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八婺文化金名片 | 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

图片





编者按

说起八婺文化,很多人可能会想到“万年上山、世界稻源”“千年文脉、浙学之源”“百年宣言、信仰之源”,也可能会想起婺剧、黄宾虹、施光南、艾青、李渔、胡公……八婺文化既有“满天星”,也有“当空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调研金华重要指示精神,金华发布联合金华各县(市、区)和金华开发区政务发布特别策划推出“擦亮八婺文化金名片”系列报道,展现新时代八婺文化繁荣发展,为以示范引领姿态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图片





“上山文化入选新教材了!”今年秋季新学期,上山文化内容被编入全国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时入选了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万年上山,世界稻源,其历史文化分量之厚重,足以令家乡人倍感自豪。


2006年1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加强对‘上山文化’的研究和宣传


近年来,金华持续推进上山文化联合申遗、考古研究等工作,上山遗址相继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入列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和“考古中国”项目,重大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上山文化的“辐射圈”和“同心圆”不断扩展,具有金华辨识度的“万年上山”金名片愈发亮丽。



缘起上山,一眼万年

今天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

重返万年前这片土地

探寻世界稻源之美




【发现】

万年文明的重要实证

2000年,上山遗址被发现于金华市浦江县黄宅镇上山村。在这里,发现了一万年前丰富的稻作遗存,还出土了大口盆、石磨盘、平底盘等1000多件文物,根据碳十四年代测定,遗址距今11400-8600年,将浙江的史前文明上溯至一万年。


202011月,上山遗址发现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认定:上山文化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文化遗存,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上山文化遗址群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定居聚落,是中国农耕村落文化的源头;上山文化彩陶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彩陶。


点击小圆点

通过这些“宝藏”,了解上山文化↓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保护】

厚植上山文化价值

“上山文化是金华传承中华文明最鲜明的标识。”金华市委宣传部文化事业处相关负责人说,金华市深入实施文明探源工程,加快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和上山遗址博物馆建设,奋力书写上山文化保护与研究新篇章。


上下滑动

通过这份上山大事记

见证这段探寻之旅

图片





2019年,金华浦江成立“上山文化”研究、宣传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县长为双组长,设立专项工作经费。保护利用工作持续推进,开放合作也在不断深入,浦江县联合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深入发掘和研究,先后举办了中国第四届环境考古学大会暨上山遗址学术研讨会等4次高层次、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建成“上山文化研究中心”等4个高能级平台。同时,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的科研合作,对上山文化开展稻作农业起源、河流地貌演变、植硅体测年等多学科高精尖的学术研究。2022年启动《上山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22-2035)》修编工作,构建科学前瞻的遗址群系列规划体系,为保护研究工作夯实基础、锚定蓝图。


图片

上山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效果图


2016年,上山考古遗址公园一期建设完成,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如今,漫步于公园的游步道上,眼前是绿茵成片,耳边是林音鸟语,脚下是沉睡千万年的遗迹,这一刻仿佛历史与现实重叠,达成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在不远处,上山遗址博物馆(世界稻源博物馆)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力争于2025年底完成博物馆陈列展示并开馆,届时上山文化将更全面更立体地呈现于世人面前。


图片


上山的“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截至目前,浙江省4个市12个县(市、区)先后发现上山文化遗址24处,这些遗址主要位于长江下游钱塘江流域,形成了一个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的遗址群,是迄今中国境内乃至东亚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分布最为集中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群。


图片


今年5月24日,“上山文化遗址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十万年演化史”重要研究成果登上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同日在浦江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水稻起源研究取得重大成果,这项成果的关键证据就来自上山遗址。研究标明,早在约10万年前,野生水稻就已经在长江下游地区广泛分布;大约在24000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采集并利用野生稻;大约在13000年前,开始了野生稻驯化前栽培;大约在11000年前,野生水稻完成驯化。





【传承】

擦亮“万年上山”金名片

随着对上山文化的研究持续深入,万年上山的重要意义愈发凸显。“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题写“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考古学界泰斗严文明题写“远古中华第一村”一起来听听这些专家学者们是如何说的:




