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观测员开展监测预报预警和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新华社发
白鹤滩水电站大坝 新华社发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真空系统工作人员配合完成真空封接。新华社发
编者按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建设科技强国进行全局谋划和系统部署,确立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推动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一大批科技工作者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锚定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向上攀登、阔步前进。
伟大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本版特邀五位科技工作者畅谈心声、分享感悟。
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境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01.5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2023年年末,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8件,较2020年年末提高5.5件。
2023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规模达33278亿元,比1991年增长233倍,年均增长18.6%。
全社会R&D经费分别于2019年和2022年迈上2万亿和3万亿台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家。
中国R&D经费投入强度从1991年的0.6%提升至2023年的2.64%,在世界上位列第12位,与OECD国家(2.7%)差距进一步缩小。
2023年,我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95万项,成交总金额6.1万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3.4倍和9.6倍。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拥有各级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6659家,孵化器内企业32.7万家。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铸造国之重器,永不停步
讲述人: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覃大清
刚上大学那会儿,葛洲坝正在建设。在我攻读的水力机械专业,有一大批专家学者围绕三峡工程开展科研攻关。那时,一粒梦想的种子在我心底扎下了根:能干上“三峡”,豁出一辈子也值。
1987年毕业后,我来到离家3000公里外的哈尔滨电机厂(简称“哈电电机”)。1997年,我如愿带领团队开始进行三峡工程水电机组研发。
“三峡梦”圆了,但科学研究永无止境。抽水蓄能具有高效、灵活、安全、节能等诸多技术优点和突出的综合效应,被称为“水电皇冠上的明珠”。我的“抽蓄梦”因此而萌发。1998年,我们以6万千瓦的回龙抽水蓄能项目开启了抽蓄机组研制。研发中,我与试验人员一起观测模型机组运行情况,仔细分析试验数据、查找规律。即便回家休息一会儿,也还是惦记着试验结果,根本放心不下,很快又赶到单位。10年埋头苦干,2007年,我们研制的三峡工程右岸首台机组投运,稳定性非常好。
迄今为止,哈电电机共参与了47座电站、177台套抽水蓄能机组的建设。研制的抽蓄机组单机容量42.5万千瓦(国内最大),最高水头724米(世界最高),我们的抽蓄技术终于走在世界前列。
“抽蓄梦”圆了,“水泵梦”又起。我就一个想法——打破国外对调水大泵的垄断,让“中国泵”走向世界。2009年,我们研制成功被称为“亚洲第一大泵”的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大型离心泵后,又完成了中部引黄、小浪底引黄、引汉济渭等大型引水工程水泵的研制工作,填补了我国大型离心泵研制的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研制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探索世界水电百万千瓦机组技术“无人区”,向行业技术巅峰发起新挑战——这不仅是我,更是全体中国水电人的“百万梦”。
从2007年开始,我带领大型混流式机组研发团队不懈攻关。从最初的可能到可行,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经历了5年大规模坚实论证。拆换传感器、采集试验数据、处理计算结果、诊查设备运行……周而复始,直到取得满意结果。
最终,团队开发出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100万千瓦混流式水电机组长短叶片转轮,这让我国巨型混流式水轮机研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21年6月28日,备受瞩目的白鹤滩水电站右岸14号机组率先带负荷100万千瓦运行成功。这是全球首台实现100万千瓦满负荷发电的机组……
作为一名中国工程师,铸造国之重器,我们永不停步。
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许海生
