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兵种迅速发展,彻底结束了敌人“绞杀”,我们只能隐蔽的历史

作者:忘情

人民军队在长期的国内战争中因缺乏对空射击武器,防空主要依靠隐蔽。直至1945年进军东北后,才利用搜集到日军遗留装备建立起第一个高射炮大队,次年发展为高射炮团。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高射炮部队曾参加过围困长春和进攻天津的战斗,但是作战次数很少。

图片

1949年3月中共中央进驻北平后,华北军区建立了京津防空司令部,正式开始了城市要地防空。可是在全国解放战争时,全军高炮部队只有8个团,装备的是少量美、日制旧式高炮,没有雷达,部队技术水平也比较低。

1950年年初,国民党空军连续编队轰炸上海,高炮部队虽然奋力作战,却未能击落一架敌机。

为了加强国土防空,中央军委决定根据苏联防空军的经验,建立防空军这一新兵种。防空军以高射炮兵为主体,并编有一些探照灯、雷达和对空监视部队。

图片(美军的空中优势给志愿军后勤补给造成了严重损失)

在国内战争及全面抗战期间,无论是国民党空军,还是日本陆航和海航,战机性能、数量和出动频繁都十分有限,没法对地面作战施加实质性影响。但在朝鲜战场上,美军战机划地域巡逻,猖狂到掠着树梢低飞,飞机掠过时的气浪居然能掀掉志愿军汽车上覆盖的伪装物。

因为志愿军既没有空军掩护,地面防空武器更是稀缺,尤其是入朝初期为隐藏部队行踪又不能贸然用轻武器对空射击,因此美军战机白天钻山沟、夜间找灯光,对着一切可疑物体开火,甚至追着路上经过的流浪狗疯狂扫射。

图片(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因敌机对我后勤补给线造成严重破坏,志愿军只能在冰天雪地里啃冻土豆充饥)

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入朝仅一个星期,就有217辆汽车损毁,占初期汽车总保有量的六分之一。

到1950年年底,国内为志愿军紧急补充汽车12486辆,其中有6646辆在年底前损毁,另有438辆受损严重而不得不送回国内修理,损失率高达56.7%。

伴随着汽车大量损失的,还有前线部队急需的海量物资被毁,导致志愿军将士缺衣少食,械弹两缺。要改变这一被动局面,除了加强后勤运输力量,注重伪装与隐蔽外,必须与敌机展开坚决的斗争。由于志愿军空军尚处于草创阶段,受各种因素限制,无力前出至清川江以南作战,因此与敌机作战的重担,主要落在地面防空部队肩上。

图片(日制88式75毫米高炮)

1950年10月19日晚,第一批志愿军入朝时,只有高炮第1团随军入朝,实施对空掩护。该团下辖3个营,营辖3个4门制高炮连,总计装备有36门日制88式75毫米高炮。

该型高炮于1928年进入日军服役,总产量约2000门。它采用五脚炮架,行军时可分别向前后折叠,炮管也能适当收缩,减小整体尺寸。拖曳行军时需要在炮架两侧安装一对橡胶轮,进入射击状态时需要移除才能展开炮架。该炮战斗全重2.45吨,全长4.542米,宽约1.9米,高约2米,可360°环向射击。身管长约3.3米,高低射界为0°~85°,炮弹重约6.54千克,炮口初速度720米∕秒,最大射高9100米,有效射高7250米。炮班12人,最少需要4人才能完成基本的防空射击操作,进入阵地从行军状态转入作战状态需要大约10分钟准备时间。

图片

在上世纪30年代,日制88式75毫米高炮的性能尚可,但到了50年代初,该炮性能已明显落伍。其方向转速甚至难以跟上喷气式战机的速度,防空作战效能极其低下。可就是这样落后的武器,高炮1团还不得不留下1个营在鸭绿江边保卫渡口,只有2个营的24门75毫米高炮能进入朝鲜境内作战。

图片(志愿军防空部队曾使用过日制93式13.2毫米高射机枪)

