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谋划和推动下,《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先后于2012年6月、2021年1月出台实施,由此,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顶层设计、国家战略,一步一个脚印向纵深推进,赣南老区发展迎来了历史新机遇、翻开了历史新篇章。安排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是这一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
对口支援工作自2013年启动实施,至今已走过12个年头。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在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各方面给予赣州精准帮扶,挂职干部真情融入、担当实干,全力以赴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凝心聚力,携手同行。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立足实际,精心谋划,为赣南量身定制支援政策,赣州迎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最大、民生受益最多的时期。截至2024年6月,共有327位中央单位副职以上领导到赣州调研指导,累计出台对口支援工作方案或计划286个,支持受援地项目1781个,先行先试政策(含平台)846项,帮助受援地解决了一大批重点难点问题,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在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的鼎力支持帮助下,一项项强基础、促发展的援建工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处处管长远、见长效的民生工程竣工投用、造福百姓,一个个稳增长、向未来的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方兴未艾……赣南老区的发展更有速度、民生更有温度、幸福更有厚度。
7月22日12时56分,在圆满完成赣州瑞金机场各项校验飞行任务后,中国民用航空局C560校验飞机从瑞金起飞返回北京。这意味着赣州瑞金机场校验飞行取得圆满成功,通航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瑞金机场总投资16.6亿元,工程按照年旅客吞吐量5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0吨设计,是列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家“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瑞金机场建成通航后,赣州将迈入同时拥有两大民航机场的时代,这对进一步改善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交通条件、助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抓基础设施就是抓发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赣州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快马加鞭,布局更加均衡。航拍安远,一条条高标准建设的公路宛如银色的飘带,盘绕于群山之中。十余年间,安远从无国道、无高速公路、无铁路的“三无”县发展到入选全国交通强国试点任务建设县,成为首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承担起“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这一切,离不开交通运输部的精准帮扶和倾力支援。▲车辆穿行在安远县车头镇宁定高速公路两边的秀美乡村。近年来,安远县依托建设全国交通强国试点任务建设县的契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经济发展。记者伍煜 摄对口支援赣南期间,紧盯发展短板,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积极发挥职能、资源优势,推动交通、能源、水利等各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布局和落地赣州,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驶入快车道。
——截至2023年底,全市运营铁路里程约923公里,昌赣高铁、赣深高铁、赣瑞龙铁路、赣韶铁路、兴泉铁路建成运营,赣州迈入高铁时代,成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节点枢纽之一,运输能力和效率明显提升。▲在赣州蓉江新区潭口镇田头村,赣深高铁动车组列车呼啸而过。记者伍煜 摄——全市最大电力供应能力从2012年的220万千瓦提升至2023年的580万千瓦。发电总装机从2012年的195.4万千瓦增长至2023年的1083.61万千瓦,增长455%。累计建成35千伏以上公用变电站351座,形成了中部(赣州变)、西部(虔州变)、南部(雷公山变)、东部(红都变)“四驾并驱”的500千伏供电格局。
——全市天然气长输管道里程在全省率先突破1000公里,达1062.95公里,占全省(4500公里)的1/4,形成西气东输二线、三线“双气源”供气格局,实现县县通管道天然气。——梅江大型灌区打破了我市近30年没有国家重大水利项目的局面,已建成28公里总干渠,提前具备通水条件;平江大型灌区一年完成立项、初设批复并开工先导工程;营口大型水库及茅店、寒信、极富大型水利枢纽等重大水利项目被列入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重点项目,并进入国家发改委《“十四五”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宁都县梅江灌区东山坝段施工现场。梅江大型灌区打破了我市近30年没有国家重大水利项目的局面,已建成28公里总干渠,提前具备通水条件。特约记者曾嵘峰 摄
一个个带动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基础设施项目,为赣州高质量发展强健了筋骨,蓄积了潜能,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支撑更加有力,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兴国县田庄上养老中心,一幢幢楼房与周围的青山绿水相互映衬,院内花卉、草坪修剪整齐,老人们围坐在一旁悠闲地聊天、下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兴国县田庄上养老中心的医护人员在为老人按摩肩膀。得益于民政部的对口支援帮扶,兴国县25个乡镇敬老院开展改扩建,增加床位1540张,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71个。(资料图片)
