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0月2日,《平凉报》正式复刊。
在改革开放的风云际会中,这张年轻的报纸始终与平凉大地依偎守望、并肩前行,与平凉人民朝夕相处、风雨同舟。
一路走来,平凉在发展,报纸在成长。它经历了从周二刊到日报、从四开版到大报的精彩蝶变,不断回应着信息化时代的新挑战,为持续扩大新闻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而勇毅前行。
《平凉日报》,将一如既往地以新闻为核心,以文化为纽带,以忠诚为使命,以情怀为血脉,足立崆峒观天下,墨研泾水写春秋,为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平凉建设鼓劲加油,再立新功!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柳娜
1926年11月,平凉城万寿宫里,随着油印机滚轮的来回滚动,一张散发着油墨馨香的《新陇民报》诞生了。这份由共产党员在甘肃最早创办的报纸——中共平凉特别支部机关报,虽然发行了不到一年,但它划开了沉沉夜幕,露出一抹晨曦。
1949年10月,“一唱雄鸡天下白”。当年8月1日,由平凉军管会接管旧政权《陇东日报》社后,就出版了《新闻快报》。10月7日,由中共平凉地委接办《新平凉报》,后又更名为《平凉农民报》《平凉报》。这张地方党报,曾为平凉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擂响战鼓、助力前行。
改革开放,风云际会。1984年10月2日,停刊23年的《平凉报》正式复刊。从此,凌云健笔写春秋,一纸风行四十年。
见证:纸与笔的书写
(1984——2000)
解放之初,百废待兴,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如火如荼。
平凉的第一代报人们在这激情燃烧的岁月,克服重重困难,奔赴农村、工厂等生产一线,用手中的纸和笔,传递党的声音,讴歌人民的创造。
原平凉红旗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原《平凉报》副总编编辑邴克兴之子邴永回忆道:“我的父亲当时就在《平凉农民报》任副总编,编辑部和印刷厂比较远。每天在编辑部把版排好之后,又拉到八盘磨去印刷。”
走过艰难,度过沉寂,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平凉大地。
立足平凉、放眼全国的《平凉报》浴光披霞,复刊重生。从此,《平凉报》就像昼夜不息的泾河水,紧跟时代的潮流奔涌向前。
第一任平凉报报党组书记杜满仓说:“《平凉报》是1984年国庆节复刊的,也是全省第一家地市报。作为一个地方小报,又地处经济文化不发达的西北地区,但我们不能自甘落后。从报纸复刊第一天起,我们就把‘跳出平凉,面向全国,办成一流的地市报纸’作为奋斗目标。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自觉地为党和人民利益服务放在首位,积极配合地委中心工作展开各项宣传。”
回忆起试刊时的那晚,1984年4月从灵台调入平凉报社参与筹建,后来成为平凉报社第二任党组书记的李广兴仍记忆犹新,他说:“1984年9月7号出版了第一期试刊报纸,工人和编辑围着印报机,像等待呱呱坠地的新生儿一样欣喜激动。编采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特别强,学习新闻编采的热情也很高,每期报纸都有编前会和评讲(奖)会,从新闻价值到新闻写作细细地抠,不放过语法文字之类的任何问题。”
党报姓党,党报为民。《平凉报》始终坚持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呼声,采写、刊发了一页页厚重的“平凉日记”,用新闻力量推动平凉经济社会发展进步。
手写稿、胶片冲印,是那个时期记者们的基本功。
记者赵玫说:“我们的稿子都要三审三校,总编那时候改稿子都是红毛笔,有时候写的不对的,红毛笔一刷几行就不见了,然后打回来以后我们要重新要誊写。”
摄影记者杨昕说:“每次拍完照片都顾不上吃饭,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到暗室配显影液、定影液,调好温度,然后将底片装进显影罐进行冲洗、冲洗出来的底片挂上晾干后,再通过放大机把胶卷上的图像投影到相纸上,再经过显影、定影、水洗、压平烘干等步骤,裁剪好交到印刷厂开始下一个工序。”
这一时期的“泾水”副刊,承担着培养当地文艺人才的重任。一大批经由《平凉报》培养起来的文学爱好者,后来成为名编辑、名作家,造就了一脉绵延不绝的文化水系。
原《平凉日报》编辑李春俊说:“当时也是纸质媒体最兴旺繁荣的一个时期,无论是发表新闻也好,还是文艺作品也好,大家都看的很重,是一份很大的荣誉。当时有许多名家也在‘泾水’投稿,让人记住的是发了贾平凹的小散文《柳湖》,是他游毕柳湖,回到宾馆写在纸烟盒锡纸背面的即兴之作。”