如此稀少的数量,显然并不能形成足够的对空火力密度,形成覆盖面较大的掩护范围。非但如此,由于该团刚入朝时,没有同现代化空军作战的经验,进入朝鲜初期,片面理解上级关于加强隐蔽的指示,只藏不打,因此未能在第一次战役中很好发挥作用。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第二次战役期间,高炮1团的两个营积极主动地寻机作战。该团3营9连于11月2日在云山附近击落1架美军F-80战斗机,首开纪录。

尽管就整体而言,这个阶段的志愿军高炮射击还不甚准确,但却让敌机有所顾忌而不敢过于放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轰炸效果。

图片

虽说高炮1团指战员们很勇敢,但终因高炮数量太少,只能掩护有限的几个目标,前线部队和朝鲜北部运输线基本得不到对空掩护。面对这种严重局面,中央军委于1950年末,将入朝的高炮第1团调回国内,扩编为高炮第61师,又紧急组建了3个高炮师和若干独立的高炮团、营。所需装备一方面向苏联紧急订购,一方面在国内大力搜集、修理旧杂式高炮和高射机枪充分利用。

图片(M1931式76.2毫米高炮)

其中,从苏联进口的高炮型号有M1931式76.2毫米高炮,M1939式85毫米高炮,M1939式37毫米高炮,以及“德什卡”12.7毫米高射机枪。利用的旧杂式防空武器型号有日制89式7.7毫米高射机枪、各型7.92毫米高射机枪、日制93式13.2毫米高射机枪,日制98式20毫米高射机关炮,瑞士苏罗通ST-5式20毫米高射炮,甚至还有朝鲜战场上缴获的美制M2勃朗宁12.7毫米高射机枪及美制40毫米高炮。

苏制M1931式76.2毫米高炮只有三十年代初期的技术水准,曾在全面抗战时期军援中国。该炮战斗全重近10吨,战场机动极为不便,只能在固定阵地上作要地防空。

图片(苏制M1939式85毫米高炮)

苏制M1939式85毫米高炮战斗全重4.3吨,炮班7人。行军状态长7.05米,宽15米,高2.25米,火线高1.55米。身管长55倍径,高低射界﹣3~﹢82°,可360度旋转,水平最大射程15650米,最大射高10500米,有效射高8382米。炮口初速792米∕秒,实际射速15-20发∕分。

图片(拆除了防盾的苏制M1939年式37毫米高炮)

苏制M1939式37毫米高炮战斗全重2.1吨,炮班8人,通过旋转底板和十字炮架在4轮拖车上。行军状态长6.04米,宽1.94米,高2.11米,火线高1.1米。身管长74倍径,高低射界﹣5~﹢85°,可360度旋转,水平最大射程8500米,最大射高6700米,有效射高3000米。炮口初速880米∕秒,理论射速160-180发∕分,实际射速80发/分,采用5联装弹夹供弹。每门炮通常配备200发炮弹。

这是一款炮管短后座式自动高炮,采用立楔式炮闩、液压制退机和弹簧式复进机,结构简单耐用。进入发射状态时,炮车轮离地升起,火炮由4个螺旋千斤顶支撑。后者分别位于炮架前后方和左右两侧。行军状态时,身管向后并锁定在炮身支架上。

火炮上正面配有一面防御盾,重量约为100千克,当敌人炸弹在附近爆炸时,可以挡住飞溅的弹片,使炮手们免于受伤。不过它也有其缺点,就是妨碍观察,而且敌人炸弹并不是都落在前方,也可能落在火炮的左、右、后方向,仅仅挡住来自前方的弹片,有用,但不足以确保安全。权衡利弊,许多炮手在实战中干脆防御盾拆除。

图片(志愿军装备的苏制M1931年式76.2毫米高炮)

M1939式85毫米高炮和M1939式37毫米高炮技术上较为先进,且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考验,非常皮实耐用,是值得信赖的成熟型号。但由于中国从苏联进口的这两款高炮均系曾在二战中使用过的库存品,其中有些磨损得非常厉害。因此交付中国时,有些高炮的技术状态很糟,需经修理后方才投入使用。