图片

陈星灿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


毫无疑问,它是目前我们知道的最早的定居社会。


王巍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
图片

浦江上山遗址距今有一万多年,正处于万年文化的轴心。


傅稻镰

Dorian Fuller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考古学教授
图片

……上山是稻作文明产生的源头,是(全人类)新石器时代转变开始的文化转型和人类生态转变的关键转折点之一


图片

吕厚远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上山文化遗址记录了东亚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连续过程……东亚稻作农业起源,与西亚小麦同步,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陈同滨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史所名誉所长、申遗专家
图片

上山文化的“稻作起源”,是继良渚之后可直接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又一重大文化遗产。


图片

蒋乐平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上山文化主要发现者

上山文化的发现很重要,既丰富了中华文明,更刷新了人类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认知。





近年来,金华围绕上山文化护遗传脉,通过高端展陈、渠道拓展、重大活动等形式加强融合发展,不断擦亮“万年上山”金名片。


图片


2021年,上山文化命名15周年之际,“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本次展览产生了全面、立体、持续的影响,向世界展示了稻作文明对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不仅在国博,上山文化还频频亮相国内高端展陈,足迹远赴海外。万年上山考古特展持续全国巡展,上山元素先后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新时代考古成果展”、“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省级主题展览、“浙江一万年——浙江历史文化陈列”展览、杭州亚运会主媒体中心和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亮相。2023年,在埃及成功举办首个海外上山文化考古特展。今年5月,上山文化首次走进欧洲赴捷克举办专题图片展览。今年6月,赴摩洛哥举办展览。这些海外展会进一步提升了上山文化的国际知名度。


图片
埃及上山文化特展


2022年9月1日,央视《开学第一课》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研究员王巍登台为同学们讲述了《一粒稻米的故事》,将上山万年文化与民族文化自信的种子播撒入孩子们的心田。近年来,上山元素亮相央视、浙江卫视等媒体拍摄的20余部纪录片。《万年上山》双语专题片在国际频道晚间黄金段播放。“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记者组织与新闻媒体研修班走进上山,向世界讲好上山故事。


图片
亚运歌曲发布会


此外,杭州亚运歌曲《一脉生长》发布浙江山水旅游节开幕式等多项重大活动在上山考古遗址公园举行。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常年组织研学活动,累计接待学生近40万人次。以“稻元素”为核心,开辟稻田300亩,打造全国首个田间稻作博物馆,开创性地种植了1950年以来的66个不同年代的水稻品种,全面直观展示水稻品种分布的时空演变进程。


图片
中学生在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开展研学活动


上山文化先后被公布为首批100项“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浙江省示范级文旅融合IP、浙江省文化标识建设创新项目;上山考古遗址公园被评为“省优秀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全省大花园耀眼明珠”;上山稻作文化系统列入浙江省首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单。





【愿景】

申遗工作稳步推进

2022年4月20日,省上山文化保护和申遗工作专班成立,统筹推进上山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22年5月,浦江、嵊州、义乌、永康、龙游、仙居等6个遗址地县(市、区)签订了申遗合作协议,标志着上山文化遗址正式迈出申遗步伐。2022年10月,浙江省政府印发了《上山文化遗址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实施方案(2022—2025年)》。


图片


当前,申遗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申遗相关单位团队先后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组成多学科高精尖的科研力量,对上山文化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相继出版《浦江上山》《上山文化:发现与记述》《上山文化论集》等数十部研究著作。建立申遗联盟城市协同机制、考古研究机制、业务培训机制等。此外,还启动新一轮上山文化考古研究,开展上山遗址及其周边区域环境考古研究工作。


守住文化根脉,就是守住民族之魂。金华将持续推进上山文化遗址群的保护、研究、宣传和申遗工作,以更坚定的信心、更坚决的态度,将万年上山打造成为实证中华万年文化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金名片和重要窗口。


图片





策划黄静婷 卢发扬

文字︱陈涵 方玲

资料 | 金华市上山文化遗址管理中心

制图︱黄露

编辑|胡越

校对 | 郑礼华

一审 | 陈涵

二审 | 倪寒霞

终审 | 卢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