因为投稿而促成一段美满姻缘的《平凉日报》业余作者张慧娟感慨道:“人说过年是幸福的,但我感觉到我的稿子发表了,才是我感到最幸福的一件事。因为投稿认识了我现在的爱人,我觉得这真是一件奇妙的缘分。”
复刊后的《平凉报》四开四版,周二刊,还配有各种手绘插图,版面显得生动活泼而富有意蕴。
美术编辑胡晓云说:“当时几乎每个版面都要画东西,有些版面可能要画四五个插图。一年下来画200多幅,20多年我估计能画二三千幅。”
那时的《平凉报》是平凉人获取平凉本土资讯的唯一来源,一份报纸人们争相传阅。那时的印刷也是“铅与火”的时代,也就是活字印刷,以火熔铅、以铅铸字、以字排版、以版印刷,印刷厂每天晚上都灯火通明。
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戴金荣说:“我们按早上6点钟之前送到邮局,由邮局的发行车,负责发行到各个县和各个读者手中。”
与时代同行,与改革同步。平凉日报社也在改革中,与各行各业共同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期。
1993年6月29日,《平凉报》在全省各地(州市)报纸中第一个采用微机排版、胶版印刷。
1996年,《平凉报》更名《平凉日报》,改为周五刊。
1998年,平凉日报由周五刊增扩为周六刊。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在平凉前进的每个重大节点,《平凉日报》都在现场。从包产到户到发展乡镇企业,从改土造田到种草种树退耕还林,从基本解决温饱到扶贫开发奔小康,从集体国有企业改制到工业强市战略,从下岗职工到创业明星,从千日起新城到建设甘肃东部名城,从新农村建设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从撤地设市到建设陇东能源化工基地,从中国梯田化模范县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从中小企业唱主角到全国500强高新企业落户平凉……《平凉日报》与平凉的每一天休戚与共,与平凉的每个人相濡以沫。
蝶变:光与影的追逐
(2000年至2015年)
进入新世纪,《平凉日报》和平凉一起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2002年,《平凉日报》告别了纸与笔,跨入了电脑和互联网时代。
2003年,《平凉日报》由小报变为对开四版大报。
2006年,第一份彩印平凉日报呈现在读者眼前,并在全省各地(州市)报纸中率先实现了报网融合。
2006年8月,《平凉日报》开通了官网“平凉新闻网”。
2009年9月,《平凉手机报》正式运营,与数字时代紧紧相拥。
第三任平凉日报社党组书记茹坚说:“近年来,随着全球数字化浪潮,对传统媒体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临这种冲击,我们与时俱进,做了好多新的工作,在告别铅与火的基础上,告别了纸与笔,在全省比较早的开办了平凉手机报,既把报纸当作网媒来办,又把网媒当作报纸来办,形成了报网相动、报网联通的格局,赢得了迎接网络媒体全面冲击的主动权。”
一篇篇报道,一幅幅图片,形成一部记录平凉大发展的壮阔“史诗”——全市煤电、草畜、果蔬、旅游四大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之路,《平凉日报》均见证。农村人饮解困、农村饮水安全、危房改造、窑洞搬迁、小康屋建设等工程的实施进程,《平凉日报》均同行。宝平铁路、平定高速、西长凤高速建成通车,彭大、平天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平凉日报》均同道。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全过程,《平凉日报》均同步。村村通路通电的喜悦,《平凉日报》均同享……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们一同沐浴荣光,也一起直面社会顽疾。
原平凉日报社副总编辑李玉成说:“2011年2月24日,大量泾河候鸟被捕杀,让人触目惊心,这是这座城市的耻辱,我第一时间到达新闻现场,通过深入地调研、采访,撰写了深度报道,此后,又有十几个记者跟进报道,织起了珍稀鸟类保护安全网,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
40年来,《平凉日报》先后推出今日聚焦、特稿、深度报道、监督台等专栏,刊登有分量有深度的监督调查类稿件及热点时评,为主流媒体参与社会治理开辟了新路径。
原平凉日报社评论部主任李利军说:“2003年,312国道平凉境内,盐务、烟草、城管、交警等多个部门乱设卡乱收费,问题相当严重,好多外地司机对此怨声载道,平凉的营商环境遭到严重败坏。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之后,我写了深度报道《屡禁不止:有人还在“吃”国道》,并配发了自己写的评论《国道不是“唐僧肉”》。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设卡乱收费问题,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比较好的遏制。”