据统计,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共计组建了24个M1939式85毫米高炮营,14个M1931式76.2毫米高炮,101个M1939式37毫米高炮营。第61、第62、第63、第64、第65野战高炮师,64个独立高炮营,21个城防高炮团和10个城防高炮独立营,5个探照灯营,2个对空监视团和1个雷达营曾先后入朝参战。

图片(保卫桥梁的志愿军单管37毫米高炮)

入朝参战的志愿军野战高炮师在满编状态下,下辖一个85毫米口径高炮团和两个37毫米高射炮团。每个团由四个8门制高炮连和一个编有16挺12.7毫米高射机枪连组成。

编入志愿军步兵师、炮兵师和坦克团的队属独立37毫米高炮营,则下辖两个6门制高炮连和一个编有12挺“德什卡”12.7毫米高射机枪的高机连。

当然,以上是指满编状态。实际由于战损及技术兵器需要修理等原因,志愿军各高炮部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编现象。即便到了战争末期,志愿军已基本实现了苏械化,但高炮部队仍会利用杂式装备补充装备缺额。

巨大消耗

以上高炮部队分期分批进入朝鲜北部,实施轮换作战。因此各个时期,志愿军实际保有的防空武器数量并不一致。

图片(志愿军高炮营中都编有1个德什卡高射机枪连,用于填补高炮射击近界的火力空白,并与之形成梯次对空火力。)

据统计,运动战阶段,第五次战役发起前,志愿军入朝参战的高炮部队共装备日制98式20毫米高射机关炮7门,苏罗通20毫米高射机关炮6门,美制40毫米高炮6门,苏制37毫米高炮165门,苏制85毫米高炮32门,各式7.92毫米高射机枪310挺,日制89式7.7毫米高射机枪240挺,苏制“德什卡”高射机枪1560挺。其中,志愿军第20、第26、第27、第39、第40、第63、第64、第65军共装备日制98式20毫米高射机关炮2门,日制88式75毫米高射炮12门,苏制37毫米高射炮71门。

图片(以连为单位呈环形配置的志愿军85毫米高炮阵地)

猛一看,志愿军防空武器较刚入朝时增加了很多,但旧杂式防空武器弹药国内库存不多,苏式防空武器弹药要付费购买。国内财力有限,不足以敞开供应弹药。

志愿军司令部要求在为第五次战役准备弹药时,按每门炮一个战役消耗量来筹集弹药。具体标准是:苏制85毫米高炮、苏制37毫米高炮、日制98式高射机关炮、苏罗通高射机关炮、美制40毫米高炮每门720发;各式7.92毫米高射机枪、日制89式7.7毫米高射机枪、苏制“德什卡”12.7毫米高射机枪每挺1000发。

截止到1951年4月3日,按上述要求,志愿军尚缺苏制85毫米高炮弹21280发,苏制37毫米高炮弹164720发,苏罗通高炮弹4320发,7.92毫米高机弹31万发,89式7.7毫米高机弹24万发,苏制12.7毫米高机弹91万发。

图片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战线在三八线附近稳定下来,敌我双方都转入防御。此时志愿军全军共计装备苏制85毫米高炮72门,37毫米高炮461门。截至1951年7月底,经全国各大军区清理库存,经后勤运输部门努力,志愿军的37毫米高炮平均每门有1666发炮弹,85毫米高炮平均每门有900发炮弹。

图片

上图为志愿军单管37毫米高炮训练照片。图中炮架上只有一炮手和五炮手。如果三炮手、四炮手就位的话,就不能像照片中那样将待用的5发满弹夹堆在炮架上了。此外,该炮右防盾也拆除了一部分,让一炮手获得良好视野。左防盾则全部拆除了。

到1951年9月底,志愿军全部武器保有量为苏制“德什卡”高射机枪2088挺,日式13.2毫米高射机枪15挺,苏制37毫米高炮643门,德制37毫米高炮3门,美制40毫米高炮6门,苏制85毫米高炮72门。在粉碎联合国军“秋季攻势”的战斗中,仅10月份,我志愿军一线7个军就损耗了30挺高射机枪。

