎情理的。更重要的是,就台湾空军兵力结构而言,其现役约350架四代机中,可预见的未来,除了141架升级到F-16V的“四代半”战机外,就只指望这66架F-16C/DBlock70来扩容“四代半俱乐部”了,令台军“四代半”战机占比达到46%,与大陆空军达成某种“平衡”。
美台“F-16联盟”?
美台现阶段军事合作重点正是“凤展专案”和“凤翔专案”的衔接上。美国同意出售66架F-16C/DBlock70战斗机后,2019年10月9日,台湾“立法院”审查“新式战机采购特别预算条例”后通过附带决议,强调台湾汉翔公司过去在F-16性能提高计划中已形成相关组件维修能力和技术,要求成立F-16亚洲维修中心,除了落实“国防自主”政策之外,还能提高岛内航空工业维修能力,巩固后勤供应链。12月17日,汉翔与美国洛·马签署战略联盟合作协议书。2020年7月15日,汉翔被台湾“经济部”确定为F-16维修中心的主办厂商,并希望通过官民间合作成立“F-16维修中心联合队”,以缩短零部件须送回美国原厂检修的时间,保持妥善率。
2020年8月14日,汉翔公司在自己的航天研习园区举办“F-16维修中心主办厂商招商展示说明会”,展出包括机体、航电及发动机三大类百余项产品及维修实物,邀集岛内愿参与军品开发、生产、维修业务的110家厂商与法人团体参加,让与会者能了解军品,展示商机,构建完整的F-16战斗机维修供应链,纳入维修中心体系,推动岛内航空产业技术提高。招商会由“行政院副院长”沈荣津主持,所推荐的主要项目均有交货期长、价值高、使用频率高的“三高”特色,在满足F-16机群妥善率的前提下,达到“善用岛内资源,提高整体航天技术水平,扩大台湾产值”的目标。沈荣津强调,蔡英文当局重视F-16维修中心计划,希望通过招商会展示零部件实物,提高岛内产业界参与兴趣,通过建立公开透明的规则、程序,使有能力的厂商取得制造资格。汉翔公司董事长胡开宏也表示,汉翔作为F-16维修中心主办厂商,希望与民间厂商“手牵手”共同承揽,达到“能力可自主,维修在地化”的目标,除了增加就业机会,还可带动台湾航空工业升级。这次招商会后,经过厂商自我评价,有69余家表达有意参与,后续通过一系列评估、鉴定、考核,选出最优厂商进入“联合队”,汉翔公司也会协助这些厂商取得维修、制造零部件的资格。
8月28日上午,蔡英文来到台中的汉翔公司沙鹿厂区第23棚厂,出席F-16维修中心成立典礼。随后,她在汉翔董事长胡开宏陪同下参观维修中心的棚厂,在A棚内听取F-16V战机零部件展示说明,了解中心办公区设置规划,并在B棚参观F-16V组装线、升级“七天过一站”状况等。在陪同参观的人群中,出现了台湾“国安会秘书长”顾立雄、“国防部长”严德发、“国防部副部长”张冠群、“空军司令”熊厚吉、“经济部次长”林全能、洛·马公司项目经理保罗·索特(PaulSott)、“国防产业发展协会理事长”韩碧祥等。就当前情况看,受2020年疫情影响,同样在沃斯堡组装的F-35因原定欧洲企业交付的零部件屡屡发生延误,导致生产线无法满负荷运转,2021年约有三分之一时间都调整为低速生产,而继续保留的F-16生产线得益于台湾资金注入,能安排2000多个工作岗位,特别是洛·马已按F-35标准改造F-16组装线,用类似生产汽车的数控轨道取代高架起重机进行飞机组件传送,快速将零部件送到工作台,实施流水式组装。从种种迹象看,如果美台认为必要,新造F-16有比预定计划提前一个季度交付的可能,即2022年第四季度或2023年第一季度提前交付。