2008年,记者姜慧仁先后6次报道“硫磺姜”问题,使“硫磺姜”在平凉销声匿迹。
姜慧仁说:“当时我来到平凉的时候,发现好多姜特别鲜亮,先是把这个姜自己采购了一部分,送到医院检测。检测的那个医生听到这个消息说不用检测,你想想能把生姜的皮,胚胎都烧掉了那个毒性得有多大,对人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都有影响。”
采写舆论监督新闻,一些被忽视的共性问题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提升了党报在群众心中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也架起了百姓和政府沟通的桥梁。
“万家灯火,奔来眼底;百姓忧乐,激荡胸怀。”被评为甘肃省党报十大名栏目的《百姓故事》,用真实、独到的目光探寻人性的真善美,让普通群众成为新闻的主角。
记者柳娜说:“采访生涯中,有一个叫向小翠的姑娘让我印象深刻。她16岁就出来打工了,她希望打工的钱能供弟弟去上大学,每月挣的300块钱她几乎全寄给了弟弟。她的家在麻武,有一个下着雪的晚上,她步行回家,冻晕在了麻武的一个山路上,等到第二天别人发现她的时候,她的腿已经不能动了。”
记者柳娜写了向小翠被截肢的不幸遭遇。见报后,市残联为向小翠申请到了假肢。2017年,市残疾再次为她更换假肢。如今,她已有了一个温暖的小家。
向小翠说:“我一直记着这些好心人,我要把迟到16年的感谢送给这些帮助过我的人。”
40年,《平凉日报》始终与人民在一起,关注他们的每一次欢欣,每一次悲伤。
媒体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竞争。报社一方面充分激活优化内部人才,另一方面不拘一格用人才。
打工仔秦玉龙被破格调入报社后,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开办的方言特色的个人专栏“半瓶子”,一度成为报纸的名牌栏目。
秦玉龙说:“好多单位上争看那个有‘半瓶子’那一期,好多人抢报纸呢,方言只是个外壳,借用了方言,更多的是通过方言来表达一种观点。”
与秦玉龙的境遇相同,开粮油店的何小龙从未想到有一天竟然会成为一名记者。
何小龙说:“我既是编辑也是记者,凡是我了解到的平凉本土艺术家,我都会去采访。《平凉日报》三版开了很多栏目,比如‘平凉文史’‘走南闯北的平凉人’‘百姓故事’等等,目的就是把平凉人的故事,把平凉的文化历史通过这些栏目呈现出来。我认为,作为一个媒体编辑、记者,要有这种担当和责任。”
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平凉日报社为胸怀新闻理想者培植好成长沃土,拓展了干事创业的空间。
原平凉日报社社长、总编辑江冠洲说:“全媒体时代,虽然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内容为王’始终是内在要求。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我希望咱们的《平凉日报》越办越好,希望咱们年轻的记者,不忘初心,敢于担当,真正做一个党和人民认同的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媒体人。”
逐梦:全媒体的绽放
(2015年2024年)
今天的《平凉日报》,“报端微”正全面发力,深情凝视着这片土地——用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报道,讲好平凉故事、传播平凉声音、汇聚平凉力量。
记者胥富春说:“在平凉日报工作的这十几年,前后接待过30多次群众来访,帮助他们挽回了近三百万元损失。但令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那些大额的,而是金额最小的一件事情,只有732块钱。”
那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老伴突发疾病去世后,留下了一张存有732元钱的银行卡。然而,老人在银行、公证处、社区、单位间奔波了两个多月,仍然难以取出这笔钱。后来,在胥富春的协调下,终于圆满解决,老人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
“一图胜千言”,每张好照片背后都有一个好故事。杨昕的摄影报道《娘是我的全部》记录了少年张晓照顾瘫痪母亲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读者。后来,张晓被评为全国首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40年,四代摄影记者用影像记录历史,为平凉立此存照。
