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姜谢】
一桥飞架,万象更新。位于国道319线上的会龙山大桥,于1974年12月30日建成通车,是横跨资江的益阳第一桥,也是当时全省4座500米以上特大双曲拱桥之一。它的建成,结束了“人员过河靠渡船,汽车过河靠轮渡”的历史,将资江南北城区的路网连成一体,从根本上改变了益阳的城市交通格局。
碧空如洗,秋风拂面。看到蓝天映衬的大桥倒映水中,从小在资江边长大的市民李俊姿,还是习惯性地举起手机,拍下眼前的景色。
1974年12月30日,会龙山大桥正式通车。现场人山人海的一幕,李俊姿仍然历历在目。
50年来,随着益阳城区范围的扩展,资江河上陆续也架起了新的大桥,桥梁功能从单纯的“跨越障碍”和“沟通两端”,扩展为打通城市路网、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载体。
【主持人 姜谢】
清清资水城中过,西流湾处向西回。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西流湾大桥。2018年5月18日,西流湾大桥通车,南接康富路,北连文昌路,是跨越资江,连接中心城区南北两岸的第五座桥梁。大桥桥型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主塔“凤凰展翅”的造型,为城市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每天,105路公交车驾驶员张军桥,都会往返5趟,来回200多公里运送乘客。出生于1974年的他,与大桥有着不解之缘。
张军桥有着近30年驾龄,从起初的城乡班线到如今的城市公交,都需要上大桥、过资江。在他的记忆里,会龙山大桥架起了南北两岸的交通,但却因为长期仅有一座大桥,通行压力巨大,过桥拥堵是家常便饭。
从1996年开始,资江南北先后建起了清水潭大桥、龙洲大桥、西流湾大桥和青龙洲大桥。大桥飞架南北,天堑终变通途。如今,五道“彩虹”已由历史深处的交通要道,变成了益阳城市的地标、文化的符号。张军桥说,西流湾大桥是105路公交的必经之路,现在每天出行十分顺畅,更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让他赏心悦目。
【主持人 姜谢】与城市共生长,让生活更美好。跨越资江的一座座桥梁,不仅是连接两岸的通道,也是融入城市的风景,更是城市发展的见证。以桥见发展,以桥见幸福,我们期待未来更多的大桥,在连接与融合间不断延伸,为这座城市带来越来越多的精彩!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桥梁建设的过程,就是人们不断战胜困难、改造自然的过程。一座座桥梁,不仅仅是钢铁与水泥的构筑,更是这座城市情感的纽带,它们串联起人们成长的轨迹,也见证了我们与城市共同成长的岁月。当李俊姿不再为“过河”而焦虑,当张军桥不再因“堵车”而烦恼,人们的通行更加便捷,每一位益阳市民感受着城市发展带来的获得感。进入新世纪,现代化的桥梁如彩虹般横跨资江,它们不仅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更是益阳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实现,一座座大桥见证益阳的发展变迁,也将继续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与深情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