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谜:刘备伐吴初步胜利后犹豫不前是在等什么?东吴为何不惜冒着双输的风险对盟友下死手?

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重大失败。  
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在夷陵一带火烧八百里连营,蜀汉军战死投降数万人,大败而归。
有人据此质疑刘备,认为其军事指挥水平过低。
但细读史料,便会发现当中存在诸多疑点:
1、刘备的指挥节奏令人迷惑,尤其前期取胜后,竟然休战五个月;
2、陆逊一度担心刘备水陆并进拿下荆州,但刘备却偏偏放弃了水路进攻;
3、吴国在击溃蜀军主力后,本可乘胜进攻,却轻易就同意了蜀汉求和;
4、魏国在蜀吴对战时没有偷袭吴国,但在吴国大胜后发兵十余万威逼吴国,随后又不战而退。
诸多谜之操作的背后,是否说明刘备并不完全是败于军事,而是败于一场魏蜀吴参与的三方博弈。
图片
夷陵之战
为何刘备没有在丢失荆州之后马上就发起夷陵之战,很有可能是因为蜀吴双方进行过多次协商谈判。但最终双方谈崩,只能通过流血的方式来决定胜负。
蜀吴的矛盾始终离不开荆州。
208年赤壁之战后,孙权为了应付曹操在淮南地区的进攻,不得不笼络刘备为其巩固荆州防线,赔上了孙尚香不说,还借出了荆州。
刘备以荆州为基地才得以拿下益州,实现了隆中对“跨有荆益”的规划。
但随着东吴沿江防线的巩固,出于扩展长江防线,实现“竟长江所极”,全据长江上中下游的目标。孙权再次向荆州一带扩张,并与刘备发生严重冲突,双方一度在湘江对峙,差点提前引发全面战争。所幸曹操217年进攻汉中引发汉中之战,刘备不得已“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
但这导致了东吴对江陵形成战略包围。在荆州处于弱势的关羽在219年发动襄樊之战时被东吴偷袭荆州,荆州主要战略据点便全部被东吴所占有。
对这个结果,刘备显然是不能接受的,于是他在221年发动了夷陵之战。
至于为何刘备没有在丢失荆州之后马上就发起夷陵之战,很有可能是因为蜀吴双方进行过多次协商谈判。但最终双方谈崩。
孙权直到夷陵之战前还试图进行交涉:
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
孙权希望蜀吴无条件和好,但这离刘备要回荆州的预期相去甚远。
谈判破裂,大战开始。 
图片
夷陵之战前,蜀汉的战略空间受到极大压缩
刘备伐吴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或许他无意彻底击垮东吴,而是想给曹魏介入的机会,迫使东吴求和,想蜀汉让出部分荆州。因为他清楚:蜀吴都不能下死手,否则无论谁胜谁败,必将会两败俱伤。
在刘备进军之初,陆逊一度非常惧怕蜀军水陆并进、顺江而下。
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
但刘备要这么做并非不可能。因为从猇亭沿长江往东不远就是江陵。蜀军若水军配合陆军一起顺江而下,吴军能不能防住还真不好说。
“使备能遣黄权率水军以为先驱,顺流而下,掩其未备,而备率步兵分进,疾趋夷凌”,“得夷陵则荆州可有”
那么关键问题就来了:为何刘备弃用了水军,在峡江中走陆路作战?
这一点,魏国谋臣刘晔倒是看出来。
晔独曰: “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
也就是说,刘备压根就没想和吴国实打实地交战。之所以放弃水路进攻,很有可能就是尽量避免战争进一步扩大化,以免到时候双方交恶难以善后。
所以刘备就只是打算秀一把肌肉,通过一些局部性的胜利来威慑东吴,迫使东吴求和并归还荆州。就像当年汉中之战前,吴蜀因荆州归属问题对峙湘江一样,最后还是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一旦刘备全力进攻,将迫使孙权将大部分兵力调往夷陵前线。而曹丕若趁此机会渡江攻入东吴腹地,那孙权是绝对来不及回防西线的,到时候东吴就算不灭,也将败军失地元气大伤。而一旦东吴被削弱,那蜀汉也撑不了多久了。
所以刘备既要获胜拿回荆州失地,又要小心翼翼不能让东吴太受伤。
于是他坚持对东吴保持进攻态势,但却引而不发,不发起实质性进攻。给曹魏一个介入的机会。这样东吴两面受敌,必然会向刘备求和。
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于夷道猇亭。
221年七月,刘备在获取对吴军的初步胜利后,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一度离开前线,直到222年正月过完年后,才回到秭归。
刘备之所以留出五个月的窗口时间,就是想给曹丕插手的机会。
如果曹丕在西线发起对东吴的偷袭,那么孙权势必会对刘备做出退让主动求和。
这样刘备是不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了最大的收益?