这个国庆假期,我仍在位于北京怀柔科学城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园区度过。我的研究方向聚焦于粒子加速器物理,特别是粒子加速器强流效应物理研究。HEPS是我国及亚洲首台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也是全球首批10皮米弧度量级自然发射度的光源之一。HEPS的核心是一台具有极低发射度的全新储存环加速器,其加速器物理研究极具挑战性。
今年以来,我所在的项目团队向储存环全环闭合安装发起了“总攻”。7月1日,HEPS储存环完成全环真空闭环,这标志着储存环全环贯通。自此以后,HEPS项目进入储存环多系统联调及束流调试的攻坚阶段。我被任命为储存环调束协调人。调束准备工作复杂且琐碎,涉及多系统的联调与合作。在联调阶段,我每天都要与数个系统反复交流,确保各项测试顺利进行,常常工作到凌晨一两点。特别是在储存环的磁铁极性测试中,我组织4个系统的工作人员,在工程时间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与储存环安装工作交叉作业,细致高效地进行三轮极性测量,最终确保全环2700多台磁铁电源的极性无一错漏。这在国际同类装置中非常罕见,极大地节约了调束时间。
自7月23日开始调束,仅用了两周时间,我们就首次实现HEPS储存环单束团束流存储。到8月18日,我们在HEPS储存环成功存储了35个束团,流强达12毫安——这是HEPS建设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HEPS加速器进入调束快行道。
成功的背后是努力和汗水。我们团队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进行调束,面对物理孔径严格限制、动力学孔径小、轨道响应非线性显著等多重困难和挑战,我们通过逐个校正子强度扫描、校正子组合搭配、工作点调节等各种手段,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高能所老一辈科学家的榜样力量,体会到科学家精神的薪火相传——
陈森玉院士,85岁高龄且需长期服药,但是他在控制室参与调束和分析、讨论的时间比许多年轻人都长。HEPS总指挥潘卫民研究员,不管工程和科研工作多忙,每天都会多次到现场。焦毅研究员,作为国际上最年轻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物理设计和调束负责人,带领平均年龄仅34岁的青年团队,敢打敢拼,向国际科技制高点发起冲击,成功使我国同步辐射光源物理及装置从国际先进达到国际领先。
当年建设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老一辈科学家在艰苦的条件下实现了“零”的突破,建成了第一代同步辐射光源。如今,我们站在前辈的肩膀上,为建成世界上“最亮”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HEPS而奋斗着……
探索浩瀚宇宙,无惧风雨
讲述人: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首席科学家、专业总师 刘 丹
从研制雷达,保障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返回地球开始,我们就意识到,以雷达探测探索太空、观测小行星和空间碎片,对于守护人类共同家园意义重大。
研究超远程高精度探测雷达,极具挑战性。在前辈专家们的引领下,我们23所成立了以星空党员突击队为主力的创新团队,把雷达方程中影响探测距离的每一项因素都分解出来,在这个学科高度交叉的工程领域,研究探测的极限边界,从复杂的实践研究中凝练科学问题。开展仿真、分析论证,进行实物样机研制,带动一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快速发展。经过近20年持续探索,我们完成了10余项重要预研课题,为我国空间碎片监测预警、增强雷达探测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空间目标探测试验十分特殊,因为目标过境时间不固定,有时是凌晨,有时是上午,还有时是晚上。为了获取高质量的实测数据,研究提升轨道观测预报精度的模型方法,一次跟踪试验常常要持续很多天,日夜颠倒地采集数据,还要不断迭代优化处理算法。为了抓住一次难得的观测机会,我们曾在除夕之夜从家里赶到试验场开展观测试验。尽管春节期间与家人分隔两地,但想到我们的研究能为国家的航天活动提供高价值的数据分析结果,大家的心里充满自豪和骄傲。
近20年埋头探索,我们团队克服参考资料缺乏、基础器件支撑技术落后等困难,努力攻关,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建成领域内的全国重点实验室,研制出多套不同类型的雷达观测装置,使我国空间探测技术不断进步。
守护大国粮仓,气象护航
讲述人:国家气象中心生态和农业气象室高级工程师 韩丽娟
时至今日,我还清晰记得刚加入农业气象室的激动和喜悦。作为农民的女儿,我自幼便对农业生产有着深厚的感情。农业气象服务,职责在于守护大国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再具体一点,就是使农户增产增收,趋利避害。每次值班,我都会回顾过去一个月、一个季度甚至过去几年对农业生产影响比较大的天气过程,积累相关数据和资料,用客观定量的方法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评估,为农业生产经营者、决策者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粮食丰产,既要天公作美,也需事在人为。今年,东北地区春末夏初低温湿涝,华北黄淮初夏高温干旱、盛夏旱涝急转,辽宁、河南农田渍涝严重,长江中下游和四川盆地盛夏初秋持续高温,我们产量预报团队定量分析每个灾害天气过程,7月至9月滚动对秋粮产量形势作出客观预报。目前全国秋粮生产经受住灾害天气的考验,局势越来越明朗。
这些年,我致力于将农业气象灾害指标放在业务中检验应用,构建作物灾害遥感评估算法,推动开展北方低温冷害、南方高温热害和寒露风、农田渍涝害等方面的监测预警评估工作。
在辽宁调研农田渍涝灾害时,无论是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工作人员还是农户,都对气象服务大加赞扬,这让我深感欣慰。我觉得,这就是气象服务的价值!
