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海那么远 “戈壁渔民”如何做到“海鲜”大丰收

全文1007字,阅读约需3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区域的新疆,通过科技创新和综合利用水资源,成功养殖出人们印象中沿海、沿湖地带才有的“海鲜”。

02其中,新疆尼勒克县利用天山冰雪融水养殖三文鱼,南疆阿克苏市则利用当地盐碱水开展特色养殖。

03除此之外,新疆和田县在沙漠盐碱地上成功投放30万只螃蟹苗,开启了沙漠水产养殖的新篇章。

04通过一系列科学养殖技术,新疆各地水产养殖丰富老百姓的餐桌,同时促进了“戈壁渔民”的增收致富。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这个国庆节,新疆朋友们的餐桌也有了新的奔头。是什么呢?“自产海鲜”。
新疆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区域,被人们戏称为“离海最远的地方”。近些年,新疆综合利用水资源,通过科技创新,在峡谷和盐碱地里养出了人们印象中沿海、沿湖地带才有的“海鲜”。让我们跟着总台记者刘艺萱一起去看看新疆“海鲜”丰收的密码。 
总台记者 刘艺萱:这里是新疆尼勒克县的三文鱼养殖基地,大家可能会好奇,在离海最远的新疆是怎么规模化养出三文鱼呢?让我们一起去这个智慧渔场来寻找答案。
图片
天山的冰雪融水纯净、冷凉、富氧,为三文鱼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些直径51米、深度25米的抗风浪网箱,就是三文鱼的家,宽敞、环保还很智能。可以收集废弃物、自动化投喂,还具有半封闭循环水系统,为三文鱼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图片
总台记者 刘艺萱:捕捞环节对于三文鱼的保鲜至关重要,巨大的管道里,一条条三文鱼正在从网箱里被吸鱼泵吸上来,这是为了保证鱼体不受损伤,最大程度地保证鱼的品质。
图片
总台记者 刘艺萱:接下来这些鱼将会被运送到冷却装置中,让这些鱼的体温迅速降低到5摄氏度以下。之后它们将会被放在这样充满冰块的容器中,保证它们的新鲜,所有步骤在捕捞平台上就可以完成。
图片
这些捕捞上来的三文鱼将在最短的时间内运往加工厂,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加工成市场需要的多种三文鱼产品。
在北疆尼勒克,充分利用冰雪融水形成的冷水资源养殖三文鱼,在南疆的阿克苏则利用当地盐碱水开展了特色养殖。
图片
总台记者 刘艺萱:这里是新疆阿克苏市的一个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这些海虾们从海洋里坐着飞机来到了新疆,在沙漠戈壁边缘安家落户。在这里,它们的生长环境是什么样的呢?
图片
在这里,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基地采用了“海虾淡养”的方式,这样的特色养殖模式也是充分利用了当地盐碱地的环境特点。虾苗引进后,先在淡化池中进行养殖。之后再通过每天定时定量加入淡水,逐渐把池中水的盐度降下来,让虾苗适应本地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虾苗就可以放进大塘里养殖。
图片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新疆和田县,近些年来,曾经被视为不毛之地的盐碱地,如今也成为水产养殖的“聚宝盆”。通过一系列科学养殖技术,将地表水盐度稀释至适宜螃蟹生长的范围。今年,新疆和田县在千亩盐碱地上投放了30万只螃蟹苗,开始在沙漠中养殖螃蟹,带动了周边的农户共同发展。
和田县托勒干吉村村民 玉苏甫·买买提依明:我家离这里有600米路程,很近,我每天上班8个小时,每个月3600块钱工资。
图片
近年来,新疆优化资源,因地制宜,渔业得到快速发展。阿勒泰的螃蟹、尼勒克的三文鱼、阿克苏的南美白对虾、麦盖提的澳龙、且末的海洋鱼、和田的综合水产养殖等等,通过水资源综合利用,丰富了老百姓的餐桌,也促进了“戈壁渔民”的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