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巡礼|用更多更新“第一”标记“上海制造”

图片
①“爱达·魔都号”邮轮在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启航。 
②首批入驻北科创产业园的蓝晶微生物的自动化小试发酵平台。 
③中国商飞首架C919客机交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作为我国制造业最重要的基地和创新中心之一,为中国制造从艰难起步到逐步强大、从亦步亦趋到引领潮流作出巨大贡献。在这段让人心潮澎湃的进程中,“上海制造”留下过的“第一”,无疑是最浓墨重彩的章节。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这个特殊的时间点,将这些闪亮的“首创”重新梳理审视,有助于我们更好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向着全球产业高峰冲刺。
光荣历程
1956年5月,复旦大学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大型电子模拟计算机——复旦601型电子积分机,不仅吹响了新中国科技行业振兴的号角,也成为“上海制造”为共和国所贡献的一个重量级“第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工业成为当务之急。上海作为当时国内工业基础最好、能力最强的城市,责无旁贷地担起重任。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上海有计划地改扩建工厂、增添设备,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到1962年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中心。
在此阶段,上海填补了我国工业史上的不少空白。尤其是1958年这一年,就创下了若干个第一。9月,上海汽车装配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国产轿车“凤凰牌”。此前的3月,建国后首座炼铁高炉在上海建成;4月,全国第一家手表厂上海手表厂投产。
上世纪60年代,上海工业界在更多更重要领域贡献着“首创”。1960年4月,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全部用国产钢材建造的万吨轮“东风号”在江南造船厂下水,标志上海造船工业技术达到新水平。1961年12月,江南造船厂联手上海重型机器厂等打造了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因为被载入教科书成为几代人心中无法磨灭的辉煌记忆。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上海工业开始迎接新的辉煌。一方面,随着轻工业被提到重要位置,上海产的手表、自行车、电器,特别是纺织品,在全国拥有极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上海高端制造也勇往直前,1984年,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桑塔纳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全新出发的标志;1985年,宝钢一期建成投产,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
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向着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转轨,一步步持续走向高端。2017年,上海提出全力打响“四大品牌”,“上海制造”被摆在突出位置。“十四五”期间,上海又提出率先探索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精神传承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上海制造”不断取得卓越成就,背后的动因一脉相承。无论是在艰难困苦中一次次用“首创”振奋全国,还是在伟大复兴征程上用新的“首创”标记新时代,“上海制造”凭借的都是融入血脉的创新基因和责任担当。
如果能将时间压缩,把过去四分之三世纪的星光在一个夜空点亮,就能更好看清上海在我国制造业发展中持续发挥的引领作用。1958年10月,国产首台1.2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在上海试制成功。自此之后,中国第一套核电机组、世界首套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高效清洁煤电机组、世界第一台镜面磨床、中国第一根大型船用曲轴……不管时代如何改变,上海高端装备业追求卓越的决心没有变。作为前述这些“第一”孕育者,上海电气集团如今在继续锚定基础和高端工业的同时,也抓住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机会,在新赛道上快马加鞭。不久前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他们新发布国内首个风电耦合生物质制备绿色甲醇项目,将在国内打造出“绿色能源+绿色化工”的全新产业链。
同样我们不会忘记,过去半个多世纪的信息技术大潮中,上海一直创造“第一”贡献能量。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大型电子模拟计算机、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到21世纪率先在芯片行业发力,构建国内配套最完整、技术水平最高、综合竞争力最强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上海制造”始终有一股“舍我其谁”的劲。最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AI)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战略性风口,上海又加快建设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当前,上海拥有国内第一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国内首个人工智能超级智算集群“商汤大装置”、国内第一家数据交易所……构成了国内顶尖的AI创业生态,并通过“AI+”“数据+”,不断为千行百业赋能。
续写辉煌
当前,上海正全面把握新要求新部署,重点构建“(2+2)+(3+6)+(4+5)”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希望能发挥引领带头作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现代化产业体系,将为上海继续贡献更新更多的“首创”和“第一”打开机遇空间。其中,“2+2”指的是两融合、两转型,即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推动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3+6”中的“3”是上海重点打造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这三大先导产业。“6”则包括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这六大重点产业。此外,上海还将着力培育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四大新赛道,发展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五大未来产业方向。通过多层次布局,上海希望抢占未来制高点,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我们已经看到,从“十三五”到“十四五”,“上海制造”的创新脚步似乎有进一步加速的态势。蛟龙、天宫、北斗、天眼、墨子号、大飞机……党的十九大报告列举的六大科技成果,上海全都作出重要贡献;再往后,大邮轮、创新药、中国芯、智能车……新的一批批首创、原创成果正源源不断诞生。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之基,也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主战场。强大的制造业体系,始终是上海区别于其他世界一流城市的特质。不断做强做大“上海制造”,续写往日辉煌,就能不断提升国际经济中心地位和全球经济治理影响力。
根据此前发布的《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到2025年,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将不断夯实,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以上,制造业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功能地位显著增强。让我们期待,未来上海能在产业领域能拿出更多“第一”,进一步书写光荣之城、创新之城、开放之城的新篇章。
图片
  作者:张懿
文:张懿图:张伊辰 袁婧 叶辰亮编辑:傅璐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