做好农业气象服务的关键,是要把天气预报技术用好,与农业生产、作物管理紧密结合起来,让农民真正读懂天气预报信息,趋利避害、看天管理。在长期调研中,我意识到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水平与农民实际需求仍存在“时差”。只有根据长期、准确的天气信息,才能调整种植结构,更加高效安全地培育、扩种。于是,今年年初,我开始投入做全年主要灾害天气过程的预测检验工作。
作为一项依靠经验的“技术活”,农业生产离不开农民的经验,也需要与时俱进的科技支撑。如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越来越多,面对一些农业技术“断档”的新农人,如何拉他们一把?近两年,借助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平台,针对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秋播技术,我为种粮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群体开展农业气象与生产技术结合的培训,线上线下参与人次达240多万。与此同时,我还为科技小院的农民、农业保险期货从业者开展农业气象科普,首次将气象科普纳入“粮食科普乡村行”活动环节,与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相关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将农业气象知识播撒在更广阔的田野上。
挡风沙筑绿洲,毕生不悔
讲述人: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 徐先英
也许,小小一粒沙并不起眼,但对我而言,治沙就是我毕生的事业。
1963年7月,我出生在甘肃民勤沙漠边缘的一个村庄。当时的民勤,风大沙多。每年春天,裹挟沙尘的黑风遮天蔽日。走出这儿,远离风沙,曾是我小时候最大的心愿。
可沙漠选择了我。读大学时,我被治沙专业录取。1985年毕业后,我回到家乡,进入当时位于武威的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工作,一干就是39年。
茫茫沙海,几代人接续奋斗。凡是有风沙活动的地方,都有前辈和同事们的身影。我们和我们种下的一草一木,不知经历了多少严寒酷暑、风吹沙打。
20多年前,受多种因素影响,被誉为“黄河水塔”的甘南州玛曲县高寒草地沙化严重。我临危受命,带领技术团队赶赴玛曲,用40多天时间详细考察了玛曲草原每一片草场、每一块区域。
经过综合科考,我们成功研发出高寒草地沙化防治技术,有效解决了黄河首曲地区高寒草地沙化防治的关键问题,并为后续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接下来的几年里,团队研发的治理技术在玛曲草原得到广泛应用。如今的玛曲,水草丰茂、鸟语花香,农牧民生活丰实富足。
下农村、跑野外,测数据、写报告,39年里,我和团队几乎把实验室和办公桌搬到了治沙一线。
古浪县麻黄台位于腾格里沙漠西南缘,曾经地种不了、人留不住,风沙一次次逼走山上搬迁下来的移民。2001年,我作为项目负责人,将“甘肃河西绿洲边缘风沙危害重点区治理、监测及沙产业开发”放在了这座村庄里。我们与农民同吃同住,白天蹚沙海、晚上睡地窝,每天步行16公里往返于安置点和沙窝之间,搞测量、设沙障、植树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尽管满身沙土、疲惫不堪,但我们仍不忘动员农民群众参与治沙行动。
利用4年多时间,我们研发出干旱沙区“四带一体”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模式和植被快速恢复技术,有效解决了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等绿洲边缘流沙埋压农田的问题。如今,风沙被挡住了,安置点的农田里又有了新的绿色。
一支支年轻的治沙科研团队成长起来。我们把甘肃的治沙故事讲给世界听,吸引86个发展中国家的1198名学员前来参加培训,为相关国家荒漠化防治提供新装备、新模式、新技术……
多年的科研经历让我深深感到,不能光治沙,还要把沙子用起来。这些年来,我和团队一直在沙区围绕沙地综合治理、沙生植物开发利用等课题开展研究,利用沙地人工培育沙葱、甘草等沙生植物,实现了从防风固沙到经济创收、从治沙到致富的转变。
现在,通过光伏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养殖的治沙模式,我们在让沙产业发展与生态治理深度融合的同时,也令沙区美、百姓富,人沙关系更和谐。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张胜 齐芳 崔兴毅 张晓华 詹媛 张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