但曹丕有点怂。
曹丕觉得攻蜀需要由汉中攻入,路途遥远不说,补给线还有被凉州乱军截断的危险。而攻吴,曹操曾四次南征东吴,“四越巢湖不成”,多次进攻始终未能得手。曹丕没有把握能做得比曹操更好一些。
现实中,即便两国有天大的矛盾,一旦曹魏率兵介入,吴蜀又会恢复结盟。  
比如当吴蜀为了荆州而争夺,形成湘水对峙时,曹操趁机进攻汉中。可刘孙二家随后迅速和解,划湘水以分治,刘备得以腾出手专门对付曹操。这样曹丕出兵不仅没啥效果,反而会促成了吴蜀的和解,这就等于被刘备利用了一把。
并且以曹魏当时的现状,就根本不具备南征的条件。
因为曹魏此时国内是天灾人祸,边疆之乱、朝堂之争、瘟疫之灾,这三大难题一度让曹丕喘不过气来。如果一旦开启全面战争,曹丕将面临后院起火的危险。
这种情况下,曹丕决定沿用曹操的隔岸观火之策。
曹操认为与其和孙权争夺江陵,还不如让孙权刘备去争,自己隔岸观火,等他们两败俱伤时再进场不迟。于是曹操让出荆州中部,将力量向襄阳方向收缩。后来围绕荆州,蜀吴之间爆发了荆州之战,本是联盟的两国自相残杀、损失惨重。
而当下,曹丕所要做的,无非是继续在夷陵之战中隔岸观火。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曹丕不费一兵一卒,而吴蜀伤亡惨重,两国同时被削弱,更加难以抗衡曹魏。
曹丕反倒能收获最大的利益。    
图片
有点外强中干的曹丕
这样一来,东吴似乎就没有多少余地了。因为东吴只在乎荆州,甚至不惜对蜀汉下死手,对曹魏称臣。
东吴的底线是保住荆州。在这个前提下,和蜀汉是没有什么可谈的了,两国只能通过武力一决胜负。
唯一变量便是曹魏。曹魏可以作壁上观,也可以进攻。
进攻的话,不用说,东吴肯定比蜀汉更好打,曹魏势必进攻东吴。这样的话,将重现蜀吴湘江对峙的情况,在曹魏进攻下,蜀吴握手言和。只是这次东吴是受攻击一方,将取代当年蜀汉的位置。那样东吴将不得不吐出荆州战役所得,白忙活一场。
如此看来,最好的情形,就是曹魏作壁上观,让蜀吴PK出最终结果。
所以如此一权衡,孙权便铁了心要和刘备决一死战。
为此孙权先是向曹丕称臣,除了不把太子送到洛阳做人质之外,其他事情是有求必应。
随后,吴军在蜀吴战场一退再退,双方只对峙不交战,避免冲突恶化,给刘备某种幻想的空间。
而刘备前期进展顺利,但他又无意将蜀吴冲突扩大化,便在221年七月离开战场,等到第二年正月才返回秭归前线。
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等魏军进场,逼迫东吴求和;另一方面,则是试图不断施压,直至东吴迫于压力而投降。
所以之后这仗更是打得极为形式化。
222年正月到六月,两军仍然相持不决。到了六月正值酷暑时节,刘备更是放弃水路,让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打算等到秋天天气转凉了再发动进攻。
难道刘备及身边一众谋臣武将都不知道相持不下的危险吗?只因此时蜀军若退,东吴将再无压力,便不再会主动求和。
而结合孙权之前反复提出重修旧好,加上陆逊作战一退再退。刘备误以为孙权因攻下荆州而有负罪心理,不敢轻易与蜀军交战。
而刘备221年离开秭归前线的那段时间内,吴军也一直没有发起反击。刘备因此疏忽大意,认为再给东吴施加点压力,东吴就会受不了提出和谈。
江东鼠辈如此胆小,那便等他们承受不了压力后递上降书吧。
既然刘备都有这种大意疏忽的心态,那蜀军由上至下便将这次作战视为一次秀肌肉的郊游,至于营寨防火防袭的事情全都丢之脑后了。
图片
刘备做梦都没想到孙权会下死手
没想到东吴竟然发起突袭,不惜冒着“唇亡齿寒”的危险。
刘备如梦初醒,没想到东吴竟然是如此反复无常。
最终蜀汉大败,成为这场博弈的最大损失方。
而曹魏则不费一兵一卒,坐等蜀吴自相残杀,相互削弱,成了最大受益方。
那么东吴究竟有没有获利呢?
虽然东吴打败刘备守住了荆州,占住了这个长江中游的门户,有助于拱卫国都安全。
但东吴和曹魏的接触线由此便增加了一条。
过去在有蜀汉守卫荆州的情况下,东吴只需守住合肥附近的长江防线即可。若想发起北伐,便可举全国之兵向合肥方向发起进攻。
如今东吴却要分出一部分兵力守卫荆州。
如果东吴再向合肥方向发起北伐,那么还得同时防范荆州方向不会受到魏军攻击。北伐的力度将大不如前,取胜的概率则更加渺茫。
由此东吴战略空间便被锁死,此后只得偏安一隅,再无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