摄影记者姚志强说,摄影师是镜头讲述故事,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摄影师对世界的独特视角。这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对工作的态度和对美的追求。
记者在前方冲锋陷阵,编辑在后方精细加工。对于报社编辑而言,熬夜是家常便饭。他们,是最熟悉城市凌晨的一群人。
编辑赵晓燕说:“每年的‘两会’期间或重大活动期间,编辑部各岗位的值班人员均以办公室为‘家’,白天到晚上连轴转。”
编辑张笑娟说:“平凉日报社事业的发展是一场接力赛,40年时间,我介入了26年,老前辈们把这个接力棒很有力的交给了我,让我这一路跑的比较顺遂,我也希望通过我自己的努力,把这个接力棒很光荣的交给这些后继者们。”
15年坚守美编岗位的杨昉,努力探索着新媒体时代报纸版式的设计与更新。他说:“美术编辑不仅要有美学意识,懂得平面设计、立体设计,还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懂新闻,当然还要有创意。我边工作边学习,通过阅读书籍、网络资料,一步一步打开自己的视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记者刘英娜说:“《平凉日报》的思考从来没有停止,它也一直是紧跟着时代发展的这个脚步的。我们注重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听得懂的话语体系策划制作新媒体产品,以沉浸式视觉体验,激发受众共情共鸣,把内容做得‘有意义’又‘有意思’。”
全媒体时代,现场直播、H5、无人机航拍、短视频、纪录片……这些互联网催生的视听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平凉日报》,学习新技术已经成为融媒体时代记者的必备技能。
记者王亮亮说:“我接触的设备很多,由大到小,不计其数,为了更好地创作,我深入了解每个设备的性能,学习它、靠近它、研究它,只有这样,它打开的时候,就是我需要的参数,可以很好地为我所用。”
融媒时代,《平凉日报》不断探索多元呈现方式,依托报纸“泾水”副刊开办了《奕璇阅读》栏目,将具有故事性的文学作品进行声音再造。
“叫醒你的耳朵,用声音感觉字里行间的温度,体味真情实感的迸发,聆听灵魂深处的表达。”这是《奕璇阅读》的推广词。《奕璇阅读》主播陈婷婷说:“《奕璇阅读》开办7年以来,培养了很多听众,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让文学爱好者变成文学写作者。这7年以来,也得到了报社很多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他们像光一样照耀着我,我也希望以后能和他们一样,像光照亮更多的人。
看,《平凉日报》“微友林”的树木已经长大,平凉日报精神已深深植根于平凉大地。
2022年11月8日,平凉日报社与平凉广播电视台正式合并,平凉市融媒体中心成立。集合了报纸与广播电视的优势力量,整合媒体资源,建成了一报、一端、两微、九号的全媒体矩阵——平凉的全媒体时代开始了。
为了适应媒体改革要求,聚集全媒体优势,放大宣传效应,《平凉日报》不断尝试着多种传播形态,音视频、文字、图片各种报道形式全面开花,在纷繁多变的互联网上把握流量密码。同时,强化内容为王,坚持深度报道,将新闻事件的多重侧面、深层情感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展现,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彰显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媒体的形态在变,真正的内核和精神从未改变。
市融媒体中心党总书记、主任、总编辑曹彦仓说:“我们将继承平凉报人的优良传统,守正创新,走好新时代媒体融合的每一步!”
站在复刊40周年的起点上,《平凉日报》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政治家办报”的原则,赓续红色血脉,高扬党的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促进媒体融合发展,在奋力实现“三区一城市”目标定位,持续推进九大重点产业链建设的时代大潮中,彰显媒体担当,贡献新闻力量。
在《平凉日报》复刊40周年之际,我们也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两个重叠的节日,一份同样感动,让我们胸怀光荣与梦想,致敬理想与担当。
40岁,正青春,40岁,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