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临床诊疗全干货!危险因素+分类+临床症状+评估及量表+诊断+治疗+急救+康复+预防

图片




编者按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CVA),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


2004年6月24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5届世界卒中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神经病学专家代表发表一份宣言,呼吁设立“世界卒中日”。宣言指出,卒中已成为世界人口的第二大死因,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世界卒中组织将每年的10月29日定为“世界卒中日”,每年设定一个主题,全世界各国都围绕这个主题开展各种相关活动。


2024年10月29日是第19个的“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体医融合,战胜卒中”。为提高社会各界对该疾病的重视,本文就来总结和归纳一下卒中的危险因素、分类、临床症状、评估、诊断、治疗、急救、康复及预防等,希望对患者及临床工作者带来一些帮助。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许多,其中一些无法干预,而另一些可以进行干预和治疗。除了不可干预的因素外,许多危险因素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医疗干预来控制,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定期检查身体健康状况,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帮助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脑出血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在脑组织内部大量渗出血液,常见类型包括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动脉瘤出血。因此,了解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以及有效的长期干预策略至关重要,以减少其严重后果。


脑卒中的分类

脑卒中(stroke)俗称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脑卒中指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局灶性(或整体)脑组织损害,引起临床症状超过24小时或致死。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脑卒中是中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缺血性卒中占所有卒中的75%~90%,出血性卒中只占10%~25%。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本病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脑梗死根据病变范围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


在医学上,脑出血被形象地描述为“沉默的杀手”。这是因为它常常突如其来,悄无声息地袭击大脑,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生与大脑内血管破裂或破坏有关,导致血液外溢到脑组织中,给脑部带来不可逆的损害。


脑卒中的临床症状

1、如果患者突然出现说话不清楚、口歪眼斜,流口水,双侧鼻唇沟不对称,则提示可能出现脑卒中。 


2、观察患者能不能听懂所说指令并迅速做出反应,比如让患者双手举过头顶,对着镜子做微笑的表情,复述上一个人所说的话,如果患者做不到,需要警惕是脑卒中的早期阶段。 


3、听患者讲话是否存在讲话不清楚、口吃,无法表达自己思想或者是理解不了双方对话内容。患者出现上述情况时,家属应该马上打120去医院进行检查,比如影像学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明确病因及时对症进行治疗。


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脑卒中,占所有脑卒中的5%~10%。SAH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不仅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且会对其他多个器官产生严重的影响。


脑卒中的评估及量表

脑卒中是由于供应脑部的血管病变而产生相应脑区的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感觉神经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等症状,同时患者的脑损伤症状取决于脑部病变的部位和范围,而在临床上进行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估的时候,常常需要用到NIHSS量表


脑卒中是一种由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损伤引起的急性、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定义综合征,近些年来,脑卒中已经成为导致全球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大原因。脑卒中在临床上可分为多种亚型,不同亚型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以及体征也不一致,而牛津郡脑卒中项目分类量表的运用有助于患者的诊断。


在临床上,对于脑卒中的患者来说常可出现运动障碍,如可出现一侧肢体偏瘫,病情较重的时候可出现偏瘫侧的肢体肌肉不能让完全收缩,同时患者也可能会出现坐不稳、站不稳、行走不稳等相关的症状,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造成明显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等,对于患者的康复效果可通过一些量表进行评估


脑卒中功能预后及生活质量评估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改良 Rankin 评级、生存质量QLI(Quality of life Index)、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以及牛津残障量表(OHS)


缺血性脑卒中通常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及社会老龄化加剧,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因此有必要对缺血性脑卒中及时诊断和管理,促进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及减少复发。在进行诊断的时候,通常需要运用到一些量表。


脑卒中的诊断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占新发卒中的69.6%~72.8%,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自2018年以来,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针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策略,强调早期介入的重要性,包括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早期实施二级预防措施,以及尽早开始康复流程,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