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的因明观 | 新书《中国近现代汉传因明研究》

本书对20世纪汉传因明学术史进行了总结,概述了中国近现代学者以因明重建先秦哲学的新尝试,对相关学术脉络进行了综述和个案考察,横跨中西,连接古今,是一部融合智慧启迪与先贤功绩的作品。

—— 编辑推荐



图片

—— 中大哲学文库 ——
中国近现代汉传因明研究

曾昭式  著

定价:98.00元

页数:296

装帧:平装

商务印书馆 2024年9月新书


从传统因明到现代逻辑

图片


章太炎的因明观


节选自《中国近现代汉传因明研究》,曾昭式著商务印书馆2024年版,第229—233页,标题为编者所拟,注释从略。

章太炎用佛学、因明研究中国经典有两个进路。第一个是从哲学意义上的研究。《齐物论》是哲学著作,中国哲学研究的特点是经典解释,在对经典解释中阐发解释者的思想。章太炎对《齐物论》的解释不同于郭象的《庄子注》,他的作品《齐物论释》引入了佛学、因明,而因明归属于佛学,章太炎在《齐物论释》中根据需要,将《齐物论》的内容一一对应于佛学概念,自然认为在《齐物论》里也有因明概念。换句话说,在章太炎看来,佛学有一个含因明子群的概念群,《齐物论》解释可以从群里寻求。所以我们可以说,在章太炎这里,因明对《齐物论》解释的影响是促成中国传统哲学的近代转型,而非因明促成中国逻辑的近代挖掘,因为章太炎另有关于中国逻辑的看法。
依章太炎的看法,思想需要论证,论证就是辩说,辩说是有规定形式的,此为“辩说之道”(“辩说之道,先见其旨,次明其柢,取譬相成,物故可形”)。在世界上的各个文化传统里,对辩说之道的研究仅有印度、中国、希腊三派。印度称因明,中国称“名家”,希腊称论理学。章太炎认为因明“辩说之道”最为完善,此观念在《诸子学略说》和《原名》里均有论述。今引以为证。
他在《诸子学略说》里讲:
何谓因明?谓以此因明彼宗旨。佛家因明之法,宗、因、喻三分为三支。于喻之中,又有同喻、异喻。同喻异喻之上,各有合离之言词,名曰喻体。即此喻语,名曰喻依。……近人或谓印度三支,即是欧洲三段。所云宗者,当彼断按;所云因者,当彼小前提;所云同喻之喻体者,当彼大前提。特其排列逆顺,彼此相反,则由自悟、悟他之不同耳。然欧洲无异喻,而印度有异喻者,则以防其倒合。倒合则有减量换位之失,是故示以离法,而此弊为之消弭。村上专精据此以为因明法式长于欧洲。
在《原名》里说:
辩说之道,先见其旨,次明其柢,取譬相成,物故可形,因明所谓宗、因、喻也。印度之辩,初宗,次因,次喻(兼喻体、喻依)。大秦之辩,初喻体(近人译为大前提),次因(近人译为小前提),次宗;其为三支比量一矣。《墨经》以因为故,其立量次第,初因,次喻体,次宗;悉异印度、大秦……喻依者,以检喻体而制其款言,因足以摄喻依,谓之同品定有性。负其喻依者,必无以因为也,谓之异品遍无性( 并取《因明论》说)。大秦与墨子者,其量皆先喻体后宗。先喻体者,无所所容喻依,斯其短于因明。
如上两段引言明显表现了章太炎的比较态度。就比较所依概念言,他以因明术语为对象,比较希腊、中国相关概念,如引文“宗、因、喻体、喻依、三支比量”等,不用三段论的“大前提”等;就论式优越言,他特别注重因明论式的完备性,如引文“印度有异喻者,则以防其倒合”等。正因为他认为因明最为完善,所以章太炎用因明研究“名家”:“名家是治‘正名定分之学’,就是现代的‘论理学’,可算是哲学的一部分。尹文子、公孙龙子和庄子所称述的惠子,都是治这种学问的。惠子和公孙龙子主用奇怪的论调,务使人为我驳倒,就是希腊所谓‘诡辨学派’。《荀子·正名篇》研究‘名学也很精当。墨子本为宗教家,但《经上》、《经下》二篇,是极好的名学。”基于荀子的《正名》和《经上》《经下》为“极好的名学”这一观点,他在将印度、希腊辩说之道与中国辩说之道比较时,自然重点以《正名》和《经上》《经下》名学理论比较为主。

