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上,有一只巨大的青铜飞狮雕塑。
它矗立在数十米高的埃及花岗岩柱上,身背一对巨大的翅膀,脚踩一本圣经。它不仅是世界各国游客来此打卡的著名景点,更是威尼斯城,昔日威尼斯共和国的象征。
(圣马可飞狮)
它,就是威尼斯人引以为傲的“圣马可飞狮”,在宗教里象征着“圣马可福音”。
它的形象遍布威尼斯文化的每个角落,各类旗帜,画作到雕塑,再到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杯,处处都有圣马可飞狮的身影。
(古籍里的圣马可飞狮)
(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飞狮造型)
而圣马可广场的这尊有800多年历史的青铜飞狮雕塑尤为尊贵,堪称威尼斯的镇国之宝。
(青铜飞狮)
这两天,一则消息在威尼斯乃至整个意大利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圣马可广场的飞狮,很可能来自古代中国,确切说,是一尊唐朝“镇墓兽”改造而成的!
消息一出,不仅意大利人不敢相信,许多中国网友也感到迷惑。
不过,这次公布的结论,是基于多年研究积累的科学依据而得出的:
圣马可飞狮身体部位的材料,被测出产自中国的长江中下游矿区。
(威尼斯媒体报道“飞狮中国造”)
最初,关于圣马可飞狮的史料并不详尽,只知道它高4.5米,大约在12世纪被人安放到了圣马可广场的花岗岩柱顶端,成为威尼斯城的象征之一。
到18世纪末,拿破仑横扫欧洲,在攻占威尼斯后,点名要把圣马可飞狮当战利品带回去。
(航拍圣马可飞狮)
于是,圣马可飞狮被拿破仑运到了巴黎荣军院镇场子,直到1815年拿破仑战败,才再一次回到威尼斯。
到了二次世界大战,为了防止遭人破坏,威尼斯人偷偷把圣马可飞狮藏了起来,到二战结束才重新安回去,并在上世纪90年代进行了过多次修复工作。
也正是修复期间,专家们意外发现圣马可飞狮的身体部分历史相当悠久,可能不止数百年,一位专家夸张地断言到:
“我感觉飞狮的青铜身体部分,历史可能超过2300年!”
毕竟,史料只记载飞狮在12世纪来到威尼斯,在那之前发生过什么,是史学家们最感兴趣的。
受限于当时的技术,考古学家和史学家只能从雕塑的风格上进行分析,一开始,专家们认为它起源于安纳托利亚半岛,可能跟希腊有联系。
(广场上的青铜飞狮)
除此之外,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
飞狮的头部原先似乎是长角的,后来才被改造切掉了。
一转眼,三十多年过去,科学技术有了大幅度进步,这些年,威尼斯的考古学家们也给飞狮做了多次详细的溯源检测。
铅同位素检测在金属制品溯源里的运用相当普遍,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多名专家取了圣马可飞狮的样本,做了大量的铅同位素检测和比对。
一共三份样本,其中两份来自飞狮的身体中心部位,另外一份来自翅膀。
铅同位素检测的结果发现,两份中心部位样本和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矿物高度吻合…
(圣马可飞狮)
在对飞狮的风格,造型进行多方面分析后,帕多瓦大学的专家们得出一个可能性较大的假设:
圣马可飞狮原本是一头产自中国唐朝的青铜“镇墓兽”,在12世纪之往前300或400年的唐末,就已经被中国工匠铸造了出来。
它最初的造型或许不是一头狮子,而是头上长角的镇墓异兽。
(唐式镇墓兽)
(唐式镇墓兽)
大约1172年到1295年之间,威尼斯共和国辗转买到了这头青铜镇墓兽,并决定把它安放在埃及花岗岩柱上,打造成传播基督福音的飞狮。
于是本地工匠开始了改造,这头镇墓兽的角被切掉,耳朵被磨圆,令它的头看起来更像狮子,之后又给它装上浇铸的翅膀。
(圣马可飞狮正面)
这个假设分析一经公布,就引来了不少质疑。有人质疑道:
12世纪的威尼斯人,怎么可能把镇墓兽从遥远的中国带回威尼斯?
对此,帕多瓦大学专家答复称:
著名探险家马可·波罗在1264到1266期间去了中国,而他的父亲和叔叔早几十年前就游历了中国。
这一批威尼斯探险家在12世纪把镇墓兽运到威尼斯,改装成圣马可飞狮是很有可能的。
当然,这也只是史学家和考古专家的一个假设,历史的真相还有待继续发掘。
目前只有一个事实是确定的,那就是圣马可飞狮身体的矿物材料确来自中国。
它最初由谁铸造?在哪里铸造?又经历了怎样的波折抵达威尼斯,最终矗立到了圣马可广场上?
这背后还充满了大量未解之谜,恐怕只有等历史学家在未来进一步发掘真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