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 未来编辑部 · 南京大学“可视化新闻设计”课程
2024春季学期学员 贺修誉 吴颖蕴 鞠 鋆
指导老师 | 白 净
编辑 | 刘 洋
运营 | 黄 莹
责编 | 黄玺澄
75年,183个好友,中国的朋友圈为何越来越大?
第一次建交高潮
中国的第一次建交高潮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10月2日,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并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
紧随苏联之后,从1949年10月到1950年1月,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先后同新中国建交。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捷克斯洛伐克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中国同捷克斯洛伐克于1949年10月6日建交。1993年1月1日,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分别成为独立主权国家,中方即予以承认并与两国建交,继续沿用1949年10月6日为建交日。二战结束后,德国分裂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东德和西德)。中国同东德于1949年10月27日建交,同西德于1972年10月11日建交。1990年10月3日,东德并入西德,德国统一。中德建交日以中国和西德建交的时间为准,即1972年10月11日。
1950年4月至1951年5月,新中国又与四个亚洲民族独立国家及五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建交。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中国,实施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瑞典、丹麦、瑞士、列支敦士登、芬兰等国是第一批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永久中立、依附瑞士、根据可能和本国利益积极参与国际活动是列支敦士登外交政策的三大支柱,因此1950年9月14日中瑞建交时,中列两国也同时建立了外交关系。
第二次建交高潮
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中国又同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形成了第二次建交高潮。从50年代中期开始,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越来越多的国家在赢得独立后走向中立。中国坚决顶住美苏压力,大力支持亚非拉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积极发展同这些国家的关系,从而出现了大量亚非拉国家与中国建交的局面。
这一时期同新中国建交的27个国家中,除了26个亚非拉国家外,还有法国。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法国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完全外交关系的西方资本主义大国。中国和法国分别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中寻求外交独立,中法建交突破了冷战藩篱,标志着中国加强同西欧国家关系的一个重大突破。法国还是唯一一个在未先与台湾“断交”的情况下,中国同意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1964年2月10日,台湾当局被迫宣布和法国断绝“外交关系”。至此,中法关系掀开了新的篇章。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66年至1969年四年间,中国没有新增建交国,但中国对外交流从未停止。
1965年第二十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并承认它为中国唯一合法代表”的提案,首次出现了赞成票与反对票持平的局面。
1970年,赞成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票数首次超过了反对票。但在此之前美国操纵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中国代表权这类“重要问题”必须由联合国大会三分之二多数赞成才能作出决定,所以新中国仍然无法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1971年7月,美国又伙同日本提出所谓“双重代表权案”,即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入联合国,但保留“中华民国”的代表权。中国外交部于8月20日发表声明严正指出,中国决不允许在联合国出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局面。
1971年9月,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开幕。1971年10月15日,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15国代表提议,要求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提案列入第二十六届联大议程,即“两阿提案”,这一提案被联大采纳。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两阿提案”,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就是著名的联合国2758号决议,它从政治上、法律上、程序上公正彻底地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第三次建交高潮
跨入70年代后,中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
1972年,中国共与18个国家建交,是新中国历史上同年建交国家数量最多的一年。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同年9月29日,中日双方签署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邦交正常化。
1979年1月1日中国与美国建交,同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同日,国防部长徐向前发表声明,即日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两岸关系由此揭开新篇章。
70年代,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以及西方国家也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到1979年底,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达120个。
中国同独立后的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建交
1991年苏联形势发生剧变。1991年9月,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宣布独立,同月中国分别与三国建立外交关系。同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各苏联加盟共和国成为独立主权国家。苏联解体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俄罗斯联邦是苏联的唯一合法继承国。1992年,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土库曼斯坦、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等十一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先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至此,中国与原苏联十五个加盟共和国全部建交。
一个中国原则的国际回响
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发展与世界各国关系的政治基础和前提,也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2023年3月25日下午,洪都拉斯外交部宣布与台湾断绝所谓“外交关系”。次日,中国与洪都拉斯正式建交,终结洪都拉斯与台湾地区长达82年的“邦交”关系。洪都拉斯承认并承诺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进一步巩固了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广泛支持。
在新中国外交史上,也发生过建交后断交的情况。瑙鲁便是其中一例:1980年5月,瑙鲁与台湾当局“建交”,2002年与中国建交,仅3年又与台湾“复交”,中国旗帜鲜明捍卫一个中国原则,随即与其断交。2024年1月15日,瑙鲁政府宣布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与台湾当局断绝所谓“外交关系”。2024年1月24日,瑙鲁重又恢复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再次充分说明,一个中国原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目前,中国已实现同大部分断交国复交。
截至2024年8月,世界上仅有13个国家未同中国建交。其中除亚洲的不丹外,欧洲的梵蒂冈、非洲的斯威士兰、大洋洲的图瓦卢、帕劳、马绍尔群岛及美洲的危地马拉、伯利兹、海地、圣卢西亚、圣基茨和尼维斯、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及巴拉圭等12个国家因为各种原因与中国台湾地区维持所谓的“邦交”关系。中方敦促这些国家认清时代潮流,把握历史机遇,履行国际法义务,与国际社会站在一起,向历史正确看齐。友好不分先后,中方愿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开启与这些国家关系新的篇章。
七十五年风雨兼程,中国外交从初期的破冰之旅,发展到如今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的外交“朋友圈”已扩展至全球五大洲的183个国家。这一成就背后,是中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主张越来越深入人心。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新征程上,中国将继续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辉旗帜,同各国广交朋友、深化合作,携手世界人民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潮”,原标题为《数据 | 数说中国的“朋友圈”》。
本文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WeChina微观中国”项目、未来编辑部一流课程的学生实践作品。
欢迎您通过投稿、提供线索等方式,和我们一起,在宏大叙事里找到微观中国!联系方式:wechinatengxu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