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脑”的“风暴体验官”王心诺,享受电音的畅想空间和跨文化震撼

今明两天,首届上海国际电音节——百威风暴电音节将在上海国际赛车场精彩上演,无数热爱电音的粉丝在这类集结,享受这场丰富多彩的电音盛宴。“风暴体验官”王心诺就是其中之一,她已经跃跃欲试,准备在明天去风暴电音节现场看她最期待的两位“大神”级的DJ、制作人Svdden Death和Barely Alive。

图片

今年正在华东师范大学读研二的王心诺,已经喜欢电音十多年,早在初中时,她偶然在网上接触到中国的电子音乐厂牌Do Hits和电音制作人Howie Lee(李化迪)的作品,从小学古筝的王心诺发现了电子音乐与中国民乐元素彼此碰撞的灿烂火花。

“比如Howie Lee会用一些西洋乐器的音色做出带有中国国风感的电子音乐,或者在具有未来感的电子音乐里融入传统乐器比如古筝、二胡的音色,我就觉得很有意思,非常具有融合性,感觉电音可以跨越文化边界,那种感觉很酷。”


来上海读研究生之前,王心诺一直在老家山东以及四川读书,那里电音氛围没那么浓,因此她只是自己听自己喜欢的DJ。来到上海之后,她在这座海纳百川的大都市感受到了浓烈的电音氛围,也在线下结识了更多喜爱电音的小伙伴。

王心诺参加了华师大的电音社团“花火电”,这个社团常常会联合上海交大、上海理工、上财等其他学校电音社团一起组织活动,大家会在商场、学校附近的场地一起组织演出,有时候是学生DJ自己上去打碟,有时候也会邀请业余DJ来表演,她和朋友们一起在舞台下纯粹地享受着电音带来的快乐。

图片

更让王心诺惊喜的是,上海有许多电子音乐俱乐部,比如All、System、Celia、Heim、Abyss、Exit、Dirty得体等,给了她更深入接触专业DJ和更多类别电音的机会,她经常和因共同爱好电音而结识的好友一起去玩。

图片

“之前我在山东、四川上学,那边没什么电音氛围,比如在四川说唱会比较流行,来到上海后就觉得这边电子音乐很流行。俱乐部活动一般晚上十点十一点开始,会提前发预告邀请哪些音乐人来演出,看到有喜欢的我就会去听。”

因为还是学生,有时候电子音乐俱乐部的表演结束时间很晚,王心诺不仅要注意第二天上午是否有课,她还笑称相比一百元左右的门票,其实打车回学校更是一笔大花销。喜欢电音十多年,王心诺的父母都非常支持她,她的妈妈会对她说:“喜欢什么就去吧。”偶尔也会嘱咐王心诺在外参加电音活动要早点回家。

她的爸爸本身就爱好钓鱼,他经常对女儿说:“人有个兴趣爱好是可以支撑着活下去,不会太无聊。”

实际上,王心诺不仅喜欢电音,也喜欢摇滚、流行等各种风格的音乐,电音听得越多,她约感受到这种音乐的不同。

比如有时候王心诺听摇滚乐队的歌曲,越听心情会越低落,因为看歌词会想起很多事情,很容易引起她的内耗。

听电子音乐时,王心诺非常享受它所提供的一种“畅想空间”——因为没有歌词,听者可以自由发挥,不至于被文字引导着走进某种情绪,“像EDM会给人正向的情绪价值,给我很多能量;还有Bass(贝斯),可能有的人会觉得很吵像噪音,但我听着会觉得很振奋。”

图片

参加华师大的电音社团后,王心诺惊讶地发现社团成员里大概70%以上都是理工男,这让她有些颠覆印象。

“他们做事很认真也很纯粹,很多人是会用电脑软件做编曲的,这是需要热爱和专注,并投入很多精力和时间才能做成的。他们可能看起来有些宅不怎么出门,但每次表演其实都很沉浸在这个环境中,人看起来好像很文静,但做出来音乐会很炸。”


看到周围人会上台当DJ表演,王心诺自己有没有心痒痒,想过学习编曲买个打碟机呢?她坦言,当了这么多年纯粹听众的自己只有个文科脑袋,所以只能停留在喜欢和欣赏。“电脑上做编曲工程看起来就很复杂,我看着就晕,真的要钻研可能不太行。”

图片

聊到有些人会把电音文化和夜店文化联系在一起,王心诺以自己和身边人为例,她认为大部分喜爱电音的人就是单纯喜爱这类音乐,“听完就走了,不是为了社交或者玩游戏”。


对于明天即将到来的表演,偏爱Bass(贝斯)电音的王心诺非常兴奋,她最期待的是“大神”级的DJ、制作人Svdden Death和Barely Alive,“激光、火焰等元素配合Svdden Death的音乐非常震撼;Barely Alive因为头套是个电视机,我们叫他‘小电视’,他的音乐会让现场持续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