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41(DF-41)于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首次正式公开亮相。该导弹具备多弹头分导重返大气层载具(MIRV)能力,能够携带多枚核弹头,同时其射程覆盖约12,000至15,000公里,足以打击全球目标,特别是美洲大陆。海上有巨浪2,陆地有东风41,两者共同构筑了中国最新锐的战略核力量。
东风-41的运载发射车是其机动性和生存能力的关键部分之一。这种大型发射车由中国自主研发,属于高机动性战略导弹运输-起竖-发射车(TEL,Transporter Erector Launcher),具有强大的越野能力和灵活的发射能力。
(5年前公开亮相的东风-41,成为“热门选手”)
(9月26日官方媒体公开发射现场照片)
东风-41的“前世”和“今生”
东风-41的前身是1970年成功试射,1980年正式服役的东风-4远程地对地弹道导弹。东风-4射程4500公里到5000公里,起飞重量82吨,采用二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可携带一枚常规高爆弹头或百万吨级当量的核弹头,长度一般认为在27.5米到29.05米间,直径2.25米,圆概率误差1400米到3500米,发射方式最早是发射井,后发展了机动发射能力。
(东风系列成员,可见东风-41比东风-4小很多)
从射程来看,东风-4只能算中程弹道导弹,但它依然成功推动了中国的战略威慑能力进一步发展,并为更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奠定了基础。
1986年7月,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开始着手东风-41的研发,项目代号204,原计划在1999年在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亮相,但从后续的一些情况来看,可能资源紧张或其他原因,东风-31被提高了优先度,东风-41在此期间被推迟或暂缓。1994年,东风-41原型机的测试重启,但依然耗费了十数年时间进行研发和制造,2010年左右交付火箭军进行实地测试。
(东风-41的测试可能从2012年开始)
综合已有信息来看,东风-41弹体长20到22米,直径2.25米(一说为2.78米),采用三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发射方式包括公路、铁路和发射井,最多可携带10枚分导式核弹头,核当量10万吨到55万吨。另外几个指标,不同渠道的信息有出入,比如起飞全重一般认为是60吨,但也有认为是80吨;射程也是如此,普遍认为在12000公里,但坚持14000公里和15000公里的也不在少数;更夸张的是有效载荷这一项,从1.4吨到9吨都有,而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数据则是2.5吨,属于较合理的范围。
不见庐山真面目的制导系统
最有意思的是,尽管对于多重要指标都有不同意见,然而对东风-41的圆概率误差(CEP)却出奇一致,均认为不超过100米,这就涉及到制导系统的问题了。
可以确定的是,为了击破不止一种反导系统编织的防御网,东风-41必然采用了多种制导方式结合的复合制导模式。
(分导式核弹头释放(想象图))
这些可能采用的制导方式中,首先是惯性制导,三轴液浮惯性陀螺仪获得导弹的高度、速度和方位等信息,计算机会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修正导弹的方向和速度,这种制导方式的优点是不依赖外部通讯,抗干扰能力很强;其次是数字空间计算机,这是个非常考验计算机技术的制导方式,不仅对运算速度有很高要求,容量、体积、质量、能耗和可靠性都有特别要求,还包括防核辐射能力;最后就是卫星制导,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无论是导弹本身还是已经释放的核弹头,都可以获得精准的定位。
(官方公开的某种惯性陀螺仪,具有几乎不受电磁干扰的优点)
东风-41还可能有其他制导方式,例如星光制导,这是一种以恒星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的制导方式,校正惯性或卫星制导的误差,优点是可靠度高,毕竟以人类的角度,星空要数万年或数十万年才会有显著变化。地形匹配制导也是选项之一,地形雷达会不断扫描并生成目标的数字地图,与卫星拍摄的目标地形图进行匹配,定位地标实现成功制导。
以当前的消息来看,无法确定东风-41是不是还有其他制导方式,而可以确定的是东风-41如果真的可以达到100米以内的误差,那么必然是多种制导方式结合,以求达到最大程度的抗干扰能力和精准度——也就是最大的威慑力。
东风-41的俄罗斯“同行”
从性能和定位上来看,俄罗斯的RS-24“亚尔斯”和东风-41基本相同。“亚尔斯”从2010年开始装备俄罗斯战略火箭军,起飞重量约49吨,射程11000公里,可装载10个分导式核弹头,制导方式为惯性制导和其他辅助制导,采用三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圆概率误差约200米,与“萨尔玛特”一同构成俄罗斯陆基核威慑。
(俄罗斯阅兵式上的“亚尔斯”)
除了“亚尔斯”,俄罗斯陆基核力量中最知名的莫过于“白杨”系列,最新款“白杨-M”分为发射井和公路机动部署两种,后者使用MZKT-79221超重型全驱越野车运载发射,“亚尔斯”也采用同款底盘。“白杨-M”起飞重量约47吨,射程11000公里,可携带1个大当量核弹头或多个分导式核弹头,圆概率误差200米。目前机动部署式“白杨-M”已停产,俄军计划全部用“亚尔斯”代替。
美国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窘境
严格来说,美国当然有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现役主力为LGM-30G“民兵Ⅲ”,1970年开始装备美国空军,起飞重量约35吨,射程12500公里,可携带至少3个分导式核弹头,但由于美俄军控条约只能安装1个核弹头。最大的问题还是全部为发射井部署,理论生存能力不如可随时机动部署的东风-41,2023年11月有过试射失败记录,近年来也被老化严重困扰,接班的LGM-35“哨兵”还因为超支被国会多次叫停调查,说美国陆基洲际弹道导弹落后一代,其实还是保守的说法。
(“侏儒”设计了完全贴地的发射装置,可有效抵御核爆冲击波)
陆上机动部署洲际弹道导弹,美国军方也曾有过构想,比如MGM-134A“侏儒”,1983年开始研发,射程11000公里,采用三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可以带1枚W87热核弹头,圆概率误差90米,最令人吃惊的是“侏儒”只有4.5米长,直径1.17米,起飞重量更是只有1.6吨!可就是这么一款不可思议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却因为1992年美俄签署《削减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而下马,之前的LGM-118A“和平卫士”也被取消机动部署改为与“民兵Ⅲ”一样的发射井部署......自此美国拥有机动式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成为泡影。
(“民兵-3”发射测试)
美国不注重陆基战略威慑的发展,也是因为空基和海基核力量完全够用,没有必要在这方面投入太多。然而在确认中俄均成功发展东风-31、东风-41、“亚尔斯”和“白杨-M”等生存能力强悍的机动式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后,也曾提出下一代“陆基战略威慑系统”(GBSD)将考虑采取机动部署方式,超重型全驱越野车和火车都在考虑范围内,但最终还是决定继续部署到固定发射井。
这样看来,制约美国机动式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系统发展的问题,就不在技术和需求上,而在于距离战场更遥远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