图片

章太炎(1869—1936)

在与《正名》的比较中,章太炎只取“散名”内容。如《诸子学略说》以所缘缘、增上缘等释“缘天官”。“大凡一念所起,必有四缘:一曰因缘,识种是也;二曰所缘缘,尘境是也;三曰增上缘,助伴是也;四曰等无间缘,前念是也。缘者是攀附义。此云缘天官者,五官缘境,彼境是所缘缘,心缘五官见分,五官见分是增上缘,故曰‘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形可也’。”“五官非心不能感境,故同时有五俱意识为五官作增上缘。心非五官,不能征知,故复借五官见分为心作增上缘。”以现量解《正名》“五官簿之而不知”:五官感觉,惟是现量,故曰“五官簿之而不知”。又以“非量、比量”释“心征之而无说”:心能知觉,兼有非量、比量,初知觉时,犹未安立名言,故曰“心征之而无说”“征而不说,人谓其不知,于是名字生焉。大抵起心分位,必更五级:其一曰作意,此能警心令起;二曰触,此能令根( 即五官)、境、识三,和合为一;三曰受,此能领纳顺违俱非境相;四曰想,此能取境分齐;五曰思,此能取境本因。作意与触,今称动向,受者今称感觉,想者今称知觉,思者今称考察。初起名字,惟由想成,所谓口呼意呼者也。继起名字,多由思成,所谓考呼者也。凡诸别名,起于取像,故由想位口呼而成。凡诸共名,起于概念,故由思位考呼而成”。
他用新因明“宗、因、喻”三支论式释《墨经》之以“故”成“宗”:“佛家因明之法,宗、因、喻三,分为三支。于喻之中,又有同喻异喻。同喻异喻之上,各有合离之言词,名曰喻体。即此喻语,名曰喻依。如云声是无常(宗),所作性故(因)。凡所作者皆是无常,同喻如瓶;凡非无常者皆非所作,异喻如太空(喻)。《墨子》之‘故’,即彼之‘因’,必得此因,而后成宗。故曰:故,所得而后成也。小故,大故,皆简因喻过误之言。云何小故?谓以此大为小之‘因’。盖凡‘因’较宗之‘后陈’,其量必减。如以所作成无常,而无常之中,有多分非所作者,若海市、电光,无常起灭,岂必皆是所作?然凡所作者,则无一不是无常。是故无常量宽,所作量狭。今此同喻合词,若云凡无常者,皆是所作,则有‘倒合’之过。故曰:有之不必然。谓有无常者,不必皆是所作也。然于异喻离词,若云凡非无常者皆非所作,则为无过。故曰:无之必不然。谓无无常者,必不是所作也。以体喻宽量,以端喻狭量,故云:体也,若有端。云何大故?谓以此大为彼大之因。如云声是无常,不遍性故。不遍之与无常,了不相关,其量亦无宽狭。既不相关,必不能以不遍之因,成无常之宗。故曰:有之必无然。二者同量,若见与见,若尺之前端后端。故曰:若见之成见也。……体,若二之一,尺之端也。”
《原名》围绕着“散名”,研究了三个问题(“论名之所以成,与其所以存长者,与所以为辩者也”)。就名之所以成,他用“受、想、思”比附《正名》中的“天官”与“征知”,认为:“名言者,自取像生……想随于受,名役于想”“接于五官曰受,受者谓之当簿;传于心曰想,想者谓之征知。一接焉一传焉曰缘。”按照唯识学四缘理论,他把增上缘视作名之所以成。其对《经上》《经下》的研究是以佛教中相对应的概念来解释。如用佛教九缘释《墨经》所说的“五路”:“五路者,若浮屠所谓九缘:一曰空缘,二曰明缘,三曰根缘,四曰境缘,五曰作意缘,六曰分别依,七曰染净依,八曰根本依,九曰种子依。自作意而下,诸夏之学者不亟辩,泛号曰智。”又如,将《墨经》所说的“亲、说、闻”比作因明的现量、比量和声量(圣教量)。他认为陈那因明取消圣教量,是因为“诸宗哲学既非一轨,各持圣教量以为辩,则违立敌共许之律”;在辩论时,不能违反亲与闻,“违于亲者,因明谓之见量相违;违于闻者,因明谓之世间相违”。
从上几例看,同样是用佛学、因明释中国经典,章太炎研究中所涉佛学概念归属于因明系统,是基于因明体系的,绝不是三支论式所摄的概念群。它来源于佛教,而佛教自然服务于因明体系的建立。所以,按照哲学学科分类的话,章太炎《正名》《墨经》的因明研究归属于逻辑学领域,而《齐物论》的因明研究属于中国哲学领域。但是,因明在这些研究中发挥的作用是一样的,章太炎的因明理解成就了《齐物论释》这部作品。


