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贵阳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与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幸福在“家门口”升级,宜居、安居、美居、乐居正成为城乡居民的“标配”。
南明区曹状元街人头攒动
看城市,老旧小区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背街小巷和管网改造持续推进,城市旧貌换新颜,“烟火味”更加浓郁,教育、就业、文化、卫生、体育、交通等社会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城区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生活更优质、更方便、更幸福。
看乡村,村容村貌从“脏乱差”向“洁净美”转变、生态环境从“黑臭污”向“长久清”转变,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五治”推动农村蝶变新生,乡村振兴正当时,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绘成。
如今的贵阳贵安,“颜值”更高,“气质”更佳,“人情味”更多,“文化味”更浓,“烟火气”更旺,“宜居度”更高,“魅力值”更足。
观山湖区百花湖镇上麦城村公厕提档升级
解决“急难愁盼” 居民“幸福感”更强
从一穷二白、需要解决温饱到打赢脱贫攻坚战、步入全面小康, 新中国成立以来,贵阳人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在新时代新征程下,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依然是贵阳贵安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面对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停车难”“买菜难”“看病难”“上学难”等一系列难题,贵阳贵安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需求摆在首位,紧盯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急难愁盼”问题,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良心,通过推进城市“一圈两场三改”建设、农村“五治”、为民办实事等一系列民生工程,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增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前办医保业务要到十几公里外的都拉营街道办事处,不仅远还要转车,很不方便。现在楼下就有医保服务点,‘家门口’就能办了。”“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幼儿园、小学,而且环境、教学设施、教育质量都不错。”“自从新建了这个停车场,开车来接孩子方便太多了!”……一位位市民点赞的背后,是贵阳贵安聚焦“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等百姓需求,用情用力将惠民心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好。
自2021年开展“一圈两场三改”建设以来,贵阳贵安全面建成140个“15分钟生活圈”,实现市、区全覆盖;精心谋划建设生活圈项目2252个,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完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质量,让“15分钟生活圈”圈出人民的幸福生活。
三年来,贵阳贵安累计新增公共停车位7.7万个,通过“互联网+停车”“互联网+物联网”等方式,打造智慧停车体系、智慧停车楼等特色项目,使停车场和停车位资源得到充分盘活利用,停车资源更加集约有效,“停车难、停车乱”痛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新建和改建农超市场136个,农超市场旧貌换新颜,从基础设施优化到整体氛围营造,实现华丽“变身”,相比以前,更加宽敞明亮、更加规范有序、更加智慧便捷、更加食得安心,群众的“菜篮子”更安全、更丰盛。
三年来,贵阳贵安改造完成127个老旧小区,覆盖人群126531户;改造完成1141条背街小巷,街巷长度达351.39公里;启动签约19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签约完成率102%。“三改”改出新面貌,城市颜值及群众幸福感得到双提升。
三年来,贵阳贵安不仅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也问效于民,始终把老百姓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尺,群众对“一圈两场三改”规划建设的知晓率从86.69%提高到98.32%,对“一圈两场三改”规划建设的总体满意度评分从82.52分提升到96.85分。
云岩区太平路游人如织
街头巷尾焕新 城市“宜居度”更高