得益于民政部的对口支援帮扶,兴国县25个乡镇敬老院进行了改扩建,增加床位1540张,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71个、示范性嵌入式养老院2个、智慧养老服务平台1个。老百姓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生动场景,温暖人心。在全南县金龙镇水口村,大棚里的有机蔬菜青翠欲滴、长势喜人。高品质的全南有机蔬菜在大湾区最高能卖出每公斤60元的价格,这在全南早已不是新鲜事。▲全南县金龙镇水口村自然之星蔬菜基地,农户正在采收有机蔬菜。商务部积极推动全南县与盒马鲜生公司总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金龙镇水口村成功创评江西省第5个盒马村。(资料图片)
依托全南有机蔬菜的好品质和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商务部积极推动全南县与盒马鲜生公司总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金龙镇水口村成功创评江西省第5个“盒马村”,“全南有机蔬菜”的品牌越擦越亮、越叫越响。如今,水口村有机蔬菜种植面积超1000亩,年产值达6300万元。有机蔬菜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蔬”写了一条绿色致富路。红土情深,大爱无言。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帮扶力度,将惠民德政送到千家万户,让老区人民更加真切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温暖。——教育医疗水平大幅提升。教育部推动部省共建赣州市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至今,累计支持赣州市教育项目资金超143亿元(其中中央101亿元,省级42亿元),协调下达各类项目资金6.51亿元(其中中央4.62亿元,省级1.89亿元)支持上犹新(改、扩)建学校、幼儿园70所。助推赣南医学院更名为赣南医科大学,3所市属高职院校入选省级“双高计划”,实现零的突破。中央组织部、国家卫健委推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与赣州市人民医院、赣州市立医院合作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赣南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城市的医疗服务。——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中央宣传部把文化帮扶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建立多层次、多领域文化交流机制,突出文化精品打造,先后协调资源,帮助寻乌挖掘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推出话剧《叩响》、歌曲《寻梦寻源》等作品;国家广电总局推动江西省广电局“智慧广电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落户大余;国家体育总局推动崇义成功创评全国首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并申请扶持资金,助力形成“三道三场五馆”格局和“10分钟健身圈”,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中国科学院支持大余县中小学科普馆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中宣部把文化帮扶作为重中之重,突出文化精品打造,先后协调资源,帮助挖掘寻乌历史文化资源,推出话剧《叩响》、歌曲《寻梦寻源》等作品。图为《叩响》剧照。记者邹忠辉 摄
——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人社部将宁都列为首批全国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实施试点县,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扶持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同时协调拨付宁都民生社会保障资金40多亿元,指导宁都技师学院获评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教师培训基地,助推赣州市获批江西省唯一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获得中央财政补助1亿元。民政部助推赣州市获2022年养老服务体系国务院督查激励、赣州民政入选全国首批政策理论观测点。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对口支援为赣南拓开了一条条惠泽民生的“幸福通道”,托起老区人民稳稳的幸福。近日,在位于南康区的赣州低空经济产业园,一架架无人机如离弦之箭迅疾升空。“去年底我们从深圳搬到园区以来,快速进入了满负荷生产状态,月产近400套无人机。”明德新材(赣州)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彭小勇说。作为国家级低空经济产业示范区、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赣州用好中国民航局对口支援的优势,引进了一批通航及无人机产业链企业,“飞行营地+观光旅游”“低空飞行+体验培训”等应用场景多点开花。
▲赣州乘着中国民航局对口支援的东风,建设了国家级低空经济产业示范区,引进了一批通航及无人机产业链企业。(资料图片)
产业振兴是赣南苏区振兴的关键。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聚焦赣州“1+5+N”产业体系,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助推一大批优质新兴产业在红土赣南落地开花。
低空经济产业异军突起。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引进顺丰科技宇翔天智等龙头企业,建设集无人机研发测试、培训科教、生产制造、综合应用为一体的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成功打造了国内首座工业级无人机射流式风洞实验室,引进明德新材等一批无人机研发生产、应用服务型企业项目,现入驻低空经济企业25家,园区已成为全国唯一以通航机场标准建成的,将飞行测试、检测设施及展示体验等融为一体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区。电子信息产业活力四射。赣州经开区、信丰县、龙南市等电子信息产业主阵地,大力承接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引进行业巨头,加快补链延链强链,积极构建“芯屏端网”集群发展格局。现有规上企业752家,2023年规上营收1625.2亿元。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对口帮扶下,章贡区信创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图为章贡区江西超越数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信创整机生产线。记者刘青 摄
