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心在全市首次
运用“续号接办”功能;
全市首创“AI助手”服务;
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
组建专家上门帮办团队……
近年来,临汾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积极响应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改革,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以群众感受度为标尺,以优化政务服务为原则,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将“临汾好办”政务服务与智慧创新相融合,打造 “智慧好办”服务品牌。
创新服务自选 “续号接办”称心意
走进临汾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明亮有序是大厅给人的第一印象。工作人员会主动询问办理何种业务。
大厅门口摆放了取号机器,办事的群众使用身份证、随申码或社保卡即可取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取号时,屏幕上会弹出“是否需要指定接待员工XX”,办事居民可选择由原先为其提供咨询、办件服务的工作人员继续提供服务,时间跨度为一年。
记者向街道方面了解到,临汾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探索运用虚拟定向算法,将这一功能运用到实际场景,解决了老百姓受理事项续办的问题。
“续号接办”功能
将“由谁办理业务”的选择权交到了办事居民手中,是对“随机分配”的重要补充。
服务上线后,可由一位工作人员将居民的办事需求“一揽子”负责到底,为居民提供更为全面的政策咨询,增强办事人员与居民的沟通效率,降低办事成本,切实有效地落实“首问接待责任制”,不断提升居民的个人政务服务办理体验感。
自3月28日该服务上线以来,已有500多名居民体验了这项服务,满意率达100%。“续号接办”为居民提供了个性、精准、主动的智能化服务,推进了政务服务从“事项服务”到“场景服务”的“智慧”转变。
创新沟通场景 “AI助手”提质效
“下次请带上听力报告、2张2寸白底彩色照片。”
记者在一张纸质咨询记录上看到,上面罗列着材料种类以及注意事项等办件提示。这是由“AI助手”通过语音识别技术的预处理、特征提取算法,在抓取工作人员与办事居民沟通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后生成打印的,解决了老年人、听力障碍者等人群的沟通问题,将温馨的便民贴士做在“接待后”。
新上线的“AI助手”可以快速抓取工作人员与办事居民沟通过程中的关键信息,消除了听力障碍人士以及老年群体的数字鸿沟,实现了数字公平,确保市民都能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便利。
打印功能的支持,避免了“出门又忘”“回家再来”的多次跑动,方便了居民将“看得懂的政策”带回家,让业务办理更顺畅,最大程度消除人民群众对相关政策的疑虑和误解。
“AI助手”推进了无障碍信息交流便捷化,完善了“适老适残”服务环境,切实让老年人与特殊人群享受智慧政务带来的全方位便利。
创新服务模式 “上门帮办”暖民心
随着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数字化政务服务的受众不再局限于线上线下的办件居民,针对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今年7月,临汾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组建专家上门帮办团队,成员有优秀共产党员、市立功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市级“居保之星”、市级收入核对内训师、区级救助顾问、懂手语沟通的综窗工作人员等。
通过“便携智能终端一体设备”,实现政务服务口袋化,为老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人群提供上门服务,当场咨询、当场办结。
创新“远程虚拟窗口”服务模式,专家上门帮办团不仅能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提供常规类受理事项,还能为其提供经办难度较大的复杂类受理事项,例如“廉租住房申请”“工伤人员工伤医疗待遇申领”等专技服务,为特殊群体提供“口袋化数字政务服务”的同时,也为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开通了零距离的“绿色通道”,将“最多跑一趟”直接升级为“一趟不用跑”,上门服务、当场咨询、当场办结,提升多元渠道办理的服务能级,让特殊人群享受到同质同效的“智慧”服务。
今年9月,家住临汾路135弄的徐阿姨通过居民区预约了“专家上门帮办”服务。当天下午,临汾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专家帮办团队携带“便携智能终端一体设备”,很快就上门帮徐阿姨办理完其老伴龚先生的长护险申请业务,徐阿姨边核对申请表,边感谢工作人员“原本老伴卧病在床,自己腿脚不便,出趟门不容易,还好你们有这项服务,真的是太方便了。”
除了长护险业务,徐阿姨又拿出看病的发票,向工作人员咨询医疗费问题,工作人员对着发票内容一一作出解释。此外,工作人员查询到徐阿姨的工会住院给付金已经到账,耐心地帮徐阿姨核对存折上的金额。
徐阿姨拿着银行存折说:“我本来还在想这笔钱是什么补助,现在搞清楚了,太感谢你们了,你们这个上门帮办真的是又贴心又专业,一次搞定我所有问题,和在大厅办理一模一样。”
下一步,临汾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将继续深耕政务服务,以智慧化为突破口,以数字技术赋能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为切入点,继续实践好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切实让人民群众公平可及地享受到数字化政务服务的便利与贴心。
静宝小贴士
临汾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地址:
临汾路335号
受理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至16:30
(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双休日8:30至11:30)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