图片

在损耗巨大的同时,志愿军在阵地战中缴获却极少。因此,在朝鲜战场上根本无法像国内战争那样“以战养战”,“补给主要来自前线”,只能依靠后方补给。

朝鲜战争让我军第一次认识到后勤保障在现代化战争中的极端重要性。为了保证作战需要,国家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物资保障志愿军的供应。全国人民也掀起了捐献武器装备,积极支援前线的热潮。截至1951年底,志愿军全军共有“德什卡”12.7毫米高射机枪2382挺,37毫米高炮956门,76.2毫米高炮60门,85毫米高炮120门。

图片(志愿军高炮部队日夜保卫着后勤运输线)

1952年,我军后勤部门共向朝鲜境内前送高射炮弹1086172发,高射机枪弹7756590发。1952年秋季的上甘岭战役中,持续43天的反复较量,战况之惨烈是空前的,志愿军弹药消耗量极为庞大。据统计,这次战役中志愿军共损耗高射机枪3挺,37毫米高炮弹56835发,85毫米高炮弹2224发。以至于到战役后期,志愿军后勤部门重点强调要优先保证37毫米高炮的弹药供应。

图片

据统计,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志愿军共损失高射机枪525挺(其中日制89式7.7毫米高射机2挺,苏制“德什卡”高射机枪477挺,美制M2式高射机枪46挺),各型高炮142门(其中日制98式20毫米高射机关炮2门,苏制37毫米高炮116门,美制40毫米高炮3门,苏制85毫米高炮21门)。

战果辉煌

大批志愿军高炮部队入朝后,主要防护机场、铁路大桥和重要的铁路地段。部队开始以团、营为单位集中配置,确定对敌机实行“不在全团火力范围内不打,侧行离远不打,对目标阵地无威胁不打”的原则,开火时集中先打一架,力争近距离突然开火。

图片(志愿军高炮部队指战员研究战法)

实施“集火近战”的战法,在组织指挥上必须统一行动,令行禁止,叫打就打,叫停就停,叫转移目标立即转移目标,做到齐打、齐停、齐转的要求;在操作技术上,必须达到捕捉目标快、求出诸元快、射击动作快的要求。其最佳射击窗口是敌机即将投弹和投弹刚刚完毕的时候,这时的敌机要高度没高度,要速度没速度,还难以实施机动规避。

经过一个时期的防空作战,迫使敌机飞行高度普遍升高到3000米以上,其投弹命中率由原来的30%降至5%以下。

当然,志愿军高炮部队在作战初期也暴露了许多弱点:干部指挥和管理水平比较低,布置阵地时常使火力不能衔接支援;炮手射击时往往未捕捉到目标就开火,耗弹多而战果小。

图片(志愿军37毫米高炮未配炮瞄雷达,夜间作战必须得到探照灯部队的配合。)

美军战机吃了亏之后,很快改进了战术。其对重点目标多采取突然袭击的方法,由死啃一点变为飘忽不定,企图使有限的高炮部队防不胜防。美机还经常利用阳光、云层掩护,对高炮阵地实施偷袭,使志愿军高炮部队在应变不及的情况下曾受到过一些损失。

通过实战得到的经验教训,志愿军高炮部队开展了战场练兵活动,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在兵力有限而战线漫长的情况下,高炮部队确定了“重点保卫、高度机动”的方针。

从1951年夏季以后,后方高炮以一部兵力掩护重要目标,作战时以驱逐敌机为主,同时以一部兵力游动作战寻歼敌机。在前线的高炮部队则采取重点保卫与游动作战相结合的方针,以打击敌炮兵校正机为主,从而减轻敌人炮兵对我纵深的威胁。

这时部队经过反复训练和采取多种预定方案等办法,大大提高了射击精度。有时部队还以设假目标做“诱饵”战术,引敌机进入埋伏圈集中火力打击。这样,高炮部队每月击落的敌机数量提高到60架左右,其中多为游动炮所击落。而且在固定阵地上平均要消耗2000余枚炮弹才能击落一架敌机,而游动作战击落一架敌机平均只消耗300发炮弹。

图片(志愿军单管37毫米高炮夜间开火,从背景灯光看,是有探照灯部队协同作战。)