图片


内容简介


汉传因明研究有两个范式,一是窥基因明研究范式,二是因明的逻辑研究范式,中国近现代呈现出两范式兼具的态势。本书是作者所著《中国现代文化视野中的逻辑思潮》的续篇,以中国近现代佛学院、大学、佛教杂志为点,用“文本田野”的方法归纳因明研究的类型,进而以因明与先秦哲学重构为例,分析因明的适用范围。作者从逻辑史研究的视角出发,以思想论证的结构及其规则理论为切入点写作,重点阐释了逻辑式的因明研究。

目录(滑动阅读)


导言  20世纪汉传因明学术史概略

一、20世纪前期:佛教逻辑学科的建立
二、口述史学:20世纪后期汉传因明史的另一种书写

第一章  民国佛学院的因明研究 

一、南京支那内学院的因明研究
二、武昌佛学院的因明学科建设
三、北京三时学会的因明经典解释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大学的因明研究 

一、中国近现代大学的因明教育
二、国立北京大学的因明研究 
三、中国近现代大学的因明研究举例 

第三章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中的因明研究

一、因明经典注释
二、因明义理分析
三、《大乘掌珍论》二量之论争

第四章  因明与先秦哲学研究

一、因明与名墨研究
二、因明与《齐物论释》
三、因明与《新唯识论》

附录  20世纪后期学者的因明研究举例

一、沈剑英因明研究
二、郑伟宏的因明思想
三、祁顺来藏传量论理论体系的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图片

曾昭式,中山大学哲学系暨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逻辑学史,包括先秦逻辑、唐代因明、中国近现代逻辑史,关注从思想论证视角研究不同文化中的不同逻辑,正从事的研究有“汉传因明与唯识论证”“汉传因明与藏传量论”。出版有《中国现代文化视野中的逻辑思潮》《先秦逻辑新论》等著作。



中大哲学文库 已出书目


由于虚拟现实的出现,我们与技术的关系发生了剧烈的转变。同先前的所有技术相反,虚拟现实颠覆了整个过程的逻辑。一旦我们进入虚拟现实的世界,虚拟现实技术将重新配置整个经验世界的框架。在本书中,作者做出了这样两个断言并为之辩护:(1)在虚拟现实和自然实在之间不存在本体论的差别。(2)作为虚拟世界的集体创造者,我们——作为整体的人类——第一次开始过上一种系统的意义性的生活。


本书所收录的文章主题基本处于布伦塔诺与亚里士多德之间。本书“上编”探讨布伦塔诺的实践哲学之路,“中编”所论马克思与洛采的实践哲学之路形成别有意味的对照。不论是布伦塔诺、洛采,还是马克思,其实践哲学无疑在亚里士多德思想中都有其源头,于是讨论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及其与前述诸实践哲学的内在关联便成为“下编”的主题。作为实践哲学之一种的“伦理学”本身的定性定位问题,以及与之相应的一些道德实践问题作为“续编”放在本书最后予以讨论。

数学(古时称“算学”)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学科。清末以来,随着现代数学的传入,中国古代的诸多数学传统均失去了现实的实用价值。近代学人李俨(1892—1963)、钱宝琮(1892—1974)以现代数学方法整理中国古代数学遗产,开创中国数学史学科。自此以后,国内外学人纷纷以此为业、撰著数史名篇,是为旧史。本书另辟蹊径,以前人研究不多的儒家经典中的数学文献为基础,通过详尽分析揭示出中国儒家自南北朝起逐渐形成的独立算法传统,与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算家传统并立于学官。作者进而以算学与经学之关系为视角,梳理儒家算法传统兴起、发展与衰落之全过程,进一步揭示礼学、易学、西学、考据学等与算学之互动,为“算为六艺之一”给出一个新的注脚,是为新史。



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来潜心研究中国孟学史的论文结集,采取历史—思想史进路,对代表性人物、代表性作品、代表性事件进行了翔实考察,对孟子与先秦诸子、孟子与文史哲、孟子与道佛的思想关系进行了创新研究。本书文献丰富,考证精当,文史兼综,重点突出,呈现并敞开了中国孟学史厚重而又复杂的多维向度,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