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气象日新。整车及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电机电控、光伏组件等领域齐头并进,今年以来,全市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产量分别大幅增长。
▲在国务院国资委的对口支援下,多个央企项目落户赣州经开区,为赣州经开区带来“国家动力”。记者刘青 摄
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崛起。章贡区集聚着青峰药业、威高集团、海尔医疗等知名企业136家,拥有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字号”科研平台6个、省级科创平台31个。去年,章贡区医药健康产业营收达253.09亿元。高质量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2023年,赣州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全省“第一方阵”,GDP总量达4606亿元,列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第62位,比2011年前移46位。今年4月,赣州获评2023年度全省综合考核一类设区市第一名,连续11年获评全省先进。
在助推赣南产业发展的同时,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立足赣南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推动各类重大平台密集落地:赣州“重大疾病新药靶发现及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投运,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集群获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赣州纳入全国第三批全国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城市,推动龙南成为全省唯一实现跨境电商全流程开通、全业态运行的县级城市,推动安远入列省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县……这些层次高、含金量足、针对性强的试点或平台,必将助力赣南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赢得新优势、抢占新赛道。“我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四个不要忘了’的殷殷嘱托,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尽最大努力支持赣南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证监会的第六批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挂职干部宋跃华表示。
今年6月11日,全市对口支援挂职干部座谈会在赣州召开,这意味着第六批挂职干部正式接过了对口支援赣南的接力棒,成为新的“赣南老表”。接下来的两年,他们将积极融入老区建设、服务地方发展。2013年以来,中央组织部从对口支援单位累计选派6批242名干部到受援地挂职锻炼,累计选派24名博士服务团成员到赣州挂职。广大挂职干部把责任扛在肩上,积极对接融入,充分发挥站位高、视野宽、人脉广和所在部委单位职能、信息、资源等优势,积极牵线搭桥,帮助协调解决政策落实、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以赴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人才是关键。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积极推动人才交流,把智力支援作为打基础、利长远、管根本的大事,用心用情用力为赣南打造“带不走的人才团队”,为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开展专业人才培训。国家乡村振兴局先后带领石城县干部队伍到10多个省市学习考察脱贫攻坚工作,培训基层干部与创业致富带头人6000余人次;国家统计局全力支持寻乌统计业务发展,指导成立国家统计局寻乌调查队,每年组织安排寻乌县统计业务骨干参加国家统计局举办的业务培训班;国家药监局为市县两级争取全方位、多形式的药品医疗器械政策法规培训学习机会,帮助基层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提升基层药品监管服务水平。帮助引进技术人才。中央组织部支持赣州市设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在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支持下,江西理工大学成为部省共建大学,并实现博士人才培养零的突破,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中国科学院支持大余县“周末工程师”人才驿站建设,指导组建钨新材料及应用成果转化大余分中心;中国工程院帮助组建成立赣南苏区高质量发展院士专家战略咨询委员会,3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受聘为咨询委员;司法部将石城县纳入国家司法考试放宽学历地区范围,实施降低录取分数线政策,使当地法律人才紧缺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此外,2013年以来,在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的关心支持下,赣州市先后选派12批共93名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央企)挂职学习锻炼,使赣南的干部进一步提高了站位、开阔了眼界、活跃了思维、增长了才干、锤炼了作风,增强了在纵深推进实施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中攻坚克难、创新作为的本领和韧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