按照“凤展专案”,台军现役141架F-16A/B战斗机在汉翔公司升级为F-16V战斗机,未来加上“凤翔专案”新采购的66架F-16C/DBlock70战斗机,台军将拥有总数达200多架的F-16。F-16维修中心成立后,以全部F-16机群的后勤维护费保守预估,30年的产值约合795亿元(新台币),每年可创造就业人数600余人,产业整体效益将达2000亿元。据汉翔董事长胡开宏透露,为了执行“凤展专案”,获得洛·马公司认证合格的汉翔公司种子教官有数十位,工程、技术人员获得洛·马公司数百张证照,授权制造F-16V战斗机的23项相关零部件及线缆,这批专业技术人员也都会成为F-16维修中心的技术团队。通过洛·马授权和部分技术转移,汉翔公司的F-16维修中心可进行F-16的专业MR0维修工程,即Maintenance(维护保养)、Repair(修理)及Overhaul(翻修)。通过成立F-16维修中心(MSC),可扶植岛内航空产业向技术转移、系统配套、合作生产及岛内组装迈进,带动民间航空产业及周边机械、材料、电子等产业技术升级,进一步提高台湾工业水平,攀登到国际航空供应链的更高地位。
理论上,维修中心成立后,可大幅缩短台湾空军F-16战斗机零部件须送回美国原厂检修的时间,并保持妥善率。值得玩味的是,无论洛·马还是汉翔官员,都热衷商谈将维修中心的服务对象从台军扩大为整个亚太F-16用户的可行性,基于“印太战略”,美国已把日本三菱变成F-35在亚太唯一的总装及维修承包商,实现与洛·马的产业对接(实质是从属洛·马),而逐步淘汰、但存量巨大的F-16机群仍分布于除台湾地区外的近十个亚太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尽管汉翔公司总经理马万钧曾解释维修中心“先把自己的空军做好,就没有理由不去争取海外订单”,但事实上,台军既有业务无法令投入巨资打造的维修中心持续运营,很有可能在洛·马协调下,通过先安排驻日韩美军将驻日本三泽、冲绳嘉手纳或韩国乌山基地的F-16C/D送到台湾维修(以货轮或货机),制造某种“示范”,然后再鼓动没有维修能力的印尼、泰国、菲律宾(即将订购)等东盟国家将自己的F-16机群也送到台湾(总数接近300架),为其创造“务实外交”空间,并破坏中国大陆的“一中原则”。这种前景绝非臆测,从2020年8月至今,美国多架波音747货机进出台湾清泉岗机场的军事区,虽系台湾华航公司地勤人员协助卸货,但相关物资被证实都运往汉翔沙鹿厂区。据岛内人士分析,自从特朗普时代后,美台军贸实现常态化,台湾提出紧急军购需求后美国便会以这类民间包机专程来台,力图使军事技术合作“去敏感化”,试探大陆底线。
与此同时,美国记者葛天乐(坦纳·格里尔)披露,2021年5月,台湾空军奇怪地安排四架未经改装的F-16A/B战斗机赴美训练,充实位于亚利桑那州图森空军基地的第21作战队,该中队长年保持10架F-16的规模,接受美国空军第162联队(负责海外F-16用户的训练任务)控制,近年来美军大尺度开放对台湾飞行员的夜间攻击,已实现不少于两位数的种子飞行员和武器控制员的资格认证,这意味着台军飞行员能顺利使用美国批准售台的SLAM-ER空对面导弹、联合直接打击弹药(JDAM)、AGM-88高速反辐射导弹等精确制导弹药,加大对解放军的“反制能力”。
加大台湾军备成本
从美台F-16战斗机合作看,其广度和深度非陈水扁、马英九时代可比,美国开始转让技术予台湾,支持“国防自主”,但全球化时代下,经济日趋“边缘化”的台湾无论如何扶植,都不具备与中国大陆抗衡乃至持久分离的可能,美国“军事挺台”的背后,不仅是有牵制之意,更有“穷台”“废台”的暗招。对此,中国大陆应进一步发挥自身经济、外交等多方面优势,让昂贵而漫长的美台F-16合作变成“勒紧自己脖子的绞索”。
首先,“军事挺台”最厉害的美国军火商,并非完全与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绝缘”,我们应尽可能发挥“市场”与“制裁”的双重因素,加大美国公司的顾忌,间接增加台湾军备项目的实施成本。据美国“石英”网站介绍,2020年疫情以来,特别是2021年8月阿富汗撤军后,美国军工股表现低迷,美国五大军工巨头之首洛·马的股价一度跌回2019年1月的价位(291.22美元),现为360美元左右,仍距2018年高峰时刻甚远,而且它的74%营业额来自军火销售,比军民产品线更平衡、更侧重中国市场的波音公司缺乏抗风险能力。 