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献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重点作品,军事题材纪录片《三大战役》近日在总台央视纪录频道(CCTV-9)播映,获得了广泛关注。
该片以12集的篇幅,带领观众重回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历史现场,聚焦战场内外的运筹帷幄、生死较量,体验那段热血激昂、波澜壮阔的宏大历史,探索历史风云背后的内在规律,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根源。
与其他解放战争题材的纪录片相比,本片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特点一:使用大量战场原始影像资料,最大限度地逼近历史现场。
对于纪录片而言,“真实”无疑是首要的艺术标准。
纪录片《三大战役》在严格遵循战史、军史叙事框架和价值规范的基础上,使用了大量珍贵的战地影像素材,引领观众仿佛置身于炮火连天的战场之上,创造了强烈的真实感、临场感和代入感。
我们看到当年的解放军战士在战壕中休憩,在跋山涉水地行军,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战斗、冲锋,而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牺牲在了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前夜。
我们还看到刘伯承、邓小平、粟裕、陈毅等沉稳指挥战役的真实影像,感受到这些高级将领的动人风采,还有其他很多历史人物的珍贵影像。
观片过程中,不由让人感佩于当年的战地摄影师们,没有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冲在战争前线英勇无畏地拍摄,就不可能有这些宝贵的历史文献。
特点二:拓展历史叙事的多样性和立体性,创造更具质感、更加丰富的历史认知。
本片的另一个特点是:除了引用战场影像资料外,还大量使用了各种不同载体的历史素材,如三大战役期间的各级往来电文手稿、书信,国共双方战争亲历者的回忆录等,再加上以角色扮演方式完成的情景再现等,都极大增强了历史临场感。
目睹毛泽东手书的电文,观众从笔迹,从那些涂抹、修改处,都能感受到战事的紧张与激烈。
此外,本片编导还将镜头对准当下,回到塔山、黑山等当年的激战现场,让观众在战争遗址中真切感受当年的战火硝烟。
片中还穿插了国防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三大战役纪念馆的军史专家们的生动讲述和精彩点评,深化了观众对这场伟大战争的理解。
本片全方位、细致回顾战争进程,深刻揭示解放战争的制胜原因:
首先,源于中央军委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对于政治、军事、外交诸领域时局的深刻洞见和敏锐把握,对国共力量对比、形势变化的准确判断;
其次,源于全军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的全盘统筹和高度的军事民主。三大战役之间有机衔接,几次“围而不打”充分体现战争智慧。与国民党军的彼此猜忌、相互掣肘不同,东野、华野、中野和各地方部队之间相互支援、紧密配合;
与国民党方面蒋介石一插到底、越级指挥不同,我军是随机应变、机动灵活,中央军委给了前线高度的自主权,淮海战役中毛主席专门在复电中指出,情况紧急时“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
第三,源于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和牺牲精神。配水池激战,担任主攻的1营500多官兵,塔山、黑山阻击战中,负责阻击任务的部队伤亡惨重仍力战不退,直接改变了战局走向,这就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第四,源于人民的衷心拥护,军与民的团结同心。三大战役不仅是军事的对决,更是民心的对决。
淮海战役期间我军仅粮食就筹集了9.6亿斤,543万支前民工参加了物资运输,平均每个战士身后有9个民工保障,所以陈毅同志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纪录片《三大战役》长达12集,但归根到底要讲的就是一句话: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
本片每集开篇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
这段话正是本片的点睛之笔,也是我们今天重述革命历史的根本目的。
评论员 詹庆生
作者系国防大学
军事文化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