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Shift Up凭借其新作《NIKKE胜利女神》在韩国成功上市,市值接近200亿人民币。
Shift Up一直被玩家戏称为韩国的米哈游,两者都是近年来崛起的游戏开发商,并且都以二次元游戏起家。
Shift Up的招股说明书中频繁提及《原神》,显然将米哈游视为行业标杆。
那么,Shift Up是如何成为韩国的米哈游的?它的上市对二次元游戏圈有何影响?米哈游未来是否会上市?
重点一:韩国米哈游的崛起之路
国内玩家可能不知道,Shift Up的创始人金亨泰是《剑灵》的前美术总监。
他以夸张的胸部和不真实的腰臀比闻名,这种风格在《剑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金亨泰的人生就像一部爽文小说。他的妻子不仅颜值高,还是一位擅长COS的插画师。
2013年,金亨泰离开《剑灵》项目组,创立了Shift Up。
同年,米哈游也刚刚起步,《崩坏学园2》还未问世。
2016年,Shift Up的首款游戏《命运之子》在韩国上线,凭借出色的美术和Live2D技术,在国内外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然而,与米哈游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毕竟,《命运之子》是一款传统的回合制卡牌游戏,而米哈游在2016年已经推出了3D动作游戏《崩坏3》,领先业界。
如果说《命运之子》让金亨泰站稳了脚跟,那么近两年火爆的《NIKKE》和PS5上的《剑星》则是让他一飞冲天。
凭借出色的剧情和美术,《NIKKE》吸引了大量玩家,仅一年就赚了40亿人民币。
即使你没有玩过,也一定在某个群聊里看到过游戏角色doro(桃乐丝)的梗图。
相比之下,《剑星》虽然销量破百万,但收入可能不如手游,但它在另一种维度上提升了Shift Up的估值。
因为韩国游戏行业一直偏科,网游手游发达,主机大作却相对薄弱。
《剑星》的成功,就像游科推出的《黑神话悟空》,具有里程碑意义。
因此,凭借全球火爆的抽卡手游和代表韩国未来的主机大作,金亨泰在本月成功完成了韩国近三年来规模最大的游戏公司IPO。
Shift Up的股票在公开认购阶段就遭到疯抢,最终市值超过200亿人民币,成为韩国上市游戏公司的前五。
而金亨泰,46岁就成为韩国游戏圈的霸主,可谓人生赢家。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持有Shift Up 35%的股份,是第二大股东。
估计腾讯心里也在暗自高兴,错过了中国的米哈游,但还有韩国的米哈游。
重点二:米哈游上市的可能性
从全球游戏市场来看,Shift Up的上市对整个二次元品类具有里程碑意义。
过去韩国上市的游戏公司,如3N等,都是靠老网游IP支撑。
而国内也差不多,如三七、巨人等,虽然市值两三百亿,但很多玩家可能都没玩过他们的游戏。
如今,Shift Up仅凭两款游戏就跃升为韩国上市游戏厂商第四,证明了二次元品类的价值和重要性。
事实上,中国在二次元品类的实力似乎更强。
Shift Up的招股书中详细描述了二次元的发展过程,并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2016年之前是市场萌芽期,随着移动化浪潮,早期二次元手游诞生,如《百万亚瑟王》、《崩坏学院2》、《战舰少女R》。
2016-2018年是初步成长期,一些高质量作品开始出现,如《命运之子》、《碧蓝航线》、《崩坏3》。
2019-2020年是加速成长期,革新性巨作出现,市场开始发生划时代的变化,如《明日方舟》、《原神》。
现在是成为主流期,《原神》的成功标志着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份招股书对中国二次元游戏大加赞赏,提到了11款产品,其中6款都是国产二次元。
然而,与Shift Up不同,国内新锐二次元厂商几乎没有上市的。
米哈游曾经离上市最近,但后来撤回了上市申请。
如今,米哈游的估值已经超过1500亿,但钱已经多得花不完,除非未来有战略上的大变化,否则米哈游应该不会上市。
上市有利有弊,一方面可以给予公司更多资源,扩张更快。
但另一方面,资本总是偏短视的,在外部压力下,游戏公司再想花若干年时间去磨一款大作,会变得相当困难。
不过,这种来自外界的资本压力,有时候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
因为它相当于是一个有力的外部监督力量。
当缺乏这种监督时,一家游戏厂商能不能做好长线运营,就完全得看自己了。
比如米哈游,由于缺乏外部的有力监督,对玩家来说几乎就是一个黑箱。
但如果玩家的态度能直接影响到游戏公司的股价,那么厂商出于利益和股东压力,自然会更加在乎社区意见,不敢随便凭喜好行事。
所以,如果存在一条IF线,你是否会希望中国的米哈游上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