要强调的是,洛·马早已证券化,而几个靠前的持股股东都是中国市场的“老相识”,像洛·马头几名大股东里,持股20%多的美洲基金就以香港为基地,间接参与内地A股市场,投资食品、农业等股票,而洛·马二号大股东道富集团从上世纪90年代就进入中国大陆,与一所大学创办技术中心,从事大规模金融软件服务,至今在该领域赚得盆满钵满。这些大股东不仅与中国内地合作对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也有意重续因对台军售被切断的航空技术合作关系,比如洛·马民用型L-100系列货机(军用型C-130的衍生型)、航空电子设备、民航试飞软件等。另据美国军用夜视器材供应商FLIR在台湾的代理商科力公司披露,FLIR在对台销售全数字热成像仪方面态度游移,公司高层往往通过中国内地及香港销售民用型号的业绩,来评估对台出售军用级夜视器材的前景,不愿被纳入中国政府制裁的“黑名单”。可以想见,坐拥全球数一数二大市场和完整产业链的中国,有能力约束美国军火商“武装台湾”的手脚,并利用他们的“逐利心理”,增加台湾对美军购履约的风险成本。
其次,积极利用各种渠道,摸清台湾新购F-16战机的底细,做好应变准备。美台F-16战机项目无论是升级还是新造,都要根据全球最新F-16使用情况来微调技术方案、修改战术手册。2019年2月27日,印度空军第51中队一架米格-21“比斯”歼击机在克什米尔同巴基斯坦空军F-16C/DBlock52+战斗机较量中,遭对方ALQ-211(V)9电子战系统压制,米格机无法探测,飞行员阿比南丹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被巴机用AIM-120C7空空导弹击落。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曾提到,这次交锋后,巴基斯坦按照军购协议邀请美国代表对现役F-16机群实地清点,美方顾问还详细询问交战情况,而这些内容都很快反馈给美国空军和洛·马公司,客观上都能用于台湾F-16战斗机发展项目。更重要的印证是,被誉为台军F-16“护身符”的ALQ-211先进综合式防御电子战系统(AIDEWS),已被美国L3哈里斯公司卖给巴基斯坦,台湾曾在2018年因担忧“巴基斯坦空军泄密中共”,一度坚持将ALQ-211排除在“凤展专案”之外,但由于自己所中意的ALQ-131A系统却被美方停止研发,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被迫改变初衷。不仅如此,当前巴基斯坦空军所使用的F-16C/DBlock52+机群,飞行包线、雷达特征乃至作战样式都与台湾的F-16C/DBlock70相去不远,且巴方飞行员也是在图森基地受训,相对熟悉那里的环境,并一直与美国、土耳其、阿联酋等装备F-16的空军联合训练,对该机优缺点有深刻的了解。
第三,利用美国“投机”台湾的心理,坚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优势军事力量,以“不对称”的新质打击力量抵消其“武装台湾”的能力。正如新美国安全中心在2021年的报告《对半战争》里所描述的,中国正快速在沿海地带部署高超音速武器平台,增加对网络和太空能力投入,开发杀伤性更强的武器,旨在“对抗美国武装台湾军队以寻求技术平等的追求”。不仅如此,中国大陆针对台湾发展的军事遏制力量成长得越快,就越对美国印太军事布势以及同盟关系造成积压效应,在不卷入军备竞赛的条件下,建议引导美国将其所期望的“敦促中国进行军备控制和降低战略风险磋商”与停止重大对台军售项目结合起来,逐步限制和降级美台军事技术合作关系,为我彻底解决台湾问题尽可能减少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