从古至今,“安居乐业”“民生安康”一直都是整个国家和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贵阳贵安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始终注重从多个维度提升城镇品质,近年来,更是通过“三改融合”、城市微更新等创新举措,切实推动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升级,加快建成生态绿色的宜居之城、运行高效的智慧之城、文化浓郁的魅力之城。
当前,贵阳贵安正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特大城市,街头巷尾正不断发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新变化。
“摇摇欲坠的生锈铁皮扶手、坑洼积水的路面、斑驳的墙面、臭气熏天的垃圾堆放处……”回忆起曾经的居住环境,在南明区金地社区建筑巷小区住了二十多年的赵阿姨连连摇头。
如今的建筑巷小区,各楼栋门口可以看到新铺设了石材的平整路面,楼道里也换上崭新的不锈钢扶手,明亮整洁的楼道、干净的垃圾分类区,铺设了防水防滑彩色混凝土的小区道路,吸睛又贴心。
这一切变化都缘于近年来贵阳贵安深入推进的城市更新行动。老旧小区提质改造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一环。安居只是第一步,还得宜居、乐居。
夜晚的太平路,灯火辉煌,人来人往,揭盖复涌的贯城河流光溢彩,河两旁各式商铺、咖啡馆、酒吧沿街而立,各种地道美食和手工艺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街头巷尾热闹的吆喝声、欢笑声不绝于耳,沿河步道上,人们悠闲地漫步闲聊,一幅生动的市井生活画卷徐徐展开。
这条承载着贵阳老城区记忆的老街,通过“三改融合”和城市更新,正以其独特的烟火气成为市民与游客心中的热门打卡地。而太平路也仅是贵阳贵安“老巷新生”的代表之一。
近年来,贵阳贵安始终把人民宜居安居作为首要目标,在实施城市“三改”的过程中,结合项目区位优势、住群特点等要素,着重考虑产城融合、商旅开发等烟火气息相关内容,以“三改融合”为总体思路,创新工作举措,以“五城文化”主题(城市记忆、城市烟火、城市古韵、城市宜居、城市邻里)和“一街一文化、一街一产业、一街一景观”要求来推动老旧小区城市更新,成功打造出青云市集、曹状元街、南横街、十字街、太平路、“新印1950”文创街区等城市休闲区、经济活跃区、人流汇聚点、网红打卡地项目,实现了居民服务、城市服务、社会服务的全面提升。
当前,金秋时节的贵阳贵安风景如画,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街头巷尾干净整洁,社区邻里有序和睦,“千园之城”景色宜人,“民有所居、居有所乐”的民生愿景已变成贵阳贵安人民的幸福实景。
环境优美的乌当区新堡乡马头村
“五治”纵深推进 农村“魅力值”更足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农村新貌也要多姿多彩。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2021年10月,贵阳贵安立足贵安市情农情和高质量发展需求,提出以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的“五治”为抓手,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乡村治理水平。
三年来,贵阳贵安坚持“清、建、管、用”一体推进,实施精细化“治房”,农房实现风貌齐乱之变;坚持“三水同治”一体实施,实施科学化“治水”,水体实现质量清浊之变;坚持“五个环节”一体发力,实施减量化“治垃圾”,垃圾实现分类有无之变;坚持“三个同治”一体治理,实施标准化“治厕”,厕所实现卫生表里之变;坚持“三个重点”一体监管,实施多样化“治风”,风俗实现观念新旧之变。
“现在不仅用水更方便了,村里环境也大变样,再也不见污水乱排,来农家乐吃饭的客人都夸我们村环境美、生态好。”走进南明区永乐乡干井村,通村路、通组路平坦整洁,农户房前屋后干净清爽,一幅山清水秀的美丽田园景象跃然眼前。
如今的贵阳贵安乡村,“颜值”更高、生态更好、环境更美、“品质”更佳、“魅力”更足。农村“五治”治出了农村生活新貌、治出了农村文明新风,也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协奏曲。
近年来,贵阳贵安以农村“五治”为抓手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效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生产要素向农村集聚,促进城乡同频共振、美美与共,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七十五载奋进路,回望过去,“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贵安上下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在征途中留下足迹,在赶考中书写答卷,在磨砺中收获喜悦,在奋斗中感受幸福。
再看当下,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宜居之城正展新颜。贵阳贵安城乡居民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实现了“翻天之变”。民生的持续改善正是这“翻天之变”最生动、最直接、最有力的注脚。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贵阳贵安将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民生“需求侧”,优化民生“供给侧”,竭尽全力惠民、便民、安民、富民,继续为民办实事,使民生幸福的成色更浓、底色更足。
记者 丁明雪 / 文 梁超 徐其飞 周永 / 图