由于高炮部队和中苏空军的积极作战,自1951年秋季以后,美军的螺旋桨飞机白天一般不敢飞到平壤以北,喷气式飞机白天也多采取高空分散轰炸。

后来,由于美机改进了瞄准器和部分采用了电子仪器,在高空和夜间的轰炸精度有所提高。针对这一情况,志愿军高炮部队加强了夜间作战,并努力提高对高空目标的射击精度,同时国内还增派雷达和探照灯部队入朝。

图片

1952年4月,志愿军司令部召开高炮会议,总结了机动作战的经验,要求高炮部队开展近战、夜战、游动作战。除掩护固定目标的高炮部队外,要求积极转移阵地,寻找敌机活动多的地区作战。

总结历次防空作战经验教训后,志愿军高炮部队85毫米高炮开火距离为3000至4000米、37毫米高炮射击距离为1500至2000米、12.7毫米高射机枪射击距离为500至1000米,由此形成梯次打击火力。

此外,还规定各部队要有一半以上的防空兵器担当夜间射击任务。在机动作战中,各高炮部队把握敌机活动规律,经常出敌意料地予敌沉重打击。

图片

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1952年3月31日,高炮第513团在定州至岭美一线实施机动作战,共击落敌机9架,击伤敌机21架,自身无损失。

——4月25日,独立高炮第41营在肃川击落美机4架。

——4月30日,高炮第612团在泉洞地区击落美机5架、击伤9架。

——4月下旬至5月中旬,高炮第605团进行了5次游动作战,击落击伤美机各11架,自身人员、武器均无损伤,创造了昼间游动作战的范例。

——5月8日,独立高炮第24营在遂安以北地区,创造1个营在1天内击落美机7架、击伤18架的记录,受到志愿军总部的通令嘉奖。

——6月10日,高炮部队和探照灯部队相配合,在夜间一举击落B29轰炸机3架,迫使敌机后来在夜间也多以单机和小编队活动,常常盲目投弹,对中朝军队后方的威胁大大减少。自1952年7月起,铁路在夜间一般都能正常通车。

图片(遭美军飞机反复轰炸的朝鲜北部交通枢纽)

1952年上甘岭战役期间,志愿军总部将两个高炮团和一个独立高炮营加强给第15军。这些高炮部队将37毫米高炮拉上了山,增大了射高和射界,并组织了步、机枪参加对空射击,几天内击落击伤敌炮兵校正机多架,打掉了敌炮兵的耳目,保障了运输线上的安全和行动自由。据统计,此次战役期间,志愿军高炮部队共击落敌机50架,击伤154架。并迫使敌校射飞机只能在距炮兵阵地8000米以外的空中活动。

图片

1953年夏季反击作战前,志愿军总部从西海岸及铁路沿线调出5个高炮团、14个独立高炮营,以加强正面战线。加上原有的18个高炮营,使一线防空兵力约占当时志愿军高射炮兵总兵力的一半左右;主要方向上作战的军,平均每公里正面配置的高射炮达到13门。

这些防空兵器主要用于掩护军、师指挥所,炮兵阵地,预备队集结地域和战役纵深内的桥梁、仓库等目标,并以部分兵力在前沿进行机动作战,其重点是打击美军的战斗轰炸机群、指挥飞机、侦察飞机和校射飞机。

金城战役期间,志愿军在金城方向集中了大量高炮,日夜与敌机作战。有时高炮部队一天就抗击200架次以上的敌机空袭,使敌轰炸机不能准确投弹,前沿的炮兵校正机、指挥机都被逐出8000米以外,令敌炮兵失去耳目,保障了志愿军地面炮兵能在暴露阵地上发射,运输车队可在昼间前送作战物资。据统计,在此期间,志愿军高炮部队对空作战近5000次,击落敌机270架。

图片

为期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高炮部队共击落敌机2335架,击伤敌机7512架,探照灯部队照落敌机4架。这些防空部队的作战不仅起到了保卫后方交通线,减少重点损失的作用,并通过同世界上最强大的空军的作战锻炼,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术技术水平,为国土防空积累了宝贵经验。

(本文作者:忘情,“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编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